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正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正确的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自然界四季变化的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的理论,四时养生的基本法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四时饮食调养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春天饮食原则:是减酸宜甘、选用辛温之品。饮食宜清淡可口,忌酸涩和油腻生冷之物,适当多摄入黄、绿色菜蔬。

夏天饮食多具有酸味、辛香之品,少寒凉、节冷饮。选用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夏令进补”要温阳调阴。

秋天的饮食原则:是少辛增酸、防燥护阴。例如,少食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多一点酸味果蔬。适当多食芝麻、核桃、蜂蜜、糯米、乳品等。

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保阴潜阳。适当摄入龟、鳖、藕、胡麻、木耳等。冬令进补要以养阴护阳为主。

夏季养生常用食物

1、绿豆

绿豆,又名青小豆,为豆科草本植物菜豆属绿豆的成熟种子,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因其营养丰富,可作绿豆粥、绿豆饭,或作糕,或发芽作菜,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故有“食中佳品,济世之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

2、红豆

红豆性平、味甘酸,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古人有“多食令人瘦”的说法。红豆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补血生乳等多种功效,在治疗肠炎、痢疾、腹泻以及疮痈疖肿上都有良好的效果。

3、小米

小米又称粟米,小米属热性,黄色,最补脾胃,早晨食用好。同时,米属凉性,尤其适合在傍晚食用,可以多吃一些。而面属热性,最补心气,冬种夏收,夏季食用最好。在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7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春夏养阳。
春夏养阳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这本医疗著作,冠名是黄帝,其实并非黄帝所著,相传是成书于西汉,作者也并非单独一个人。而是从黄帝时期开始,传承了几百几千年,跨越了多个时期,收集了多个作者的文字,而汇集成的一本医学著作。
这本书建立了中医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等等,也是从这本书,我们的老祖宗开始了阴阳调和之学说。

然后结合人体,结合气象,给出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大自然道理,并且鼓励和指导人们在春季夏季注意保养身体生长之阳气,在秋季和冬季保养人体秋收冬藏的阴气。也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这种说法是符合大自然规律和人生长状态的,不论从哪方面讲,都适合找我们炎黄子孙保养自己的身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