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出家需要什么条件

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再婚,我也了无牵挂,内心始终觉得这辈子没能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就想远离世俗去求一份清净,为在另一个世界的爸爸祈福!很想知道女人出家的话去哪里?

现在女子出家做尼姑条件: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

2、年龄在17-60岁之间,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

5、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身份证、户籍证明、体检证明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去办理。

6、到寺院后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间一切娱乐设施,进入考验阶段.

7、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

8、僧人的待遇:凡出家为僧者,寺院负责安置其日常起居、生活、饮食、医疗等所需,不需要
交纳任何费用,并且根据寺院的收入情况,每个僧人每月有50--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用于外出乘车、购买自己学习所用经书等,有的寺院会更少。

体检证明包括:

1、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

2、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不可受戒出家的) 。

3、未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不可受戒出家。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4、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否则不可受戒出家)。 

5、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同性恋等,不可受戒出家)。  

扩展资料:

文献记载

1、依《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载,比丘尼的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许出家受戒。在我国,依《比丘尼传》卷一所述,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

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等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这是我国比丘尼的开始。在日本,司马达等之女善信等人从高丽僧惠便出家,后至百济受具足戒,是其滥觞。

2、相关文献:《五分律》卷二十九;《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四分律》卷四十八;《大智度论》卷十三;《杂阿含经》卷二十四;《中本起经》卷下〈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下。

《撰集百缘经》卷八;《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奎马女修士撰·赖显邦译《佛陀时代的女众》(《谛观》杂志第五十九期);平川彰《原始佛教の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爱道比丘尼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9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3、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4、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扩展资料: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父母许可,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

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

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5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

2、年龄在17-60岁之间,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身份证、户籍证明、体检证明。

女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者。比丘尼是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众、七众之一。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比丘尼为印度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苾刍尼、备刍尼等。

扩展资料:

在我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之贡献虽不如比丘之多,然其中亦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传》书中所载,由晋代迄梁武帝之间,我国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

在中国,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家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为何女性出家一生只能一次男人可以七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爱道比丘尼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首先,听你描述,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真的你一定很辛苦,也很难受,要振作起来。
出家很好,但是女人只有一次机会出家。因为要考虑清楚
而且,你要知道,你所谓了无牵挂,或许只是一时或者一段的

出家是为了要弘法利生,担负起教化众生出生死海的重责大任。
不是电视剧里演的恋爱失败就去出家,生意失败就去出家,或者遇到了很大的打击就去出家,寺院乃至出家人不是失败,伤心的收容所,当然你的心情值得理解,你可以去正规的女性寺院以在家居士的身份住一住,清修清修,为父亲多多诵经。

因为你对佛教,如果平时没有接触,不懂佛法,也没有持过在家人的五戒
就冒然出家,可以说就佛教而言,不认为这是一个正当的出家理由。
所以,如果你能去找一个寺院住下,慢慢学习,一边为父亲祝福,一边考虑是否真的适合出家,是否真的适合出家的生活,对佛教要认识,要学习,要了解的清楚
最后,出家是真为生死,为佛教,为众生,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出家的道路。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9-06
直接到有女尼出家的寺庵,找方丈,说你要出家。
其实,出家与否只是一个形式。你心中想要的那块清净的地方,在我们物资的世界时没有的,因为在你的心里。
出家修行的人,其实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宗教工作者,有的是“发愿”出家,还有的是有一颗愿为众生服务的“菩提之心”,当然,也有很多是在俗世中,生活的不太如意的。不知道你是属于哪种?
其实,依在下看来,你根本就是凡尘未了,不要说“不是”,请你直面自己真正的心!
想你现在这样,即使是找到了合适的尼姑庵,那里的主持方丈也很难收下你,只因你凡尘未了。
凡间的事,其实无非是生、老、病、死、贪、嗔、痴而已,天下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勇敢的面对,面对属于你的“人生考验”,等你真正经历过考验,再选择出家也不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