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个捕黄鳝的高招,只需一个竹子编成的笼子,奇怪的是,笼子有大口子,黄鳝进了就出不来了,这是为啥

黄鳝笼子是长长的、竹子编成的、下方有一大口子,也就是引黄鳝进去的洞口。其实就是在笼子里放些食物,诱惑黄鳝。但笼子不也是开一大口吗?为何黄鳝一进去就出不来呢?十分佩服这些民间的智慧,十分好奇~~知道的帮忙,谢谢!

想必你没有看过是怎么用这个娄子抓黄鳝的吧,我把步骤和原理给你说说:

1、首先,黄鳝身体溜滑,喜欢钻洞;

2、利用这个特点,渔民制作了你所看见的娄子,下方一个大口子不是引诱黄鳝进去的洞口,而是投放诱饵和抓到黄鳝后取出黄鳝的口子,洞口大小一般以能放进成人的一只手大小。

3、在娄子的顶端(有的在侧面)有一个用竹片编制的漏斗形的小口,竹片弯曲后在娄子里面收口,呈由顶端逐渐收小方式编制,这样,鳝鱼可以从顶部小口钻入娄子。

4.诱饵放入后,底部大口会用木头或竹子编制的盖子盖住,放入鳝鱼出没的地方,鳝鱼被诱饵吸引,从顶部小口钻入,由于身体很滑,很容易进入娄子,吃掉诱饵后,想出来就找不到出口了,因竹子的弹性,收口处易入难出,所以就成了瓮中之鳖了。渔民收娄子后,打开底部的盖子,鳝鱼就宣告成了战利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4
黄鳝篓是一个一端有口进,一端无口的直角形的工具,进的一端呈漏斗形,黄鳝进去时,可以顺着进口面进去,但如果想出来,顺着进口面的反面,只能游向边角,所以出不来。
第2个回答  2010-03-14
下方编口子的竹子是向里面折过去一段,黄鳝一般进去了,要想出来就必须对着中间的小孔才能出来。黄鳝不是出不来,而是很难出来。哈哈,,,小的时候我们也用过那东西。
第3个回答  2010-03-14
把你的手嘬起来,从手心往外钻容易。从外往手心里钻难。加上竹片的弹性。那从里往外钻更难了。
这只是无人值守型的。我们小时候把伞骨一头磨尖,弯成勾。在勾上挂点肉,直接伸到黄鳝洞里掉。
第4个回答  2010-03-14
这位仁兄想必小时候不在农村。那个笼子使用藤条骗的,还有就是竹篾编的。那个漏斗状的口子。那一片一片的竹片是单向的。能进不能出。现在有用尼龙线编的,那个你一看就能明白。这个原理就是:
把你的手嘬起来,从手心往外钻容易。从外往手心里钻难。加上竹片的弹性。那从里往外钻更难了。
这只是无人值守型的。我们小时候把伞骨一头磨尖,弯成勾。在勾上挂点肉,直接伸到黄鳝洞里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