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有哪几所

我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09级学生想问一些下我们专业的就业状况,在全国有哪些学校开了我们的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

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参加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1、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2、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之后相继更名为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高等工业学校、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河北省立工学院、河北工学院,

1951年与北洋大学合并为天津大学,1958年恢复重建,1962年与天津工学院合并改称天津工学院,1971年复名河北工学院,1995年定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3、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更为现名。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4、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简称云大(YNU),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1950年定名云南大学。

5、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的部分科系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北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南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宁大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6
北京大学 - 社会学系(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 社会保障专业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中国人民大学 - 劳动人事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中央财经大学 - 保险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南开大学 -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财经大学专业列表 - 社会保障专业

· 河北大学 - 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大连理工大学 - 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东北大学 - 文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辽宁大学 - 人口研究所 - 社会保障专业

· 东北财经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社会保障专业

· 东北师范大学 - 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上海财经大学 -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华东理工大学 -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同济大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华东政法学院 - 华东政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南京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东南大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苏州大学 - 社会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南京师范大学 - 社会发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河海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南京农业大学 - 社会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南京艺术学院 - 社会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扬州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江苏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江苏工业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苏州科技大学 - 社会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浙江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厦门大学 - 公共管理系 - 社会保障专业

· 郑州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武汉大学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华中科技大学 - 社会学系 - 社会保障专业

· 华中师范大学 - 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华中农业大学 - 文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武汉科技大学 - 文法与经济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中南大学 -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政治行政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 - 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四川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西南交通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重庆大学 - 贸易及行政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西北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陕西师范大学 - 国际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 社会保障专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复旦大学 -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西南财经大学 - 保险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福建师范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山东大学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浙江财经大学 -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江西财经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安徽师范大学 - 社会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中国农业大学 - 人文与发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南昌大学 - 法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中国社科院 - 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 - 社会保障专业

· 贵州大学 - 经济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湘潭大学 - 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广西民族大学 - 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沈阳师范大学 - 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黑龙江大学 -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长春工业大学 - 人文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专业列表 - 社会保障专业

· 山东经济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

· 河北经贸大学 - 专业列表 - 社会保障专业

· 云南财经大学 - 财政与经济学院 - 社会保障专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6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懂得党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较牢固地掌握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