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如何成名

如题所述

  1 刘德华如何成名香江(旧)
  童年“顽劣”,活似杨过
  刘德华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中,父亲是开杂货店的,家在新界,住家周围视野广阔,这样的环境养成他从小喜欢大自然,也培养了他那无羁无束的豪迈、奔放的性格。
  据他自述,他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小顽皮,那股顽皮劲,实在不亚于金庸笔下《神雕侠侣》里的小杨过。
  有两件童年小事至今仍深深烙刻在刘德华的记忆中:
  刘家的屋后是一座果园,那些果树是刘家一个邻居,潮州藉“打铁佬”的,每到果子成熟时,小华仔就经常趁着无人之际溜进果园,偷摘果子吃个饱,在树下撒一泡尿才跑回家。他次次都“得手”,对自己的“神偷”绝技颇感自豪。可是“走得夜路多,终将碰到鬼”。有一回,当他从打铁佬果园爬出来时不慎跌了一大跤,脚上划破了个大口子,顿时血流如注,痛得他龇牙咧嘴。“当时,我顾不得脚伤如何,第一个念头就是快逃,赶快离开打铁佬的屋子,否则被他瞧见了,把我象打铁般依法炮制,岂不是呜乎哀哉?”虽然当时“九死一生”般逃了回家,可是,回家后仍被父亲好一顿教训。
  另一件事发生在小学时代。当年刘德华当然是班上顽皮的学生,被老师罚抄书简直是“家常便饭”。有一回,他抄书抄得不耐烦了,于是捉笔疾挥,字迹春蚓秋蛇,简直似鬼画符。次日缴“罚书”时,老师气昏了头,就把小华仔“画”得数十张“鬼符”贴他前胸后背,勒令他在校内走来走去,名曰:开流动书法展览会。这一次羞得小华仔无地自容,于是与几个“臭气相投”的同学一块儿逃学去打球,游水,反正“坏出了名”,索性坏到底。很长一段时间方收敛过来。至今说进来,华仔仍感慨不已,在旁人看来,老师如此之“罚”实亦“太过乎”!
  不过,提起这些往事,刘德华倒觉得“无须悔恨少年狂”。他说,童年的这些小事对他的表演生涯却是大有裨益。“接到《神雕侠侣》剧本时,看到小杨过种种捣蛋劣行,好象是看到自己当年的顽劣行径。有些朋友担心我头次扮演杨过吃重角色,难以处理好“形邪身正”的关系,但我却满有把握,信心十足的”。
  进了中学,脱胎换骨
  “顽皮的孩子往往是聪慧过人、精力过剩的”,这条“规律”不知对不对,但刘德华恰是这么一个“顽童”。尽管他被许多老师视为“顽劣异常”,小学毕业考试的成绩却出人意料的名列前茅,因而被分配到可立中学就读,学杂费全免。刘老先生因此而知自己的儿子并非“愚顽”,乃是“聪慧过人、精力过剩”,从此百般疼爱他。
  刘德华也没让父亲失望。进了中学,他竟然“脱胎换骨”了,活跃而不轻佻,机灵而不油滑,颇得老师与同学的赏识。
  到了放暑假,他就和一些同学去当“暑期工”,赚下的钱舍不得花,待开学后与“球友”们用这笔钱买球衣。当大家穿着醒目的球衣在球场上大显身手时,个个心里都甜滋滋的。
  在几年暑假里,刘德华接触了不少行业,他当过建筑工地的粗工,也当过送货员,理发店小工,话剧团杂役。这些工作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也让他对社会上各阶层人物有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
  直到今天,刘德华有一手“绝招”仍少为人知,那是他当理发店小工时从理发师傅们那里偷学来的。据他说“只要有两面镜子,我就能替自己理发。这几年来,我都是自己理发、设计发型,从不借助于人。”
  的确,很少有人能料到,刘德华不但会理发,还会修车,以他那结实健壮的体格,在建筑地盘上干粗重工作恐怕也少有人竞争得过他。
  成名香江,并非偶然
  刘德华念到中五,偶然听说无线电视台招考艺训班,于是和一群同学去试试玩玩。料不到一群人中他是唯一脱颖而出者。从此,他命运翻开了多姿多彩的新一面。人们说“华仔是无意间闯进娱乐圈的”。
  在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刘德华的艺术潜力被发掘出来了,中学时代当暑期工时他曾在话剧团做小工,那时所作无非是搬布景,拿道具,看着人家演戏,心里羡慕得痒抓抓。现在,他有了一次又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怎会轻易放过而不努力磨练演技呢。短短几个月的训练,他象一块海绵从导师、导演和同台演出的阿哥、阿姐们那里“吸取”了很多“诀窍”。

  作者: 219.136.29.* 2005-7-13 22:42 回复此发言

  --------------------------------------------------------------------------------

  2 刘德华如何成名香江(旧)
  毕业后,他正式签约无线,成为电视小生。但这距离“当红小生”还有很长一段路。开头,他只不过当毫不起眼的小配角,他当过“大阿哥”周润发的“活动布景”,也当过那时当红的董玮的“能言道具”。刘德华发现自己的演艺才能,童年、少年的种种经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希望把自己所见过,所经历过的人与事表演出来。他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不象周润发那么潇洒倜傥,也不似董玮那样锋芒毕露,他的风格是沉实、稳重,在需要时则又够热情够奔放。长期饰演配角,令他练出了善于表现各种类型的人物、善于捕捉并表现各种不同性格的本领。有人评论说“刘德华走的是一条写实主义的戏路”。此论是否切合实际姑且不论,人们共同的看法是:只要能“开正”华仔的戏路,他一定能“一炮当红”!
  锥置囊中自能脱颖而出!
  许鞍华导演电影《投奔怒海》时,反复斟酌选角,终于选中了刘德华“逃大梁”。对这一战役,刘德华抱着必性信心,同时认认真真地去“战斗”。从阅读剧本、理解主题、分析人物性格,以至如何念台词,如何选择最适合表现人物性格的动作、细节。从拍摄厂景以至拉队去海南拍外景,前前后后苦了几个月,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德华不负重望,表演获得巨大成功。《投奔怒海》的成就有目共睹,许鞍华导演的确别具慧眼,“挖”出了刘德华的才华。(有人认为,刘德华是无线导演李添胜以《猎鹰》一剧捧红的)
  自此以后,刘德华登上了无线电视台“主角级”的地位。好戏一部接一部地拍,从《彩云曲》、《宝芝林》《神雕侠侣》、《鹿鼎记》一直到最近的《魔域桃源》,刘德华皆挑起大梁饰演最吃重的角色,而演技自然真实,往往令观众叫好,称赞他是“无线五虎将”之首。平心而论,华仔演的最成功的并非《鹿鼎记》里那个扮相俊逸的少年康熙皇帝,了不是《猎鹰》、《彩云曲》等剧里饰演的角色。他演各最好的,首推《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在该剧中他与陈玉莲合作,两人的表演皆获得《神雕侠侣》原著作者金庸先生的高度评价,认为确实演活了他心目中的小说人物,此后则以饰演《魔域桃源》里的傅青云为最佳,他把人物的心理矛盾表演得淋漓尽致,在香港能这么深刻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演员实在不算多。当然,他在《宝芝林》里的表演亦称第一流。
  除了演电视、电影,刘德华还有不少令人吃惊的技艺。最近几年无线“台庆”之夜,他表演了一些特别节目,人们才深知原来华仔是如此多才多艺。他能象江湖艺人一样表演“心口碎大石”的硬功,也表演过“壁虎功(徒手攀墙)”,有一次与歌星竟技,表演“神勇飞车闯险关”,他驾车横冲直闯,凌空飞起,令人目瞪口呆。另一回,他唱粤剧折子戏《范蠡与西施》、《七月七日长生殿》,连粤剧老戏迷都听“傻”住了。
  如此多才多艺,加上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又下过苦功夫学演技,刘德华的成名应该说“并非偶然”,也未可全归于“捧”吧!
  有人访问刘德华,要他说说凭什么而成名香港。聪明的华仔避而不答,因为这的确是太难回答了。但是,他曾为一本画册写了一偏短文,其中有些话透露了他成名香港的主要原因,一同来品味品味吧:
  “宇宙是这般地广阔、这般地深多,一个渺小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数十寒暑又是比率的多少呢?世界本是由诸多平凡与少许伟大人物所组成,但生命既赋于了你,谁能忘却自身的责任呢?
  人,应该在平凡中寻获属于自己的东西,庸庸碌碌是一生,轰轰烈烈亦是一生。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凡做人做事只问尽力与否,成败得失该是其次。不是吗,认识自己更是重要。
  地球永远不息地在转动,历史仍然按着它的脉流而前进。沧海一粟只要真有所属,亦不失其生命的意义。“

  ——《中外电视月刊》1985年6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29
无线“五虎将”时期开始成名
第2个回答  2006-11-08
是孤星泪MV里描述的那样` 因为家庭暴力离家
靠打拼终有今天
第3个回答  2006-10-25
《十七岁》这首歌基本上是他的成长的足迹。

广东江门市的荣誉市民。他经常资助家乡事业。
第4个回答  2006-10-25
努力努力再努力,用功用功再用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