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和冯小刚

张艺谋和冯小刚拍摄电影手法的区别

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说是水与火的分界。首先说张艺谋,他最早是搞摄影的出身的,对场景的心灵感应非常灵敏甚至是丁卯搬得绝配,包括配乐的节奏都能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你与我的共鸣。我个人认为张导的《英雄》是他的巅峰作品,此片的渲染力度可谓是将演员、场景、台词、配乐、服装、西北的风沙与黄土高原文化的厚重展现的淋漓尽致,恢宏的场景一直是张导的个人名片。其次,我个人感觉张导的人生阅历相当丰富,冯小刚曾经在凤凰卫视华人盛典典礼上说过“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考虑好电影是什么,就是为人民大众拍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好电影……”,而这里张导似乎比小刚早走一步,张导的电影以小人物,也就是社会基层为创作源泉,这跟他的阅历体验有关,往往反映民生的电影可会得到最广大支持,比如《活着》《有话好好说》等,让人看了又看,从简单的百姓生活中得到一种智慧,一种从生活大杂烩中过滤后的精华,恰恰说道你的心里,甚至有你的缩影……有浓厚的中国情结。虽然不像感觉派电影大师王家卫和岩井俊二那么细腻,但通俗的生活往往给大众最直接的触觉。注意,我的用词“大众”,不是小资、中产及一些高端知识分子……《平凡的世界》路遥的心得就是: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不管谁搞文艺,这一点永远是创作源泉。而小刚呢,他的电影可以告诉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甚至可以很了解他。他以前是在剧组搞美工的,但总的来说小刚导演给我最深的触觉就是他是一个很国际化的人。其实很多大人物都有这一特点,他的电影以冯氏喜剧一直走在中国电影的前线。他是中国黑色幽默的第一人,也是目前黑色幽默行内唯一一人,以独特的视角传达着冯氏的概念。那么提到小刚不得不提到葛大叔,也唯独葛大叔有这能耐只要让人看见就会情不自禁的发笑,这也是他没去汶川的原因,他的形象早期的《编辑部的故事》到《大腕》、《非诚勿扰》,加上一口让人听了就乐的北京话似乎无敌了。这也许只是小刚手中的一张王牌而已,看不见得还有刘震云、王朔等著名作家,他们有着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思维模式,能将生活中很俗的东西经过他们等人的加工变得文雅而超凡脱俗,我非常欣赏这一点。韩总曾说过中国电影走的是作家路线。黑色幽默的渲染力是超强的,但创作过程也十分艰难,他需要升华好多糟粕将垃圾变成人见人爱的山珍海味,这是一种能力,甚至是个别人士才具备的能力,比如“牛三津,牛三津,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俺问一问,你今年过年还来不来……”很俗的一段对话,但改成了信天游似的腔调而且是杨坤沙哑的嗓音唱的,想吧,那会是给人怎样的重击呢?超凡脱俗是一种能力,当然也是黑色幽默难创作物以稀为贵的核心,它不像当年港片泛滥的时候5-7天就能完成一部电影的所有流程,也不像无厘头似的爆笑与夸张的疯狂,而是一种默默地亲切且荡气回肠,嘴唇微笑,内心和大脑却像如释重负搬得轻悦与畅快,且过多少年你再品味它没有一点过时和低俗小儿科的感觉。竟然说到超凡脱俗,那么它针对的肯定不完全是基层的劳苦大众,更多的是小资、白领、大学生等有一定文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人,特别是东西文化略懂、异国风情万种也就是有点知识(财富)和品位的人群。从他的作品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取材的来之不易。累,我都感到累,真佩服他的精致,他自己还说过中国导演都不是人干的——累。但我刚才说过了,只有建立在基层老百姓圈内的文艺才是真正伟大的艺术,人民大众的艺术,属于历史的艺术。一个想进入上流社会家财万贯的导演又想导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永远都是矛盾的,想想路遥就明白了!总之来说我个人感觉这些原因是两导演风格各异的原因之一吧,仅供参考!![email protected]这是我的邮箱,你持什么观点,交流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