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如题所述

绝对的权力,往往会滋生腐败。特别是在封建时代,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的身上,让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因此,在封建时代,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荒淫无道的帝王,比如说东汉的汉灵帝刘宏、北齐后主高纬、南朝宋废帝刘子业……
即便是历史上不少有着明君称号的皇帝,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也难以自持,在其统治生涯的后期,往往不复其统治前期的励精图治,反而会变得贪图享乐,沉迷于声色犬马。比如说雄才大略的汉武刘彻,在其晚年信奉方术,宠幸佞臣,最终引发了巫蛊之乱;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其晚年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清朝的康熙,在其晚年疏于朝政,吏治腐败,国库空虚。

开创了贞观之治,有着天可汗之称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执政的晚期,同样出现了贪图享乐的迹象,其中最让人诟病的无非以下几件事。

其一,悔婚砸墓

李世民与魏征,一个敢于直言进谏,一个乐于从善如流,共同演绎了一段君臣佳话。李世民甚至说过魏征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让自己明得失。在魏征刚刚去世时,李世民还亲自给魏征写了碑文。然而,就在魏征去世没多,李世民就毁掉了魏征的墓,还解除了魏征之子与自己女儿的婚约。
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魏征曾经举荐的两位大臣杜正伦和侯君集先后犯事(特别是侯君集准备谋反)牵连到了魏征,但实际是因为魏征生前不太给李世民面子,经常冒犯李世民。

其二,逼死刘洎

刘洎和魏征一样,也是一个谏官。晚年的李世民觉得刘洎老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找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最名,逼刘洎自杀。

其三,大兴土木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李世民觉得京师太热,便在临潼骊山修筑了富丽堂皇的翠微宫作为避暑之地。贞观二十一七月,李世民又指责另外一座宫殿规模太小,不够气派,有辱大唐的威名,因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命名为玉华宫。此外,当年杨广在洛阳修筑的洛阳宫也被李世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极尽奢华之事。史载: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

另外,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李世民晚年的堕落。

李世民晚年,逐渐沉迷于女色,还经常出游巡幸,闹得民怨沸腾。贞观十五年,皇宫的羽林军发生哗变,他们拿着弓箭朝着李世民的寝宫射(夜射行宫,矢及寝庭者五),希望以此劝谏李世民别再游幸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射箭的羽林军全部被李世民处死。

当然,李世民的以上种种行为,历史上那些荒淫无道的帝王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如果李世民再多活二十年会变成什么样子,恐怕比起晚年的唐玄宗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被后世所推崇的盛世大唐,也将不会出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公元648年,宰相房玄龄临终时难过地说,现在朝廷已无人敢犯颜强谏了,因为唐太宗过去对顾问大臣们的谦虚态度已经被帝王的专断所取代了。


在公元648年,李世民听信民间流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昌;又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非常厌恶这件事,有一次宴会时,让大臣说自己小名,李君羡说自己小名是五娘子,无巧不成书,李将军还是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又是玄武门的守将,而联想到“女主昌”的预言,他确定“女主武王”指的就是李君羡。李世民将他贬到了华州,并借机杀了他!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记载了李世民无辜诛杀李君羡的事情。

李世民晚年沉醉美人温柔之乡,大肆搜罗美女充实后宫。后来篡夺了李唐天下的武则天就因年轻貌美乖巧,被吸纳进宫,成为“才人”,当时她年仅十四岁。 李世民花天酒地,已经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甚至引起了羽林军哗变,卫兵们“夜射行宫,矢及寝庭者五。”


晚年的太宗为了享受,相继修了翠微宫、玉华宫、飞山宫、襄城宫、九成宫、大明宫等大型宫殿。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嫌弃京城皇宫闷热难耐,于是就在临潼骊山顶上修建了翠微宫。谁知刚刚建立不到三个月,李世民就嫌弃宫室规模太小,辱没了大唐的威仪,又下令重修了玉华宫。

他命令整修隋代宫殿。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当他看到完工后的宫殿过于华丽和奢侈时,又觉得这样确实不是一个明君所为。于是,又下令把它拆毁。

太宗命人大力重修凤翔府的隋代仁寿宫等五个新宫殿。这些宫殿耗资耗巨资,当641年竣工时,太宗发觉宫殿是建立在非常炎热的地方,他非常不喜欢,于是又命令将其夷为平地。

金口一开,在三言两语之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所耗金银以亿来计算。

李世民年轻时征战沙场,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到了晚年,仍然热衷于开疆拓土,为子孙留下不朽江山,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不顾褚遂良等大臣的谏阻,御驾亲征高句丽,以失败告终,为了筹集军费开支,并因增加了劳役赋税,激起了民怨,引发了农民起义。


虽然,现在史学家开始为他平反,觉得频繁出兵高句丽,绝非穷兵黩武之举,而是守卫国门之策。

古时皇帝,身前身后都有人替其做传,记录言行。但历来的规矩都是力求真实,皇权不许干涉。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非常忌讳,经常召见史官,对他们旁敲侧击。

李世民多次阅读《起居注》和《实录》,打破了历代皇帝不可阅读的先例,从李世民开始,中国史书大坏。

第2个回答  2020-10-15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渐恶直言 ,游猎巡幸,贪恋酒色,广纳美人,干涉史官,篡改史书,沽名钓誉;四、大兴土木,兴建宫殿,耗费巨大 ,远征高句丽等。
第3个回答  2020-10-15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贪恋酒色,迷恋丹药,不理朝政,杀害朝廷官员等,导致了唐朝走向败落。
第4个回答  2020-10-15
唐太宗晚年只沉醉于玩乐和长生,至江山社稷于不管不顾,导致后来发生安史之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