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中学生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需要论证中学生能力比成绩更重要的实例、名句,名人典例
注意 是中学生的 是高中,不是初中
求详细内容!!
这是辩论!!就这个辩题要实例、名句,典例!!
另外采纳答案多加分 要的就是能力比成绩更重要的论据不要别的,也不用辩证的去看这个话题

在当今社会,高分低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有许多硕士、博士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几天前,在电视看到一则新闻,大连市民冷女士接到一个包裹,包裹里居然都是在南方读大学的儿子寄来的脏衣服。据记者了解,每学期,儿子小王都会把所有干净衣服穿一遍,然后再挑出相对干净一点的接着穿,实在挑不出干净衣服时,小王就会去洗衣店解决问题。到了期末,小王就会把剩下的脏衣服拎回家洗,可这学期攒下的脏衣服实在太多,拎回家太麻烦,就直接打包寄回家了。大多数大学生去洗衣店解决脏衣服已成习惯。我认为,从这件事上便可看出,现在的学校与家长往往看重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生活自理能力才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条件。
无独有偶,以前在新闻上还看到过一个尖子生,从小一直成绩优异,小学连跳两级,在考上名牌高中后,居然在入学时,他的母亲跟着一起来到学校,说要陪读,原因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连澡都不会洗,饭都不会打,在校方几次下“逐客令”,母亲仍不走的情况下,校方只得让学生退学。难道这不是当代教育的悲剧吗?试想,一群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的人,就算他们是高材生又怎样,终究不能自已走向社会,甚至连独立生活都成问题,又如何为社会作贡献?
相反,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成绩平平,有的甚至还没上过学,一样可以成为国家栋梁。
比如:发明相对论学说的爱因斯坦小时候被别人说是另类,笨孩子;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数学常常不及格;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始人马云不仅没上过一流的中小学,高考数学甚至只考了1分;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小时候被老师认为资质平常;“发明巨人”爱迪生八岁上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童;写出《时间简史》的霍金上学后从没进过班上前十;鲁迅只有初中文凭,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文学巨匠。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我认为,学习能力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力提升了,自然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除开学习能力,还有自理能力这种基本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理能力,学得再好也是白搭。现在的社会竞争,文凭的重性越来越小,工作真正需要的是能力而非分数。人的一辈子并非只有学习,更应该去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来升华自我。文凭可以再考,能力却是天赋和智慧的积累,如果只为了高分而摒弃能力,那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能力是成绩的基础,成绩只是能力的飞跃。一切的成绩表现都是来自于你的能力。中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我们承认在这一个阶段中,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是成认并不等于赞同。试问: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是如何学习,如何进步的?什么是能力?在心理学理论中,能力是指直接影响到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条件。它包括一般能力、创造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操作能力等等。这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完成任何活动过程都必不可少的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一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些能力与特殊的专业活动内容联系在一起。比如音乐家要具备乐感和把握旋律、曲调的能力,画家要有良好的空间知觉和色彩识别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人在解决新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独创能力。与以往的、常规的不一样,有新的办法和新的方案,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不论任何人,失了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问题 ,更不要说是在学习或其他方面而得来的成绩了。由此可见,能力往往是成绩的奠基石,是基础。在试问:一个人要盖房子,但他却不打地基,不盖底层,只想着要在顶楼去建多么多么美丽的花园,在花园中嬉戏玩乐,享受美好。这可能吗?相信大家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不可能。这也是同一个道理。只有有了各种能力,才有可能通过各种能力取得成绩。
能力是关键的过程,而成绩仅仅是结果。我们怎么能舍去关键的过程而求取最后的结果呢?
综上所述,中学生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3
在学生时代,分数比较看重,但走出社会,能力显示格外重要,所以在学习时,分数也有一定的基础,这样你以后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在中国,预期是一个走路与跑步的问题。

没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但光有学习能力,没有好的成绩来证明,也是白搭,你就是把你的能力说上天,但考试经常不及格,那凭什么让人相信你有学习能力,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虽然还有很多缺陷,但也在逐步改进,学习成绩其实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两者是不能分开讨论的,一个是因,一个是果。

但现实中的确有人爱钻这个空子,说什么我虽然成绩不好,但我学习能力很强,那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做题机器成绩很好,但做题机器也是人发明的,而且发明做题机器的人,绝对是能力也强,成绩也好的人。

所以我觉你现在应该更多是去考虑成绩 因为这是基石 是基础。
至于个人能力乃是多方位的 比如社会应变能力 与人交际能力 工作能力等等
这些第一是需要学业的基础 与你到大学时候不断的实践 与经历得来的。
所以我认为 高中面对学业考试 高考。 起码你得必须用成绩为你某条出路或者方向。再去社会上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务 吸取很多经验。
记得有许多成功人士开始的学历都不优秀 但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创新方式 以及比别人多10倍的努力 但现在社会这种人已经逐步少了 因为现在社会越来越现实看人看事都是多方位 说句不好听的 你没学历 别人连给你展示自己的能力的机会都不给你 你没能力 别人又会因你没能力而贬低你 所以问题不是单一的 并不是你有能力 或者有成绩 就一定成功 但凡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做好最坏的打算。 脚踏实地好好干

记得有句话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相信自己 祝你早日成功 加油吧!
第2个回答  2010-03-22
首先这句话太绝对, 能力和成绩即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 他们俩是相互作用的 成绩不能决定一切 而且有能力缺乏的就是知识的武装 所以他们俩要互补
第3个回答  2010-03-22
对于中学生来说,高分低能的现象已不断出现。中学生因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又一代的人才。
第4个回答  2010-03-22
有成绩挨打,有能力不挨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