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在高温下会失去磁性吗?

如题所述

这就是居里温度呀,在高温的作用之下,磁畴被瓦解。


什么是居里温度

居里温度和居里夫人还是有点关系的,这是在19世纪的时候,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的。在实验中,他发现了把磁石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之后,磁场就会消失。于是在这个神奇的发现之下,皮埃尔居里开始了他的研究。终于,他找到了原因,这就是居里温度。

铁磁物质被磁化后具有很强的磁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点阵热运动的加剧会影响磁畴磁矩的有序排列,当温度达到足以破坏磁畴磁矩的整齐排列时,磁畴被瓦解,平均磁矩变为零,铁磁物质的磁性消失变为顺磁物质,与磁畴相联系的一系列铁磁性质(如高磁导率、磁滞回线、磁致伸缩等)全部消失,相应的铁磁物质的磁导率转化为顺磁物质的磁导率。与铁磁性消失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居里点温度。

换成通俗一点的表示就是,磁铁太热了,到了一定程度,磁场被破坏,就会失去原本的磁性。

失去磁性的磁铁有什么用途吗

可能有的人觉得这项发现有点无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它的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电饭锅的温控开关以及钢铁厂的起重机械上都会运用到居里温度。居里温度在磁铁上是250度,电烤箱是可以达到这个温度的,但是不建议大家放一块磁铁进烤箱,虽然磁力会降低,但是真的没有这个必要不是吗?

总的来说,科学就是如此的神奇。特别是居里温度的发现更是让人类的生活可以更便利。可能有人会问,那么地心的温度高了这么多,地球为什么还有磁场呢?这个问题就实在太复杂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磁体具有磁性是因为铁、钴、镍或铁氧体等铁磁类物质有所不同,它内部的电子自旋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发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区,这种自发磁化区就叫磁畴。


铁磁类物质磁化后,内部的磁畴整整齐齐、方向一致地排列起来,使磁性加强,就构成磁铁了。磁铁的吸铁过程就是对铁块的磁化过程,磁化了的铁块和磁铁不同极性间产生吸引力。

铁块就牢牢地与磁铁“粘”在一起了。我们就说磁铁有磁性了。但是高温却会改变这种特殊内部结构,从而导致磁性消失。

而天体磁场原理是不一样的,说通俗点,是因为天体表面带电荷气体(太阳)或内部带电荷岩浆(地球)的规律性流动产生的(当然,以上也只是认可度最高的假说,并无定论,此处只用来区别于磁体)。

个人认为,磁铁在超高温状态下确实是失去了异性相吸方面的磁性物理现象,其实它在超高温状态下只失去了磁性异性相吸的那一部分,而磁性之中的同性相斥和磁力线圈还是存在。

因为,在宇宙之中,所有可视的实体物质都是由原子所构成的,而原子细分之后又是由围绕原子核外围的诸多电子所组成。

电子围绕原子核的无限自然循环运动现象,就会自然地产生实体物质之原子合体的磁性物理现象,也就是说,在宇宙所有的天体之中都自然会存在着自身的磁性现象。

第2个回答  2013-07-23

    磁铁在高温下会失去磁性的

    只是材料不同耐温有所区别,居里温度也有所差异

    铁氧体 80度左右的耐温,居里温度320-465(一般磁铁超过居里温度就永久丢磁了)

    钕铁硼耐温81-100-120-150-180-200度 居里温度 320

    铁氧体的居里温度为 465℃,

    钕铁硼的居里温度为 310℃,

    铝镍钴的居里温 度为 800℃,

    钐钴的居里温度在 700——800℃

    铁铬钴居里温度680度

     

第3个回答  2010-04-19
会的!
无论是铁氧体类还是稀土类、铝镍钴类的永磁材料在高温中都会因为热运动加快,最终导致磁畴无序排列,导致失去磁性!
重新充磁就可以再用了

参考资料:铁磁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4-19
会的,原来里面的分子有各自的磁距,有规律的排成。
高温会变得无规则,而失去磁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