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不图名,不图利,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他们传承下来的呢?

如题所述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而今年6月“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将正式命名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成都市蜀绣(民间美术类)的郝淑萍,蜀锦制造技艺(民间手工技艺类)的叶永洲、刘晨曦,成都漆艺(民间手工技艺类)的尹利萍、宋西平共3个项目5人均榜上有名。


事实上,成都拥有的民间文化艺术种类繁多。而更多的,是那些数不胜数的民间艺术家们,他们正默默地、艰难地、执着地,将这些民间艺术传承下来。他们鲜有人知,他们希望受到关注。

透过一项项精美绝活,我们看到的,是背后那一双双充满期待和渴望的眼神。政府的支持,是一股力量的源泉,它会一直汩汩不断吗?源头一旦干涸,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记者对这5位上榜的民间艺术家们分别进行了采访。透过他们,也许你会有一个真切的认识。叶永洲的老家在四川简阳农村。13岁那年,他只身来到成都青年巷,在一位姓樊的老板那当起了机房的学徒。初学艺时,叶永洲每天要花四个多小时甩手腕,练习“丢梭”的动作,练到浑身发汗,手腕酸麻为止。

练习打结时,必须长时间弓着身子,站在织机前。为了让他不轻易抬起身,老板用一根绳子从他后颈绕过,再将绳子的两头拴住他的脚板。天长日久,叶永洲的手腕关节比常人粗大,骨节突出。腰板因为长期半弓有些僵硬,晚上睡觉,有时连身都不能翻。如今,年近八旬的叶永洲双手依旧活络,轻而易举就能将大拇指反扳过来靠住手臂。他时常以此训诫学徒们,“等你们练到这样,飞梭走线不在话下。”

上世纪80年代时,中国人结婚,会用蜀锦被面作礼,但90年代以后,人们都用被套了。再加上蜀锦纹样落后、产品缺乏创新和体制上的原因,蜀锦开始退出市场,最终完全停产。与蜀锦相伴大半辈子的叶永洲无限落寞。时常感慨:“咱们的传统技艺,难道就这样丢了?”

2002年,成都蜀江锦院作为市政府重点打造工程,落户在曾经的成都蜀锦厂厂址。从锦院落成的那天起,叶永洲就被聘请到此,教授技艺。看到学徒满堂,游人如织,叶永洲笑了。对于蜀锦的未来,他有了更多期待,期待更多的人走近蜀锦,走近这门蜀中绝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是因为家族的力量让他们在支撑他们传承文化。
第2个回答  2019-10-06
认为这是为国家出一份力,即使什么都没得到,但却保留了非遗文化
第3个回答  2019-10-08
是一种信念和一直的让我们支撑到现在就是这样的。
第4个回答  2019-10-07
这种文化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去学习,去推广,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