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 成年人如何自学书法

如题所述

您好,书法可以自学,不过要看以什么样的方式自学,以及合理评估一下目前的学习能力是否可以支持自己的进步。

自学的本质是自己当自己的老师。老师就是你的眼睛,眼睛引领手的实现,所以能看到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除了手的用功,其他方面也要跟进,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书法学习的核心之一就是有能力把一个字写像,但这不是最终目的,能不能自己将这一点悟出来、实现出来,找到正确的方法,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更重要的。

而且,学习最重要的“窍门”,便是是否竭尽全力,是否尽心尽力、人到心到。比如, 临一个字就要用尽方法、不省纤毫地去写像它。自律并不容易,所以有老师在旁督促,还是会有效率很多。

如果经过评估,觉得自己具备自学自律的能力,就可以自学书法,否则刚开始还是跟着老师学习一段时间,学会正确的方法且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后再自己继续深入学习。

分享一下我学习书法的经验,主要是关于字帖的选择和顺序,供您参考。

我觉得可以从临写《峄山刻石》入手, 通过一段时间练习使线条达到“圆、转、厚、通”,为书法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可以临写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和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焘敕》等,感受一下篆书墨迹作品; 然后可以练习一下经典的隶书碑刻如《张迁碑》,《曹全碑》等,再写写汉简如《居延汉简》,清人隶书如伊秉绶作品等感受一下墨迹隶书。

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楷书字帖临写,比如颜 真卿大人的《勤礼碑》,欧阳大人的《九成宫》,虞世南大人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人的《雁塔圣教序》等,学习唐人书法的法度,提高对字的结构的认识。

之后可以临小楷经典法帖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灵飞经》,赵孟頫的《道德经》等,练习对毛笔笔尖弹性的认识及 控制。

接着再进行行书的学习,比如练习智永禅师的《千字文》,怀仁禅师《集字圣教序》,王羲之的《兰亭序》,赵孟頫《洛神赋》等等,继续练习对毛笔的控制。之后,可以选择再喜欢的隶书、唐楷、魏碑、行草书等等进行临写,增加见识。临写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开始脱帖进行创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5
对成年人来说,爱上书法的动机只有一个,就是觉得自己写的字不够漂亮,希望通过学习来写得好看一点。循着这一目的,就开始寻师访友及搜集与书法有关的资料。  一个好的老师,除艺精业熟外,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胸襟。但在广大书法爱好者之中,能遇上好老师的并不多,进入学院接受高等书法教育的更少。况且,遇上好老师及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作为入门的途径,水平的提高,最终还需靠自学。  几乎所有的书法入门书籍都称临摹是书法入门的不二法。很明显,这是前人学书经历的总结,而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它适合所有的学书者,是走向大成的根本。明白到这一点,就确立了自己入门的取向。  临帖之前要选帖,在这方面,那些书法入门的书籍几乎无一例外主张“取法乎上”,即选取那些流传有绪并公认水平高超的法帖作为临习的范本。在这个骨节眼上,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从哪种字体入手为佳?绝大多数的入门书籍,都提出应从楷书入手,但亦有小部分人提出从大篆入手,还有的提倡从行书或草书或隶书入手,各有各的说法。  我们知道,采取一定的诱导或强制手段来要求儿童打好楷书的基础,除考虑到实用外,主要是渴望他们养成对事物专注的习惯。但要成年人从楷书入手,他们会觉得特别别扭。孔子的“因材施教”与现代高级学院的研究生教育,都是根据学生的个性来进行开展的,这跟成年人自学书法有相似的地方。成年人的思想不像儿童那样单纯,一旦“牛”起来,不是靠三言两语或几块波板糖就可以解决得了的;加上成年人的分析能力大都较儿童强,无论从何种字体入手,只要他们喜欢,慢慢就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修正。再说,在私塾盛行的年代,成年才开始拿毛笔的例子大概不多吧。因此,成年人的“取法乎上”,应包括挑选公认最好的法帖和视乎自身个性特征这两个方面。  选帖无形中就是读帖。在读帖或以后的阶段,自己有什么学书方面的感受,最好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许,这对初学书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样做有一好处,就是在学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往往能从这些文字中找到解决办法。任何人现时所做的任何判断,都跟其过去的生活经历有关,过去是因,现在是果,解决问题不找原因,终会敷衍了事。如以这种心态来学习书法或处世,碰到困难时,自己就变成一只无头苍蝇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对事件了解就无法作出肯定的判断,优秀的理论著作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总结。如觉得用文字来描述自己学书的感受不是那么容易,可适当摘录他人的理论,并写出自己对这些理论的体会,这样,就能积累到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术语,受到这种熏陶的时间长了,就会不期然地运用这些术语来描述自己的学书感受。如自己选临《祭侄稿》,可将他人对其评语摘录一些夹在书中,以后在读临《祭侄稿》过程中,就能体会到他人为什么会作出这样那样的评价,甚至可分析出评语的水平如何。这为自己将来在书法理论方面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书法入门著作介绍,临帖的方法分为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但在临帖过程中,三者的特色兼而有之,问题是自己侧重于那个方面。如对临的目的就是将自己变成一台复印机,而在对临过程中,目光要离开法帖来书写,这就有了背临的特征在内;人跟复印机有别,临帖者与法帖作者的又有所分别,这样,对临就有了意临的成份在内了。  对临的过程是法帖上的图像通过眼睛进入大脑进行处理,再由大脑指挥手,将经过处理的图像用毛笔表达出来。临完之后,将临作与原帖对比,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的临作有不到位的地方,进而加以修正;日久,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看到法帖,大脑就会形成较清晰图像,并对如何用毛笔将其准确表达出来有较强的信心,做到心手双畅。  将自己变成复印机这一过程中,修正自己的临作与原帖的差异最为费心。有些人往往在这一阶段把握不好而对书法兴趣大减或就此打住,不再认真临帖,甚至对其它法帖亦采取同样的态度。结果,学书时日愈久,线条愈僵化——不进则退。自己在学书过程中如遇上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不要埋怨临帖这种方法不对路,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多是自己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急于求成就是渴望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而急于求成的心态是自己平日只看见他人的成功而忽略了其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所致。故碰上这种情况,要认真分析他人成功背后的遭遇来消除自己的毛病。由于急于求成,进而会导致自己在学习上犯了囫囵吞枣的错误,在临帖时忽略形似,讲求任笔成形、随意挥洒就是犯上这种错误的表现。我们知道,一幅作品吸引自己的是其形式,如果没有形式,一切免谈。对初学者或是有所成就的书家的眼中,法帖中的一点一划都是极具魅力的,如自己在技巧上达不到同样的水平,自己的创作又如何能散发出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将自己的临作与原帖一对照,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一点。  此外,面对某一法帖太久会对这法帖产生厌倦。这个时候,换帖能使自己重拾对书法的新鲜感。  背临虽是对临的发展,但它仍然跟对临一样,侧重于对技法的锤炼,意临则是偏向于创作了,它不再是对原帖的亦步亦趋,而是带有随心所欲的味道了。当然,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最初以对临为主外,余下的则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将各种临帖方法交替进行。不过,在自己未能做到“临得似”之前,还是将精力放在对临上为宜。  意临中的“意”所指的就是自己对法帖中的形象所产生的感受,这种感受会受到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情绪所影响。阐述自己的理解能力及情绪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就如一个人在“犯傻”时不知道自己是在犯傻一样,有谁能说得清楚呢,故“意”具有模糊性。事实上,当我们在使用比喻时,已是一种模糊判断了,如将某人的笑容比作鲜花——鲜花与笑容为什么能拉上关系呢?两者之间,确是不容易理解;书法也不例外,如有人对某作品作出“古雅”的评价,但什么是“古雅”呢?这就要大费周章了,甚至不得不拉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作挡箭牌。然而,凡是可意会到的东西,都要通过语言才能反映到意识之中,问题是自己该采取哪些词汇将其恰当表达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看看自己的词汇积累情况及对象的理解能力了;而自己对对象的理解能力的判断,仍属于模糊判断。在此,我们可以明白到这样一个道理: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它,同样,一幅书法作品中的“意”,亦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而各人或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亦有所不同了。通过对“意”的分析,我们就会明白到:意临所指的就是在临帖时,以自己对法帖所产生的感受为主,形式上可灵活变通。而自己对法帖中的“意”的理解程度如何,则视乎自己过去读帖、临帖方面的功夫了。  由于意临偏重于对法帖的主观感受,法帖的形象在临帖过程中被淡化,从而变得模糊,比对临有着更大的可塑性,故而显得比对临更为自由。这接近创作的边缘了。  书法创作就是不再受法帖这单一的形式所束缚,而是通过书写汉字这一行为将自己面对万物时形成的“意”表达出来。在读帖或临帖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法帖中的“意”跟自己日常所见的事物或文艺作品所产生的“意”有共同的地方,如《张迁碑》给人以“雄强”之感,而某些山峰、人、文艺作品、建筑物,甚至是生活或电视中某些片段,同样会带给自己以“雄强”之感;这样,自己亦可以用非《张迁碑》的书法作品形式来表达出“雄强”之意了。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利用表情及肢体动作来增强自己演说的感染力,哑剧或有些舞蹈成了无声的语言,音乐则是以简单的音符来倾诉,而这些东西中,有部分确是能使自己的心灵为之震憾;书法作品中的线条是肢体语言的记录,能产生传情达意的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增强技法方面的锤炼外,还要对“形”与“意”的关系多加体会,才能令自己的书法作品对他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自学书法并不等于闭门造车,与同好探讨常常能给自己带来有益的启示。每个成年人心目中都铭刻着几句简短的格言,成功之士离不开这几句格言的鞭挞,并由此而引出了“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之说。通过交流,容易接触到一些自己平日意想不到的观点,如能利用这些观点来解决自己的困难,就是善学了。人是群居动物,个人的社会价值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才能体现出来。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比赛、展览出现了。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竞争。良性的竞争是个人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体现。在书法上的良性竞争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来折服他人。  现代进行书法交流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上网和与身边的书友小聚。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自己花上一辈子时间也看不完的书法资料,这可极大地扩宽自己的视野。网上有些言论不像书报上所刊登的那么文绉绉,从中可体会到不同层次的人对书法的态度,这有利于自己了解人生百态和有助于自己对书法作全景式思考。身边的书友在人数上自是无法跟网络相比,但自己对他们熟悉,了解也更为深刻;他们的学习方法、进展、水平及人品如何,都较为清楚,自己可以从中与他们作出比较,发掘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当然,网络是个大杂烩,身边的书友也非尽善尽美,其中有些信息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但只要抓住交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这一宗旨,自己就可以避免过多地将精力浪费在一些垃圾信息之上。  书法是一门古老、吃力不讨好的手艺,跟其它技艺相比,所费时日虽多,效用却不甚明显,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要成为一名焊工或钳工或车工或其它机械方面的技师,只需花上一年半载时间,便可熟练操作,甚至终生受用;而学习书法,花上数载苦功,方可掌握其基本技法,要进一步提高,则要深刻认识自己的情感。情感是人类无法穷尽的深渊,世间的宗教、哲学、心理学、教育、巫术等等,都是围绕情感来做文章;一些艺术家在世时,其作品得不到世人的认可,艺术家本人及其作品饱受折磨,有些作品因此而过早消逝在人类历史长河之中,这是人类没有能力给艺术品的评价找到绝对的标准的结果。就今天来看,学书的人很多,但公认的大家绝少,如自己在学书过程中无法端正心态,很容易就纠缠于无穷无尽的欲望扩张之中,最终是名不成、利不就;如自己水平高,可遇不到知音或不为世人所赏识,亦是一种人生的困境。假若自己无论去到任何层次,都抱着最初的学书动机——将字写得好看一点,就可避免很多烦恼;亦是这样,才会不断发现自己写的字不够好看,才会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书法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好老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