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如何推进工作落实—《关键在于落实:做最好的执行者》阅读体会

如题所述

一要有落实的意识。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和目标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不抓落实,就会影响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狠抓落实是确保一项决策实施、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的根本保障。抓不好落实,工作安排部署得再怎么细致,也没有任何意义。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一些决策部署,会议上讲了,文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却依然屡禁不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一些干部,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开完了,文件下达了,就认为是落实了。要彻底转变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落实”这两个字的重要内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推动全县“提前一年达小康”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要有落实的能力。抓好工作落实,不仅要有落实的意识,而且要有落实的能力。无论多么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决议、设想,如果没有很强的抓落实能力,使之变为行动,付诸实践,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因而,提高抓落实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是领导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工作在一些单位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与一些同志不善于抓落实或者说抓落实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有的同志抓工作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对上级指示精神吃得不透,找不准与本单位工作的结合点,结果生搬硬套,使落实落了空;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落实中不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落实的效果;或者对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深,找不到症结所在,拿不出解决办法,工作被动,落实滞后。这些情况说明,提高领导水平,抓好工作落实,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能力是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工作实践当成锤炼自己、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过程。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能力,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高抓落实的能力。
三要有落实的方法。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是靠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作保证。要把握工作任务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的工作步骤,在具体安排上有章法、有脉络,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要善于抓住工作重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明确主攻方向,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细化任务要求,按照目标细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进度时段化的要求,对工作进行逐项梳理,抓好分解落实,拿出流程图,列出时间表,定好责任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使工作思路和落实措施配套衔接。
四要抓落实情况的督查。作为纪检干部,在抓好自身工作落实的同时,还要做好工作督查。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监督检查,抓落实尤其如此。一般化的号召,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要求,容易造成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明的状况。不认真严格地考核也会导致落实不落实一个样,落实得好与不好一个样。因此,抓落实,必须做到责任落实,督查考核落实。推行重大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在工作推进中,哪个阶段要办什么了,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谁来办、怎样办;办成怎么奖,办不成又怎样罚等,都要落实清楚。上级对下级工作抓落实情况的评价,不应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为依据,而要重实效、重实绩。以监督机制强化执行者的责任,通过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纪律监督、媒体监督等,营造浓烈的监督环境来保证各项制度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还要根据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进行逐项检查落实。同时,要把会不会落实、能不能落实作为考核干部能力和才干的一条重要标准,善于选拔任用那些说实话、干实事的干部,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禁必止、法必守、纪必遵”的良好氛围。严格督查要抓细节,没有细,服务就会不到位,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满足于“大概”、“好像”、“可能”、“恐怕”、“差不多”等模糊语言,就难以抓好落实。督查考核过程中,还要注意在抓落实中不能求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贪一时之利,而要深谋远虑,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使各项工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7
一要有落实的意识。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和目标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不抓落实,就会影响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狠抓落实是确保一项决策实施、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的根本保障。抓不好落实,工作安排部署得再怎么细致,也没有任何意义。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一些决策部署,会议上讲了,文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却依然屡禁不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一些干部,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开完了,文件下达了,就认为是落实了。要彻底转变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落实”这两个字的重要内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推动全县“提前一年达小康”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二要有落实的能力。抓好工作落实,不仅要有落实的意识,而且要有落实的能力。无论多么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决议、设想,如果没有很强的抓落实能力,使之变为行动,付诸实践,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因而,提高抓落实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是领导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工作在一些单位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与一些同志不善于抓落实或者说抓落实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有的同志抓工作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对上级指示精神吃得不透,找不准与本单位工作的结合点,结果生搬硬套,使落实落了空;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落实中不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落实的效果;或者对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深,找不到症结所在,拿不出解决办法,工作被动,落实滞后。这些情况说明,提高领导水平,抓好工作落实,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能力是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工作实践当成锤炼自己、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过程。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能力,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高抓落实的能力。三要有落实的方法。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是靠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作保证。要把握工作任务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的工作步骤,在具体安排上有章法、有脉络,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要善于抓住工作重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明确主攻方向,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细化任务要求,按照目标细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进度时段化的要求,对工作进行逐项梳理,抓好分解落实,拿出流程图,列出时间表,定好责任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使工作思路和落实措施配套衔接。四要抓落实情况的督查。作为纪检干部,在抓好自身工作落实的同时,还要做好工作督查。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监督检查,抓落实尤其如此。一般化的号召,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要求,容易造成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明的状况。不认真严格地考核也会导致落实不落实一个样,落实得好与不好一个样。因此,抓落实,必须做到责任落实,督查考核落实。推行重大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在工作推进中,哪个阶段要办什么了,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谁来办、怎样办;办成怎么奖,办不成又怎样罚等,都要落实清楚。上级对下级工作抓落实情况的评价,不应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为依据,而要重实效、重实绩。以监督机制强化执行者的责任,通过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纪律监督、媒体监督等,营造浓烈的监督环境来保证各项制度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还要根据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进行逐项检查落实。同时,要把会不会落实、能不能落实作为考核干部能力和才干的一条重要标准,善于选拔任用那些说实话、干实事的干部,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禁必止、法必守、纪必遵”的良好氛围。严格督查要抓细节,没有细,服务就会不到位,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满足于“大概”、“好像”、“可能”、“恐怕”、“差不多”等模糊语言,就难以抓好落实。督查考核过程中,还要注意在抓落实中不能求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贪一时之利,而要深谋远虑,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使各项工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10
一要有落实的意识。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和目标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不抓落实,就会影响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狠抓落实是确保一项决策实施、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的根本保障。抓不好落实,工作安排部署得再怎么细致,也没有任何意义。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一些决策部署,会议上讲了,文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却依然屡禁不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一些干部,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开完了,文件下达了,就认为是落实了。要彻底转变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落实”这两个字的重要内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推动全县“提前一年达小康”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要有落实的能力。抓好工作落实,不仅要有落实的意识,而且要有落实的能力。无论多么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决议、设想,如果没有很强的抓落实能力,使之变为行动,付诸实践,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因而,提高抓落实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是领导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工作在一些单位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与一些同志不善于抓落实或者说抓落实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有的同志抓工作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对上级指示精神吃得不透,找不准与本单位工作的结合点,结果生搬硬套,使落实落了空;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落实中不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落实的效果;或者对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深,找不到症结所在,拿不出解决办法,工作被动,落实滞后。这些情况说明,提高领导水平,抓好工作落实,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能力是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工作实践当成锤炼自己、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过程。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能力,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高抓落实的能力。
三要有落实的方法。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是靠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作保证。要把握工作任务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的工作步骤,在具体安排上有章法、有脉络,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要善于抓住工作重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明确主攻方向,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细化任务要求,按照目标细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进度时段化的要求,对工作进行逐项梳理,抓好分解落实,拿出流程图,列出时间表,定好责任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使工作思路和落实措施配套衔接。
四要抓落实情况的督查。作为纪检干部,在抓好自身工作落实的同时,还要做好工作督查。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监督检查,抓落实尤其如此。一般化的号召,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要求,容易造成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明的状况。不认真严格地考核也会导致落实不落实一个样,落实得好与不好一个样。因此,抓落实,必须做到责任落实,督查考核落实。推行重大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在工作推进中,哪个阶段要办什么了,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谁来办、怎样办;办成怎么奖,办不成又怎样罚等,都要落实清楚。上级对下级工作抓落实情况的评价,不应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为依据,而要重实效、重实绩。以监督机制强化执行者的责任,通过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纪律监督、媒体监督等,营造浓烈的监督环境来保证各项制度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还要根据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进行逐项检查落实。同时,要把会不会落实、能不能落实作为考核干部能力和才干的一条重要标准,善于选拔任用那些说实话、干实事的干部,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禁必止、法必守、纪必遵”的良好氛围。严格督查要抓细节,没有细,服务就会不到位,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满足于“大概”、“好像”、“可能”、“恐怕”、“差不多”等模糊语言,就难以抓好落实。督查考核过程中,还要注意在抓落实中不能求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贪一时之利,而要深谋远虑,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使各项工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