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校训,那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者,常常追求最好的思想境界。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精”指熟练的专业技能,“诚”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大医精诚说明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扩展资料:

“大医精诚”出自《大医精诚》一文,《大医精诚》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6

解释:“大医精诚”4个字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说医术是医者之本。“精”就是指医疗技术要精湛,要至精至微。第二是说医德是医者之魂。“诚”就是指医德要高尚。而止于至善,意思是达到非常完美的境界。

“大医精诚”出自唐朝“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篇,意指惟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方能称为“大医”;“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代表着一种对至高境界的不懈追求。借用此语激励我们更高的追求!

扩展资料

相关例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2、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功到自然成,最终“止于至善”。正如古大德云:“成大人成小人全看发心,成大事成小事都在愿力”。

——秋山利辉《匠人精神》

3、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孙思邈《大医精诚论》

4、厦门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我认为一所好的大学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引领永无止境地探索。创新需要具备的素质: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立的人格,人心的自由。通常对“自由”的理解是狭隘的,真正的自由在内心。

——白岩松《白说》

5、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孙思邈《大医精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这个当然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校训啦,就在一号楼和三号楼之间,几个大字醒醒在目,每日都能提醒大家,你是中医药大学的啊,我也是,算是兄弟了,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给我分吧。打字好累啊,下面的信息时我复制的,你看看去啊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精”指熟练的专业技能,“诚”指高尚的道德品质,惟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方能称为“大医”。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指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层次,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正是“大医”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激励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围绕“精诚”二字不懈努力,直至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既体现了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中医药人才的特点,又突出了学校孜孜以求、不断进步的办学理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7-19
大医精诚什么意思


《大医精诚》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第4个回答  2020-12-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