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司请求,如何有效拒绝?

如题所述

如果是上司的合理请求,应该响应。

比如,你下班了,有一个重要的客户会议,资料都在你手里,你不参与会影响决策效果,上司要求你回公司参加。

比如,月底有个行业会议,上司本来要参加但临时要出国,希望你代为参加,并回公司分享资讯。

这些,我觉得都是相对合理的要求。

如果是不合理请求,才要拒绝。

有些上司的有些要求,不只是不合理,甚至是变态。

我以前的公司,有一个子产业,是五星级酒店的业务。

当时酒店老总特别喜欢晚上开会,如果只是下班后开会,偶尔的突发情况,也可以理解。

问题是这位老总,总是半夜三点给下属,开电话会议或者视频会议。

有时候,会把所有下属叫到酒店,开现场会议。

因为他知道,下属要么是当地人,要么是住在酒店值夜。

结果其中一名女下属,是新婚,家里关系极其不和谐。

丈夫无法理解老婆公司的这种临时开会要求。

但是妻子觉得这份工作待遇还不错,而且领导很强势,整个部门的员工都很服从,自己也不好违抗领导的命令。

如果要拒绝领导的这种无理要求,我觉得可以采取的办法有:

1  匿名告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去找酒店总办商谈,后续进行反馈跟踪,或者组织管理者培训。

2  合适时机,比如领导心情不错的时候,与他沟通反馈一下。主要以家庭情况着手,比如说,孩子太小,晚上要照顾,自己会在白天时间,完成相关工作要求。

如果解决不了,建议申请调岗或调部门。

如果还是不行,建议离职!天下那么大,领导那么多,何必非要跟一个变态领导合作呢?


内容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走心分享,欢迎关注与猎头天清的微信公众号:天清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涉及工作原则问题,一定要讲明。和上司分析利弊,综合考量请求事件对整个工作产生的影响,避免判断错误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如果觉得当面不好拒绝,可以不立即给出答复,整理好思路后通过发送邮件,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说服上司。

如果上司冥顽不化,无法说服,可以请信得过的同事侧面帮助你在上司面前进行辅佐说服。重大事件,上司如依然不肯妥协,那么你有理由向上司的上级进行汇报,或者将此情况汇报给公司相关部门。一定要有大局观,以公司利益为重。

当然,如果你本身觉得这家公司就不怎么样,有机会找到更好平台,那么无法拒接上司的请求,离职也是明智选择。

如果是私人问题,那么可以很直接明确拒绝你的上司。如果是过分请求,对个人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可以选择报警,请求帮助。如果你碍于面子,不好直接拒绝,那么就找些借口理由,婉拒上司。多次婉拒后,相信上司也不会再提出相应的请求。或者请求朋友帮忙,来应对上司的请求。

如果上司的请求令你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那么也可以选择考虑寻找新的平台。

这里有故事,有风景,有人生,这里是西楼晚风。微信公众号:xlwf2017

第2个回答  2018-01-29

一般人认为,荆轲是位刺客。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离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就是荆轲离开燕国,准备去刺杀秦始王前的心理写照。

然而,《历史的赌局:《史记》教你「一手烂牌也能赢」的江湖潜规则》作者扶栏客重新解读《史记.刺客列传》,点出早年的荆轲丝毫没有亡命杀手的影子,反而更像是四处游学、寻找真理与进步的知识份子。他好学、上进、守信、重情义,但也是因为这样的个性,让他赔上了性命。

用错方法拒绝,会让人误以为你想答应

当时,燕王为了争取秦国的支持,将秦始皇羸政的儿时玩伴燕太子丹送到秦国抵押。但由于羸政已登上王位,不仅掌握强大的军队,还肩负着统一天下的历史重任。他不但无心理会太子丹,反而展现了帝王的冷酷,让自尊心高的太子丹受到刺激,觉得被人看不起。

太子丹因而负气逃回燕国,咽不下这口气,一直想找机会报仇。不过,燕国太小,就算倾尽全力也不足以与秦国抗衡,所以他只能以非正规手段实现心愿:刺杀秦王。

原先,太子丹找上高人田光,但当时田光年事已高,不适合执行任务,他引介荆轲给太子丹。听完计画,荆轲其实知道自己不是太子丹想要的人选,因为绑架、杀人不是他追求的,更不是他擅长的。

然而,这在田光的预料之中,他知道要成大事不只是要靠激情和能力,更需要决心,他决定把自己的生命残值转化成决心,送给荆轲。「欲自杀以激荆卿」,司马迁在史记中为田光的自杀下了注解。

荆轲如今进退两难,他先是说自己能力不足,恐无法担任如此重要的国家大事,但他并没有像田光一样推荐其他人选,太子丹便以为他只是谦虚,于是更勤奋地说服荆轲。经过一番推让,荆轲终于答应了。

意气用事,枉费一条生命

当时,秦始皇重金悬赏樊于期的人头,荆轲认为只要拿到樊于期的人头,加上燕国地图,就有机会求见秦王,并刺杀他。不过,樊于期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投奔燕太子丹,太子丹不愿亲自下手拿下他的人头。

荆轲也不想动手杀人,他向樊于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樊于期的人头去换取秦始皇的,再接近、绑架或谋杀他,如果成功,不仅可以化解燕国的生存危机,也可以帮樊于期报仇。自从知道自己的亲人全都被秦始皇杀害的消息,樊于期其实生不如死,因此他听了荆轲的建议,不仅亲自了结生命,也把人头留给了荆轲。

为了提高荆轲刺杀秦王的成功率,太子丹为荆轲找了一个助手:秦舞阳,他在13岁就杀过人,是一个气势逼人的少年。但荆轲心中其实早有人选,只是《史记》并未明确记载,因为在等待对方的同时,太子丹已等不及,开始怀疑荆轲是否真的要执行这个有去无回的任务了。

于是,他向荆轲说,如果他不想去,可以派秦舞阳去。自尊心强大的荆轲可以容忍别人冒犯和挑战他,却不能容忍别人怀疑他的诚信与人品,「我之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朋友一同覆命,既然太子嫌我们动身晚,我就辞别了。」

我们都知道,最后刺杀秦王的任务,是失败了。然而,这一切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关于职场的启示。

小故事,大启示

1.学会拒绝

面对自己不擅长,或无法胜任的要求,要学会拒绝。但在拒绝时,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比如推荐其他人选,或是强调自己的专长,只能帮上什么忙,其他的就交由别人。如此一来,不仅能让事件进行的更顺利,也能让所有人各司其职,贡献一己之长。

从上面的故事看来,荆轲其实善于打动人心,所以派他去说服别人是正确的决定,但要求他去刺杀他人,就不一定了。

2.不要意气用事

职场上,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语调侃而受影响,后退一步想,其实这些都不是些大不了的事。如果我们能学会不为小事烦恼,用更宽容的态度看待事件,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就像荆轲,如果不意气用事,等待朋友的到来,或许史实会因此改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