千佛山雪景的作文700

如题所述

千佛山的风景很美,最美是千佛山的雪景。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兴冲冲地去看千佛山的雪景,千佛山自古就有秋天赏菊、冬天看雪的习俗。  一夜的大雪把千佛山装扮得银装素裹,恰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忽然记起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里写的“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但这场雪无论如何都算是场大雪,平地上的积雪足可没过脚脖。整个千佛山白茫茫一片,杂陈着一层层的绿,还点缀着一块块的红。那绿是松柏树的枝叶,托着一团一团的白雪,就像是戍守北疆的战士,披着白色的斗篷,昂立在雪中。松柏树的枝叶已没有了春夏秋季翠绿的颜色,早已变成了透着青黑的深绿色。那块块的红是一些顽强不肯落的丹枫叶子,在白雪皑皑中露出鲜红的模样。山腰上,历山院和兴国禅寺的红墙,在白雪的映衬下,泛着斑驳的朱褐色的光,屋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只露出一圈琉璃瓦的绿缘。千佛山就像一幅巨大的美轮美奂的雪景山水画,那么生动和鲜活。登上历山院内的一览亭,四下望去,整个泉城都变成了雪筑的冰城,那楼那房都像玉雕成的一般。  千佛山历史悠久,唐朝以前称历山,相传舜耕于历山之下,古人又称舜山。北齐魏收《登舜山》诗“述职无风政,复路阻山河。还思靡盖日,留谢此山阿”可以佐证。到晋代,佛教逐渐渗入,年年举行迁袚仪式,世人又称“迁袚山”。到了隋开皇年间,随山势凿窟,镌刻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大建寺院,僧人云集,乃成佛教香火圣地。1959年辟建为公园,山最高点海拔285米,总面积166.1公顷。  山腰的历山院、兴国禅寺是千佛山的主要历史遗迹。历山院山门上“历山”两个大字,为清代书法家农髯熙所书。院内有舜帝庙、鲁班祠、文昌阁、三清殿和真武楼,原先还有观音堂,后来迁出,除了供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外,文昌阁中还供有孔子牌位,是一个释、道、儒合居的院落。“兴国禅寺”四个大字则为当代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山门两侧的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寺内有大雄宝殿、千佛崖刻、龙泉洞、黔娄洞、洞天福地石坊和对华亭等名胜,兴国禅寺为佛教独占院落。  此外,山上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径禅关”古坊等胜景。“齐烟九点”坊位于西盘道中段,为清道光二十五年历城县令叶圭书所建。站在此处,原本可看到位于城北的华山、卧牛山、凤凰山、标山、匡山、北白马山、药山、粟山、鹊山九座秀山,山势各异,云雾润蒸,岚烟缭绕,形成烟景,故称“齐烟九点”。唐代诗人李贺《梦云》诗中就有“遥望齐州九点烟”的佳句。可如今站在此处,满城的高楼大厦,“九点”已看不到一点,即使到了山顶,也只能看到鹊华两山了。  千佛山多树,现有木本植物150多种,成树林木50多万株。尤以侧柏、桧柏、千头柏和针叶松最多,构成不落叶常青林;黄栌、黄连木、五角丹枫构成红叶林,丁香、山杏、山桃、酸枣、山榆构成观赏花木林,等等。春天百花斗艳,夏天浓荫蔽日,秋天漫山红遍,冬天松柏吐翠,四季风景如画。  千佛山我来过多次,小时候跟着大人来赶过山会。据考证,自元代起,千佛山就有了重阳节赶山会的习俗。济南周边的农民挑着担子,挎着篮子,推着独轮车,一边绑着一个大柳条筐子,远一点的也有赶着毛驴车和马车来的。南山的果农卖的主要是柿子、山楂、核桃和红香蕉、青香蕉、大国光、小国光等济南当地品种的苹果。北园的菜农把绿皮红心的大圆萝卜洗得干干净净当成水果卖,用刀子切开就能生吃,也有卖莲藕、莴苣、芹菜等各种青菜的。城里的一些商场也来摆摊,卖衣服、布匹、各种百货,也有书店来卖书。印象最深的是“四海香”商场摊位上那把一人高的卖茶汤的大铜壶,盖上一根弹簧,顶着一个拳头大小的红绒线圆球,随着倒茶汤的动作可劲地摆动。那时处于“文革”初期,没有私有经济,来卖东西的都是单位和集体,就连瓜果蔬菜这些农产品都是由生产队统一组织来卖的。人流如织,熙熙攘攘,非常热闹。那时候的千佛山是开放式的,没有现在这么多门。从经十路到现在的正门牌坊,路东是一大片塔林,一些埋藏佛骨的石塔,有一人多高,掩映在柏树林里,路西是一些平房。山会从牌坊摆到经十路,再越过经十路一直摆到了文化路上。  上中学时也来过千佛山,是由学校组织到兴国禅寺参观阶级斗争和忆苦思甜大型泥塑展览《收租院》,表现的是四川恶霸地主刘文彩解放前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  这些年,我搬到了千佛山附近居住,闲暇时常去千佛山走走,虽然来过多次,但真正仔细地欣赏雪后的山景这还算是第一次。千佛山的风景美,四季景致各有不同,而我独爱这冬天的雪景。那冰雕玉琢,那洁白无瑕,让人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能够沉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