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凭什么成为梁山领袖

如题所述

宋江成为梁山老大经历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
看过《水浒传》的读者,应该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根本就没有表现过武功的宋江,为什么会迅速成为梁山老大。许多人对此有过许多的讨论,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就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仗义疏才,喜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被人称为及时雨,多震河北、山东一带;二是会笼络人心;三是忠于国家,讲孝道,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其实,以上原因虽然可以算是宋江成为梁山老大的原因,但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一方面梁山好汉中仗义疏才的人有不少,甚至远远超过宋江,如柴进,那是梁山好汉中仗义疏才方面没人能够相比,就连宋江都资助过宋江。如鲁智深,同样如此,如在资助金父方面,不但给钱,而且替其除敌。二是在笼络人心方面,至少柴进远远要超越宋江。三是忠于国家,讲孝道方面,完全是一些人牵强附会,梁山好汉中许多都是亡命之徒,忠于国家是无从谈起,但是,包括林冲、杨志在内的原朝廷将领在忠君方面没有谁比宋江差,而孝道方面几乎没有人比宋江要差,就连李逵都要接老娘上梁山,而公孙胜在孝道方面远远要超越宋江,为了孝敬老娘更是连事业都不要。所以,宋江成为梁山老大,如果以这些方面为理由,似乎并不充分,至少不是根本原因。
一是宋江为晁盖通风报信,这是宋江能够成为梁山老大最根本的原因。宋江刚上梁山,就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完全得益于宋江曾经为晁盖通风报信过。当年,晁盖劫了生辰纲,因白胜泄密,供出晁盖等人,宋江给晁盖通风报信,让晁盖等人最终顺利上得梁山,而且晁盖上梁山之后,林冲火并王伦,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并且当时梁山的十一个头领,晁盖方面占据七席加上林冲,成为梁山头领的绝大多数,而且都占据着前面的位置,原梁山头领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后来,宋江上梁山,根本就没有谦让,直接坐在右首第一席,实际上就是梁山第二把交椅,而且是带着新头领坐右边,也不要求排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9
对于国人来说,对《水浒传》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很多人都知道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名号,所谓“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梁山好汉,人人不凡、个个了得,或武艺惊人,有惊天动地,除暴安良之举,或有经天纬地,一技之长。
但无论这些人如何英雄了得,他们都臣服于一人之下,不仅心甘情愿,而且将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奉若神明,顶礼膜拜,此人就是宋江。且看宋江为何许人也,作者描写宋江时用的最多的语言就是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可见宋江并不帅,也无武松似的壮硕身躯,英雄气概。宋江也有自知之明,在由谁坐梁山头把交椅的问题上,宋江曾自谦说“江身材矮小,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而电影电视剧中的宋江形象,也并不高大,相反还有些猥琐,比如鲍国安和李雪健扮演的宋江,不仅毫无任何领袖气质,而且看之令人生厌,由此在广大读者和观众心目中可能产生一种疑问,既然宋江如此不堪,他凭什么成为梁山之主,一百单八将的领袖,而且被众多英雄好汉奉若神明?
但真实的宋江(《水浒传》中的宋江)果真是这般不堪吗?其实读者可能被有意或无意误导了,或者说是选择性误读了,施耐庵在第一次介绍宋江时,对宋江形象有如是描写“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情扫除四海之心机。”由此可将,宋江虽矮则矮亦,黑则黑矣,但矮得有精神,黑的有气质!甚至不乏英雄气概!让人望之肃然起敬!
但这只是单纯的外貌特点,宋江更重要的魅力乃是他的名气,这名气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当时,三十岁的宋江已经声名显赫,海内皆知!这名声主要来自于他的“孝”和“义”;所谓“孝义黑三郎,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江宋公明”,所以无论宋江走到哪里,所有英雄好汉听了他的大名,都是倒头便拜,五体投地,以至于《百家讲坛》鲍鹏山老师在讲到此时,认为是作者故意铺垫,有些虚假。
但笔者却认为,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社会是很正常的,是可能的,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宋朝,孝道被社会当做做人的第一规范,孝道是传统,孝道是美德,所谓“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尤其是对梁山众好汉来说,虽然敢于杀人放火,但对“孝道”却是不敢逾越,而且是极为推崇,极力维护,如武松、李逵等人都是孝道的典范,而宋江更是典范中的典范,所以梁山好汉岂能不敬?
其次,宋江的“义”,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好多梁山好汉都曾在危难时刻接受过宋江的接济,因而对他感恩戴德,尤其是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梁山集团来说,“义”是最起码的行动准则,所谓“盗亦有道”,而宋江的“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梁山众好汉,所以众人推他坐第一把交椅是当之无愧的。
最后,除了作为社会道德典范的“孝”和江湖道义典范的“义“之外,宋江本身的人格魅力和领袖气质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这种人格魅力和领袖气质主要是天生的,一部分是后天培养的。可以说“孝”、“义”使他成为当时活着的“半神”,成为一面高扬的旗帜,众多梁山好汉慕名来投奔他,梁山最终成为气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宋江这位“半神”的感召,人们崇拜的是“孝义”就如后人崇拜武圣关羽,主要是因为他的“忠义”传千古,武圣关羽的名声得以传颂主要是在他去世后,而宋江在生时已经拥有与关羽近似的名声,称为“半神”毫不为过!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宋江的“孝义”使他一生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由于他的“孝”使他想成全他对朝廷的“忠”,所以被朝廷招安,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垂青史,成为他一生的最大理想。另一方面,由于朝廷对梁山集团招安问题上的打压和犹豫,使他不得不与朝廷分庭抗礼,使梁山日益做大,以武力和实力逼迫朝廷招安,虽然最后被朝廷招安,但是由于他这种威逼朝廷的策略,他的“忠”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此外,由于被招安后征剿方腊,使梁山好汉伤亡殆尽,虽然勉强成全了对朝廷的“忠”,但他对梁山众兄弟的“义”却无法保全,难道他真能问心无愧?
真是“成也宋江,败也宋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