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照搬苏联模式,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如题所述

当时是奉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首先,建国初期,经过近100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的摧残和长期战争的破坏,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所以必须选择计划经济,将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尽快恢复国力。
其次,中国当时是落后的农业国家,重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连钉子火柴这样的工业品都难以保证自给自足。而当时国际形势也不太平,爆发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所以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保证国家的自卫能力。
第三、中国的知识分子,无论是保守派还是革命派,都深刻的意识到中国在错过两次产业革命之后,相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实力已经严重落后。从晚清开始,追求实业报国的人比比皆是。当时的国人对于建立中国自己的重工业体系的渴望程度,远远超过今天一个月挣2000块的屌丝对北京2环路8万一平米的房子的梦想。一旦国家统一战争结束,有了机会举全国之力来振兴工业的时候,怎么会不优先考虑重工业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05
1、苏联的模式经过实践,是完全可能成功的,而经过事实证明,通过苏联模式,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也是成功的。
2、苏联模式苏联是给了一定的支援的。156个大型项目,基本也是比较优惠的条件拿下来的。
3、对于国防的考虑,重工业是国防的基础,而当时中国的国防威胁比较严峻,被迫建立起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所以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4、当时候中国底子太薄,只能通过计划经济集中精力办大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