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朝王爷的儿子怎么称呼?

1、女儿的 称为 格格 那么儿子呢也称为 阿哥吗 有的说称为小王爷 儿子多的话 总不能都称为 小王爷吧

2、那么 唐朝王爷的儿子怎么称呼?

有高分奥

古代清朝王爷的儿子称呼为世子。

曹魏以前,诸王嗣子称太子,自曹魏始,诸王嗣子改称世子,后世多以王爵嫡长子为世子。明清两代亲王嗣子称世子。至清朝例:和硕亲王继承人立世子、多罗郡王继承人立长子。

在朝鲜李朝,因为其国为中国藩属国,故国王嗣子依中国制度封为“世子”,尊称“邸下”。同样是中国藩属国的琉球国的王位继承人也被明清两代封为世子,但本国习俗称之为“中城王子”。

扩展资料:

世子的正妻册封世子妃

世子之号,起于先秦,原意为诸侯(天子)传承爵位(王位)的儿子。秦始皇改天子为皇帝,后世改称天子的继承人为皇太子,世子遂成为王爵、藩王之子的称呼。

在中国,皇帝的正妻为皇后,因此太子、诸王、世子的正妻降格为妃,即太子妃、王妃、世子妃。

朝鲜为明清两朝的藩国,其国君位同郡王,因此朝鲜王后在正式典籍中皆称为王妃。考虑到礼法因素,朝鲜世子的正妻并不称妃,而是称为世子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子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古代清朝王爷的儿子称呼贝勒。
贝勒 皇帝的侄子(王爷的儿子)
贝子 皇帝的外甥 (公主的儿子)
阿哥 清称皇帝长子为大阿哥。清代皇帝之子均称阿哥。按长幼顺序,皇长子称大阿哥。最初大阿哥,并没有皇位继承人之意。康熙帝所立太子为二阿哥胤礽。
格格:“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号时,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清朝的
贝勒 皇帝的侄子(王爷的儿子)
贝子 皇帝的外甥 (公主的儿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对亲王和郡王各子的封爵都减一级。例如,原来亲王嫡子以外的各子皆可封为郡王,今改为贝勒;郡王的嫡子以外的各子可封为贝勒,今改为贝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规定,应封爵者,在20岁要经过国语(满语)和马、步射的考试,优者可按例封爵;平者,降一级封爵;劣者,降两级。雍正、乾隆年间,又进一步完善了“考封”制度。乾隆年间对考试的等级又进行了更严格的要求。马射、步射和满语三项全优者,方可授予应得之爵位。两优一平者降一级授封。一优两平或两优一劣则降二级授封。三项皆平或一优一平一劣者,则降三级授封。至于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三项皆劣者,则停封。令其学习,再行考试。若应封奉恩将军者,无爵可降时,要给以停俸的惩罚。应降一级者停俸两年;应降两级者停俸三年;应降三级者停俸四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清廷进一步规定,凡考试与应封之例不符合者,不仅停封,而且此后永不准再参加考试。
皇族爵位: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唐朝皇帝的兄弟封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封亲王世子,二儿子等其他儿子封郡王,多不世袭,子孙往往要降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3-29
清朝的五楼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我来解释一下唐代称呼。

首先,唐朝没有王爷这种说法!这种说法要到明清才有。

再者,殿下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这是现代影视剧的一个重大误区)。一般来说,殿下只用于对太子的称呼,其他皇子封了王的称封号或大王,没封王的只能称皇子了。
王分为亲王、郡王。亲王必须是皇帝的儿子或皇帝的亲兄弟,皇帝的族兄弟封郡王、郡公。
一般来说亲王的嫡长子继承父亲封号,称嗣“某”王(“某”是其父的封号)其他儿子封郡王。
亲王封号为一字封号(“某”王),郡王封号为二字封号(“某某”郡王)。封号是其封地名。

另:唐代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太子的女儿称郡主、亲王的女儿称县主!亲王女是不能称郡主的(又是影视剧误区)
第4个回答  2010-03-29
一般王爷的儿女不称阿哥和公主,格格是满人称呼女儿的,格格满语意为小姐。亲王的子女一般称王子和郡主或和硕格格,亲王的子女多的话就按排行来称呼,郡王之女称县主或多罗格格,郡王之子称贝勒,贝勒和贝子之女称乡主或多罗格格,贝勒之子称贝子,贝子之子称公爷。
唐时称殿下,一般贯以封国称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