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民居名称

介绍哪个民族的房子叫什么?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蒙古包 "井干式"住宅 等
  在中国西南方(包括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的苗,瑶,侗,傣族等等,由于气候炎热湿润,所以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住宅多以穿斗式木结构房屋为主,在承重柱之间的围护结构通常不用砖瓦等砌筑,而主要以竹编成栅栏,或者在在竹栅栏上糊泥,这就是所谓的"木骨泥墙",这样在夏季时不容易挡住凉爽的穿堂风,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湿润多雨,故少数民族兄弟还经常将住宅架高,用以抵御地上的潮湿地气,也就是所谓的"杆栏式住宅",另外由于多雨的气候,该地区还有很多"风雨桥"--即在桥上搭建亭子一类的建筑物,用以遮风避雨.此地区的住宅尤其是傣族,侗族的建筑,它们的屋顶坡度很大,檐角起翘亦很显著,目的就是方便雨水迅速由屋顶跌落地面,加速排水.另外这种建筑形式也使建筑外型更加轻巧美观。
  在四川西部及西藏地区生活的藏族,羌族同胞也发展出了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特色民居,由于该地区处于高原,且广布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当地极易获得的石材建造了"碉楼式"住宅,而青藏高原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印度洋的潮湿水汽很难输送上青藏高原,故而该地降雨极少,所以藏族民居多为平屋顶,呈棱台状的堡垒式建筑,而平屋顶也方便人们平时晾晒衣物和食物,材料多为石材.布达拉宫就是这种建筑样式最为经典的范例。
  在西北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回族同胞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建筑多模仿伊斯兰教的模式,穹顶成为当地建筑的显著特色,当然,普通回族民居多用黄土夯筑而成,通常也做成平顶式样,这与当地少雨水,且位于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也是相适应的,另外,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同胞也因地制宜的发展出了"窑洞"式住宅,土族同胞的"地窨院"(在平地上开掘竖井,在井内的垂直面上向内开凿居室,严格说应该算做窑洞的一个形式)也是中国民居历史中的伟大创造。
  位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同胞,创造出了特色的"阿以旺",就是以夯土夯筑成平顶房屋,并以多个单元组合成院落的形式,这种夯土建筑冬暖夏凉,很好的抵御新疆地区白天的酷热和晚间的严寒,也是维吾尔同胞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总结出的十分有效的建筑形式.
  居住在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少数民族,如满族,鄂伦春族等,由于生活在茫茫大兴安岭的林海之中,丰富的木材资源使他们发展出了"井干式"住宅,即用粗重的原木以"井"字形层层叠垒,直至房屋成形,这种房屋坚固厚重,能够很好的抵御东北地区冬季刺骨的严寒以及熊,虎的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
  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同胞,由于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住宅可拆卸性和重组是否方便是他们的首要条件,所以诞生了"蒙古包",到了适宜放牧的地方,只要支起木架,在木架上蒙上毡毯和兽皮,就成了简易的住宅,要到下一个牧场的时候只要很轻松的拆解,放在一个大车中就能拉走,十分方便。
  在我国东南地区(福建,广东,江西,台湾,香港),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是东晋时期由于战乱陆续南迁的中原汉族,由于初到南方,人生地不熟,出于自我保护和强烈的宗族观念,客家人创造出了土楼式建筑,通常为圆形或者方形,外墙为坚固的三合土夯筑而成,并有射击孔,可以抵御外敌的侵扰,房屋全部向内部敞开,表现出很强烈的向心性,通常一个宗族共住一楼,共同抵御外敌骚扰。

  回答者: 杜彧彧 - 一级 2010-3-17 19:43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蒙古包

  回答者: 1095786501 - 一级 2010-3-19 18:14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年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账篷。

  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通称碉房。一般为2至3层,也有4层的。通常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储藏物品,还有设经堂的。平面布置逐层向后退缩,下层屋顶构成上一层的晒台。厕所设在上层,悬挑在后墙上,厕所地面开一孔洞,排泄物可直落进底层畜舍外的粪坑中,以免除清扫的麻烦;设有两层厕所的,上下层位置错开,使上层污物能畅通无阻地落到底层粪坑。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阿昌族的村寨错落有致,与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好似一幅恬静悠然的山水画。

  白族
  大理地区至今保存着崇圣寺三塔、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等名胜古迹。大理城现已被列入国务院首批批准的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白族

  蝴蝶泉�
  坐落在云南大理旧城北20公里、苍山的云弄峰下神摩山麓。蝴蝶泉面积约50平方米,用大理石栏杆围护。泉边有古树一棵,横卧泉面而过。每年农历四月,古树即发,届时,彩蝶从四面八方云集至此,飞舞翩跹,一只只"连须钩足",从树枝倒悬于泉面,宛如一条条彩带。泉四周更是群蝶飘忽,色彩斑斓,人称"蝴蝶会"。传说一双情侣因反对封建王公霸占女方雯姑,双双跳入潭内,化为蝴蝶一对,才使原来的无底潭化为一弘池水,改名为"蝴蝶泉"。现泉边有郭沫若书题的"蝴蝶泉"石牌坊。�

  大理三塔�
  南诏时期修建,亦称"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市西北苍山洱海之间。建筑宏大,气势雄伟。主塔千寻塔,高69.13米,为多层密檐式砖塔,共十六层。每层正面均设有佛龛。塔 顶为铁铸圈盘,中立葫芦形宝顶。南北二小塔均为八角形多层塔,雕有各式纹样。千余年来 ,虽经多次地震和风雨侵蚀,仍巍峨屹立。��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 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 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 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 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 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 “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 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 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 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 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 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 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苗族、土家族多居住在山区,坡度较大。建房时都喜欢建造有古色古香的吊角楼。这种吊角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塔、喜子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
  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底断常雕绣球,金爪等各种形体。吊角楼一般两层,楼上楼下铺楼板,楼上开有窗户,通风向阳。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梅,狮子滚球以及牡丹、茶花、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既美观又实用,很有民族住房的特色。
  东北的鄂伦春和鄂温克族人民,以前由于过着流动性很大的狩猎生活,为了适应环境,他们住在非常简单的一种蓬子里,这种蓬子叫“希楞柱”,俗称“撮罗子”它高约一丈,直径一丈二尺左右,用二十五至三十根落叶松杆搭起成伞形的窝棚,夏天以桦树皮做盖,冬季用麋鹿皮围起来。他们根据野兽多少而移动住处:一般夏天和秋天住一处最多十天;冬天猎取灰鼠时,二、三天就搬一次家。把一个山的灰鼠打光再转到另一个山上;男人把撮罗架搭好,女人用驯鹿随后,把用具驮运到新的住处。
  我见过那院落宽敞,雄伟壮观的四合院,也见过那状如蘑菇,漂亮美观的哈尼族蘑菇房,还见过那端庄稳固,古朴粗犷的藏族碉房。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陕北窑洞和羌族碉楼。

  陕北窑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风把黄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带到了陕北,造就了这片金黄而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淳朴的人们,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陕北窑洞。

  这种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被靠山。门朝开阔的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个院的窑洞一般只修3个至5个。最中间的为正窑,两边常放杂物或是小的房间,也可以贮存粮食。

  走进窑洞的内部,内侧有灶台、锅等。洞头垒着土炕。土炕正中间的下有一个洞,用来生火,这样到了冬天也不会感觉到冷。这种窑洞夏天也很凉快,真是冬暖夏凉!

  羌族碉楼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具特色的民居就是----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

  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有着强烈传统民俗文化。

  总之,每个民族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居。但我认为它们都是古朴而纯洁的美!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原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

  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荟萃<3>2007-02-08 03:33 傣族民居——干栏式建筑 傣族民居分为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遮放坝子。干栏式住房以竹术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蔑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用草排或挂瓦。瑞丽的干栏式建筑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地面建筑主要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为土墙平房,因受汉族影响,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红河流域地区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土掌房以木梁柱和土墙承重土质平顶,形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因地势建成二、三层的土楼,层层垒进,呈阶梯形,有天井、楼层,一般居家拥有十数间房屋,平顶上可凉牺粮食或堆放农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凉,特别适合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气候。 景谷傣族住土木结构平房,房顶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顶。分中堂,左右两厢。中堂置三角火塘,为煮饭、会客之处。左厢房为长辈卧室,右厢房为子女卧室。 孟连傣族为干栏式竹楼。白族建筑——“三房一照壁”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乎不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挂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白族人民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面富于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婉美。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显得玲现剔透、精巧优美。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彝族民居一大特色——土掌房
  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有密切关联,从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从房间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从建筑结构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民居特色

  村寨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民居在我国西南地区,彝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显得比较复杂,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说来,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
  居住习俗彝族实行一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儿女婚后另建住房,自立门户,仅幼子与父母同住。彝家院落宽敞,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置办红白喜事时,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正房堂屋靠墙处供奉着天地祖宗处于牌位,供桌上摆设着香炉及虎、狮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于接待客人;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块石头支成,俗称“锅庄”,用以取暖御寒,热水烤茶,火塘周围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正房两侧房间为当家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放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设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房,正房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
  彝族民间建筑
  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回答者: cf枪神cs - 三级 2010-3-20 15:00

  一、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二、“四水归堂”式住宅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这种住宅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颗印”式住宅

  云南省(中国西南部)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国南部)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四、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 3~4层,最高为6层,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窑洞式住宅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六、干阑式住宅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别具特色的朝鲜族民居(组图)

  朝鲜民居

  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等民族风俗。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民族的风俗文化。

  今天,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田野乡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你看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其中劳作着朝鲜族男女,一幅蕴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

  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就说这屋顶吧,从形式上就有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平顶式;从建筑材料来看呢,有用泥和草盖的草房,有用木头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砖木结构的瓦房等等。可是不论什么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鲜族最喜欢的白色——白灰刷墙,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别大。

  盖房子是朝鲜族同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前那得请阴阳先生选房基,还得祭“宅神”,宴亲朋,特别隆重,而在建房过程中,上房梁时还要写上梁文,这中间还有说道。

  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门多、窗少,而且窗和门的形式相差不多。第一次见到这种结构的房屋时,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窗,哪个是门。其实呀,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许多特别方便的功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0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年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账篷。

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通称碉房。一般为2至3层,也有4层的。通常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储藏物品,还有设经堂的。平面布置逐层向后退缩,下层屋顶构成上一层的晒台。厕所设在上层,悬挑在后墙上,厕所地面开一孔洞,排泄物可直落进底层畜舍外的粪坑中,以免除清扫的麻烦;设有两层厕所的,上下层位置错开,使上层污物能畅通无阻地落到底层粪坑。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阿昌族的村寨错落有致,与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好似一幅恬静悠然的山水画。

白族
大理地区至今保存着崇圣寺三塔、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等名胜古迹。大理城现已被列入国务院首批批准的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白族

蝴蝶泉�
坐落在云南大理旧城北20公里、苍山的云弄峰下神摩山麓。蝴蝶泉面积约50平方米,用大理石栏杆围护。泉边有古树一棵,横卧泉面而过。每年农历四月,古树即发,届时,彩蝶从四面八方云集至此,飞舞翩跹,一只只"连须钩足",从树枝倒悬于泉面,宛如一条条彩带。泉四周更是群蝶飘忽,色彩斑斓,人称"蝴蝶会"。传说一双情侣因反对封建王公霸占女方雯姑,双双跳入潭内,化为蝴蝶一对,才使原来的无底潭化为一弘池水,改名为"蝴蝶泉"。现泉边有郭沫若书题的"蝴蝶泉"石牌坊。�

大理三塔�
南诏时期修建,亦称"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市西北苍山洱海之间。建筑宏大,气势雄伟。主塔千寻塔,高69.13米,为多层密檐式砖塔,共十六层。每层正面均设有佛龛。塔 顶为铁铸圈盘,中立葫芦形宝顶。南北二小塔均为八角形多层塔,雕有各式纹样。千余年来 ,虽经多次地震和风雨侵蚀,仍巍峨屹立。��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 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 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 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 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 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 “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 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 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 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 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 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 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苗族、土家族多居住在山区,坡度较大。建房时都喜欢建造有古色古香的吊角楼。这种吊角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塔、喜子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
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底断常雕绣球,金爪等各种形体。吊角楼一般两层,楼上楼下铺楼板,楼上开有窗户,通风向阳。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梅,狮子滚球以及牡丹、茶花、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既美观又实用,很有民族住房的特色。
东北的鄂伦春和鄂温克族人民,以前由于过着流动性很大的狩猎生活,为了适应环境,他们住在非常简单的一种蓬子里,这种蓬子叫“希楞柱”,俗称“撮罗子”它高约一丈,直径一丈二尺左右,用二十五至三十根落叶松杆搭起成伞形的窝棚,夏天以桦树皮做盖,冬季用麋鹿皮围起来。他们根据野兽多少而移动住处:一般夏天和秋天住一处最多十天;冬天猎取灰鼠时,二、三天就搬一次家。把一个山的灰鼠打光再转到另一个山上;男人把撮罗架搭好,女人用驯鹿随后,把用具驮运到新的住处。
我见过那院落宽敞,雄伟壮观的四合院,也见过那状如蘑菇,漂亮美观的哈尼族蘑菇房,还见过那端庄稳固,古朴粗犷的藏族碉房。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陕北窑洞和羌族碉楼。

陕北窑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风把黄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带到了陕北,造就了这片金黄而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淳朴的人们,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陕北窑洞。

这种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被靠山。门朝开阔的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个院的窑洞一般只修3个至5个。最中间的为正窑,两边常放杂物或是小的房间,也可以贮存粮食。

走进窑洞的内部,内侧有灶台、锅等。洞头垒着土炕。土炕正中间的下有一个洞,用来生火,这样到了冬天也不会感觉到冷。这种窑洞夏天也很凉快,真是冬暖夏凉!

羌族碉楼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具特色的民居就是----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

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有着强烈传统民俗文化。

总之,每个民族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居。但我认为它们都是古朴而纯洁的美!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原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

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荟萃<3>2007-02-08 03:33 傣族民居——干栏式建筑 傣族民居分为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遮放坝子。干栏式住房以竹术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蔑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用草排或挂瓦。瑞丽的干栏式建筑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地面建筑主要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为土墙平房,因受汉族影响,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红河流域地区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土掌房以木梁柱和土墙承重土质平顶,形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因地势建成二、三层的土楼,层层垒进,呈阶梯形,有天井、楼层,一般居家拥有十数间房屋,平顶上可凉牺粮食或堆放农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凉,特别适合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气候。 景谷傣族住土木结构平房,房顶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顶。分中堂,左右两厢。中堂置三角火塘,为煮饭、会客之处。左厢房为长辈卧室,右厢房为子女卧室。 孟连傣族为干栏式竹楼。白族建筑——“三房一照壁”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乎不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挂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白族人民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面富于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婉美。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显得玲现剔透、精巧优美。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彝族民居一大特色——土掌房
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有密切关联,从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从房间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从建筑结构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民居特色

村寨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民居在我国西南地区,彝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显得比较复杂,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说来,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
居住习俗彝族实行一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儿女婚后另建住房,自立门户,仅幼子与父母同住。彝家院落宽敞,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置办红白喜事时,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正房堂屋靠墙处供奉着天地祖宗处于牌位,供桌上摆设着香炉及虎、狮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于接待客人;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块石头支成,俗称“锅庄”,用以取暖御寒,热水烤茶,火塘周围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正房两侧房间为当家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放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设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房,正房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
彝族民间建筑
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第2个回答  2010-03-27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蒙古包 "井干式"住宅 等
在中国西南方(包括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的苗,瑶,侗,傣族等等,由于气候炎热湿润,所以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住宅多以穿斗式木结构房屋为主,在承重柱之间的围护结构通常不用砖瓦等砌筑,而主要以竹编成栅栏,或者在在竹栅栏上糊泥,这就是所谓的"木骨泥墙",这样在夏季时不容易挡住凉爽的穿堂风,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湿润多雨,故少数民族兄弟还经常将住宅架高,用以抵御地上的潮湿地气,也就是所谓的"杆栏式住宅",另外由于多雨的气候,该地区还有很多"风雨桥"--即在桥上搭建亭子一类的建筑物,用以遮风避雨.此地区的住宅尤其是傣族,侗族的建筑,它们的屋顶坡度很大,檐角起翘亦很显著,目的就是方便雨水迅速由屋顶跌落地面,加速排水.另外这种建筑形式也使建筑外型更加轻巧美观。
在四川西部及西藏地区生活的藏族,羌族同胞也发展出了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特色民居,由于该地区处于高原,且广布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当地极易获得的石材建造了"碉楼式"住宅,而青藏高原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印度洋的潮湿水汽很难输送上青藏高原,故而该地降雨极少,所以藏族民居多为平屋顶,呈棱台状的堡垒式建筑,而平屋顶也方便人们平时晾晒衣物和食物,材料多为石材.布达拉宫就是这种建筑样式最为经典的范例。
在西北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回族同胞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建筑多模仿伊斯兰教的模式,穹顶成为当地建筑的显著特色,当然,普通回族民居多用黄土夯筑而成,通常也做成平顶式样,这与当地少雨水,且位于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也是相适应的,另外,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同胞也因地制宜的发展出了"窑洞"式住宅,土族同胞的"地窨院"(在平地上开掘竖井,在井内的垂直面上向内开凿居室,严格说应该算做窑洞的一个形式)也是中国民居历史中的伟大创造。
位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同胞,创造出了特色的"阿以旺",就是以夯土夯筑成平顶房屋,并以多个单元组合成院落的形式,这种夯土建筑冬暖夏凉,很好的抵御新疆地区白天的酷热和晚间的严寒,也是维吾尔同胞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总结出的十分有效的建筑形式.
居住在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少数民族,如满族,鄂伦春族等,由于生活在茫茫大兴安岭的林海之中,丰富的木材资源使他们发展出了"井干式"住宅,即用粗重的原木以"井"字形层层叠垒,直至房屋成形,这种房屋坚固厚重,能够很好的抵御东北地区冬季刺骨的严寒以及熊,虎的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
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同胞,由于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住宅可拆卸性和重组是否方便是他们的首要条件,所以诞生了"蒙古包",到了适宜放牧的地方,只要支起木架,在木架上蒙上毡毯和兽皮,就成了简易的住宅,要到下一个牧场的时候只要很轻松的拆解,放在一个大车中就能拉走,十分方便。
在我国东南地区(福建,广东,江西,台湾,香港),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是东晋时期由于战乱陆续南迁的中原汉族,由于初到南方,人生地不熟,出于自我保护和强烈的宗族观念,客家人创造出了土楼式建筑,通常为圆形或者方形,外墙为坚固的三合土夯筑而成,并有射击孔,可以抵御外敌的侵扰,房屋全部向内部敞开,表现出很强烈的向心性,通常一个宗族共住一楼,共同抵御外敌骚扰。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年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账篷。

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通称碉房。一般为2至3层,也有4层的。通常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储藏物品,还有设经堂的。平面布置逐层向后退缩,下层屋顶构成上一层的晒台。厕所设在上层,悬挑在后墙上,厕所地面开一孔洞,排泄物可直落进底层畜舍外的粪坑中,以免除清扫的麻烦;设有两层厕所的,上下层位置错开,使上层污物能畅通无阻地落到底层粪坑。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阿昌族的村寨错落有致,与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好似一幅恬静悠然的山水画。

白族
大理地区至今保存着崇圣寺三塔、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等名胜古迹。大理城现已被列入国务院首批批准的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白族

蝴蝶泉�
坐落在云南大理旧城北20公里、苍山的云弄峰下神摩山麓。蝴蝶泉面积约50平方米,用大理石栏杆围护。泉边有古树一棵,横卧泉面而过。每年农历四月,古树即发,届时,彩蝶从四面八方云集至此,飞舞翩跹,一只只"连须钩足",从树枝倒悬于泉面,宛如一条条彩带。泉四周更是群蝶飘忽,色彩斑斓,人称"蝴蝶会"。传说一双情侣因反对封建王公霸占女方雯姑,双双跳入潭内,化为蝴蝶一对,才使原来的无底潭化为一弘池水,改名为"蝴蝶泉"。现泉边有郭沫若书题的"蝴蝶泉"石牌坊。�

大理三塔�
南诏时期修建,亦称"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市西北苍山洱海之间。建筑宏大,气势雄伟。主塔千寻塔,高69.13米,为多层密檐式砖塔,共十六层。每层正面均设有佛龛。塔 顶为铁铸圈盘,中立葫芦形宝顶。南北二小塔均为八角形多层塔,雕有各式纹样。千余年来 ,虽经多次地震和风雨侵蚀,仍巍峨屹立。��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 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 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 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 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 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 “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 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 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 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 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 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 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苗族、土家族多居住在山区,坡度较大。建房时都喜欢建造有古色古香的吊角楼。这种吊角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塔、喜子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
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底断常雕绣球,金爪等各种形体。吊角楼一般两层,楼上楼下铺楼板,楼上开有窗户,通风向阳。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梅,狮子滚球以及牡丹、茶花、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既美观又实用,很有民族住房的特色。
东北的鄂伦春和鄂温克族人民,以前由于过着流动性很大的狩猎生活,为了适应环境,他们住在非常简单的一种蓬子里,这种蓬子叫“希楞柱”,俗称“撮罗子”它高约一丈,直径一丈二尺左右,用二十五至三十根落叶松杆搭起成伞形的窝棚,夏天以桦树皮做盖,冬季用麋鹿皮围起来。他们根据野兽多少而移动住处:一般夏天和秋天住一处最多十天;冬天猎取灰鼠时,二、三天就搬一次家。把一个山的灰鼠打光再转到另一个山上;男人把撮罗架搭好,女人用驯鹿随后,把用具驮运到新的住处。
我见过那院落宽敞,雄伟壮观的四合院,也见过那状如蘑菇,漂亮美观的哈尼族蘑菇房,还见过那端庄稳固,古朴粗犷的藏族碉房。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陕北窑洞和羌族碉楼。

陕北窑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风把黄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带到了陕北,造就了这片金黄而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淳朴的人们,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陕北窑洞。

这种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被靠山。门朝开阔的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个院的窑洞一般只修3个至5个。最中间的为正窑,两边常放杂物或是小的房间,也可以贮存粮食。

走进窑洞的内部,内侧有灶台、锅等。洞头垒着土炕。土炕正中间的下有一个洞,用来生火,这样到了冬天也不会感觉到冷。这种窑洞夏天也很凉快,真是冬暖夏凉!

羌族碉楼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具特色的民居就是----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

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有着强烈传统民俗文化。

总之,每个民族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居。但我认为它们都是古朴而纯洁的美!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原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

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荟萃<3>2007-02-08 03:33 傣族民居——干栏式建筑 傣族民居分为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种。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丽,遮放坝子。干栏式住房以竹术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蔑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用草排或挂瓦。瑞丽的干栏式建筑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地面建筑主要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为土墙平房,因受汉族影响,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红河流域地区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土掌房以木梁柱和土墙承重土质平顶,形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因地势建成二、三层的土楼,层层垒进,呈阶梯形,有天井、楼层,一般居家拥有十数间房屋,平顶上可凉牺粮食或堆放农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凉,特别适合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气候。 景谷傣族住土木结构平房,房顶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顶。分中堂,左右两厢。中堂置三角火塘,为煮饭、会客之处。左厢房为长辈卧室,右厢房为子女卧室。 孟连傣族为干栏式竹楼。白族建筑——“三房一照壁”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乎不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挂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白族人民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面富于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婉美。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显得玲现剔透、精巧优美。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彝族民居一大特色——土掌房
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有密切关联,从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从房间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从建筑结构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民居特色

村寨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民居在我国西南地区,彝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显得比较复杂,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说来,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
居住习俗彝族实行一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儿女婚后另建住房,自立门户,仅幼子与父母同住。彝家院落宽敞,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置办红白喜事时,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正房堂屋靠墙处供奉着天地祖宗处于牌位,供桌上摆设着香炉及虎、狮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于接待客人;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块石头支成,俗称“锅庄”,用以取暖御寒,热水烤茶,火塘周围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正房两侧房间为当家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放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设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房,正房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
彝族民间建筑
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第3个回答  2010-03-20
一、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二、“四水归堂”式住宅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这种住宅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颗印”式住宅

云南省(中国西南部)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国南部)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四、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 3~4层,最高为6层,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窑洞式住宅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六、干阑式住宅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别具特色的朝鲜族民居(组图)

朝鲜民居

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等民族风俗。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民族的风俗文化。

今天,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田野乡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你看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其中劳作着朝鲜族男女,一幅蕴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

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就说这屋顶吧,从形式上就有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平顶式;从建筑材料来看呢,有用泥和草盖的草房,有用木头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砖木结构的瓦房等等。可是不论什么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鲜族最喜欢的白色——白灰刷墙,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别大。

盖房子是朝鲜族同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前那得请阴阳先生选房基,还得祭“宅神”,宴亲朋,特别隆重,而在建房过程中,上房梁时还要写上梁文,这中间还有说道。

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门多、窗少,而且窗和门的形式相差不多。第一次见到这种结构的房屋时,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窗,哪个是门。其实呀,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许多特别方便的功能。

朝鲜族民居的屋内结构主要有单排和双排两种。

单排式结构的房间排列如同“月”字,房间之间只有横向间隔而无纵向间壁。双排结构的又叫双筒子,房间排列如同“用”字,房间之间既有横向间壁又有纵向间壁。而无论单排、双排的结构,都会分割出许多房间。原因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男女有别”等观念的影响,孩子们长大了,男女都各有单独的房间。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你看有的炕上亲友们在围桌对饮,有的炕上妇女们在做活计,还有的炕上孩子们在玩耍。炕大,散热面积就大,屋里到了冬天就会显得特别暖和。在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于地面,上部还有盖板,而盖板和锅台、炕面形成了一个平面。据说,这种灶坑是既好烧、又卫生。

东北的朝鲜族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民族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
第4个回答  2010-03-17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蒙古包 "井干式"住宅 等
在中国西南方(包括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的苗,瑶,侗,傣族等等,由于气候炎热湿润,所以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住宅多以穿斗式木结构房屋为主,在承重柱之间的围护结构通常不用砖瓦等砌筑,而主要以竹编成栅栏,或者在在竹栅栏上糊泥,这就是所谓的"木骨泥墙",这样在夏季时不容易挡住凉爽的穿堂风,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湿润多雨,故少数民族兄弟还经常将住宅架高,用以抵御地上的潮湿地气,也就是所谓的"杆栏式住宅",另外由于多雨的气候,该地区还有很多"风雨桥"--即在桥上搭建亭子一类的建筑物,用以遮风避雨.此地区的住宅尤其是傣族,侗族的建筑,它们的屋顶坡度很大,檐角起翘亦很显著,目的就是方便雨水迅速由屋顶跌落地面,加速排水.另外这种建筑形式也使建筑外型更加轻巧美观。
在四川西部及西藏地区生活的藏族,羌族同胞也发展出了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特色民居,由于该地区处于高原,且广布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当地极易获得的石材建造了"碉楼式"住宅,而青藏高原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印度洋的潮湿水汽很难输送上青藏高原,故而该地降雨极少,所以藏族民居多为平屋顶,呈棱台状的堡垒式建筑,而平屋顶也方便人们平时晾晒衣物和食物,材料多为石材.布达拉宫就是这种建筑样式最为经典的范例。
在西北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回族同胞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建筑多模仿伊斯兰教的模式,穹顶成为当地建筑的显著特色,当然,普通回族民居多用黄土夯筑而成,通常也做成平顶式样,这与当地少雨水,且位于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也是相适应的,另外,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同胞也因地制宜的发展出了"窑洞"式住宅,土族同胞的"地窨院"(在平地上开掘竖井,在井内的垂直面上向内开凿居室,严格说应该算做窑洞的一个形式)也是中国民居历史中的伟大创造。
位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同胞,创造出了特色的"阿以旺",就是以夯土夯筑成平顶房屋,并以多个单元组合成院落的形式,这种夯土建筑冬暖夏凉,很好的抵御新疆地区白天的酷热和晚间的严寒,也是维吾尔同胞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总结出的十分有效的建筑形式.
居住在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少数民族,如满族,鄂伦春族等,由于生活在茫茫大兴安岭的林海之中,丰富的木材资源使他们发展出了"井干式"住宅,即用粗重的原木以"井"字形层层叠垒,直至房屋成形,这种房屋坚固厚重,能够很好的抵御东北地区冬季刺骨的严寒以及熊,虎的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
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同胞,由于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住宅可拆卸性和重组是否方便是他们的首要条件,所以诞生了"蒙古包",到了适宜放牧的地方,只要支起木架,在木架上蒙上毡毯和兽皮,就成了简易的住宅,要到下一个牧场的时候只要很轻松的拆解,放在一个大车中就能拉走,十分方便。
在我国东南地区(福建,广东,江西,台湾,香港),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是东晋时期由于战乱陆续南迁的中原汉族,由于初到南方,人生地不熟,出于自我保护和强烈的宗族观念,客家人创造出了土楼式建筑,通常为圆形或者方形,外墙为坚固的三合土夯筑而成,并有射击孔,可以抵御外敌的侵扰,房屋全部向内部敞开,表现出很强烈的向心性,通常一个宗族共住一楼,共同抵御外敌骚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