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相声剧本

我要一个相声剧本,尽量短,要搞笑的

到处都是呀!
拾钱(相声剧本)

A:您好,大夫,我可以进来来吗?
B:你这不是进来了吗?说,有什么地方不舒
A:不知道。我看见别人都来找精神病大夫,所以我也......
B:太对了,最好你自己立刻承认,你是个神经病。现在人们都是为了钱发疯的

A:真可怕,大夫!我前不久还拾到了钱。�
B:什么,拾到了钱?多少?
A:一口袋。
B:一口袋?别激动,慢慢说!
A:我没激动,大夫,您能轻点抓我的手吗?嗯,那么一大口袋。那天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了,小山一样,起初以为是垃圾,打开一看,天呀,都是一百元一张的。没有地址,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只有钱,还是美元.........
B:美元?
A:大夫,您......把我的扣子都揪下来了。嗯,是美元。从前我有一个去美国的同学,回来后拿了美元让我看过,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么多美元,没有地址,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我就想......
B:打住!我是精神病专家,让我来猜一下。我想,你打算自己留下。
A:不对,大夫。我想,人家肯定会回来找,我就等着。可是等了两天,也没有人来。
B:等了两天?对了,你大脑受过什么伤害没有?比如撞了墙呀,电线杆呀.....
A:没有。
B:喝醉了也没有撞过?
A:没有,甚至都没让人摸过。
B:真有意思。怎么会这样呢?从来都没有受过伤害。对啦,每逢月亮圆的晚上你是不是特别想上楼顶?
A:上楼顶?那上面有什么?
B:没什么,只是这样问问。嗯,也就是说,你等了两天,竟没有一个来要?
A:没有,当时我又想,那........
B:打住!让我再猜一下!那么,你就想自己留下。
A:不对,大夫,我想,那就到公安局派出所问一下。转了好几个,问有没有人来找过钱?他们说,没有,已经好久没有人上这儿来找钱了,谁拾了钱还会往这儿交。
B:对呀,只有疯子才会..........
A:什么,大夫你说什么?
B:噢,没什么,你接着往下说。
A:后来,我又一想,会不会那钱都是假的,对,到银行去问一问。
B:太对了,很聪明!好样的!那么多钱没人要,那就去银行。噢,对啦,再问你一下,你从前没从高处摔下过来吗?比如房上、马上.......
A:什么房上,马上?
B:随便什么样的。
A:从来没有,我.........
B:那很好。你们家有癫痫病....就是羊角疯,没得过吗?
A:没有,从来没有。
B:嗯?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A:真的没有,大夫,我从来不骗人。
B:噢,太好人,那你说实话,用湿手摸电线是什么感觉?
A:我?大夫,我没有,从来没有用手抓过电线。
B:真可惜!那..........那银行怎么跟你说的?

A:他们说,美元是真的,问我有多少?几个工作人员追着我想兑换,说牌价一美元兑换八块两角七,他们可以给八块五。我很讨厌他们,跑出银行,想,干脆..........
B:打住,最后这一次我准能猜对。
A:这一次也许你能猜对,大夫。
B:这一次你一定想,干脆自己留下算了。
A:什么?自己留下?可那钱并不是我的呀。
B:疯子!神经病!傻瓜!二百五!现在钱放在哪里?
A:原来我打算给您带来.......
B:啊?!是吗?宝贝儿!
A:........可后来一想,钱这东西太不是东西,给人们带来多少痛苦和不幸啊,干脆,我把它扔了吧!
B:扔了?扔在哪儿?快说!笨蛋!混!
A:我就站在中山路的天桥上往下撒....喂,大夫,干什么?您这是去哪里?跑这么快!哎,不听我说完了。正撒着呢,110来了,我一下吓醒了......哎!跑没影了,拖鞋都跑飞了.....算了,我在这儿再等等,可一会儿就回来

跟 踪 (相声剧本)

(甲乙两演员互相打着招呼从舞台两边上)

甲:哎呀.咱俩好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了。

乙:你最近常常到外地演出?

甲:不,这一段时间我没去演出,我在搞一项跟踪调查。

乙:又出什么风头啦!你说说。你跟踪调查些什么!

甲:我最近对税务工作人员进行了跟踪调查。

乙:咳!你跟踪调查这干嘛,那税务工作人员跟你家有什么关系?

甲:有啊!不但有关系、还大着呢?

乙:哦?

甲:前不久,我妈开了个小吃店。那天,北区税务所的税务工作人员老王和小李来啦.他们来通知我妈每月终了后七天内到办税服务厅去交税。

乙:这么说来,跟你们家还真有关系。不过呀.我告诉你,那是税务工作人员在执行国家税收法令,正常地开展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甲:可是,在当时呀,我就是想不通!干吗要交税呢!我们家自己开个早餐店,关他税务所什么事!

乙:这有什么想不通的!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缴纳税款的义务。你妈从事饮食经营,就应该按照税法规定交纳税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上也说得清清楚楚的!

甲:对呀!当时老王和小李就是这么跟我和我说的。他俩当时还拿着一本书向我和我妈宣传、解释有关税收法规。那说起来是一套一套的。

乙:人家税务工作人员的税收宣传工作做得多好、多细致呀!

甲:尽管他俩说得细致,还说那些国防开支、教育经费、城市建设费用都来自税收。还说,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能运转;没有税收国家就不会有安宁,更谈不上富强。这些道理后来我都懂了,可当时我就是不相信!

乙:这些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你干嘛还不相信。

甲:我是不相信他们!

乙:不相信税务工作人员?

甲:你说现在流行走后门、盛行刮人情风,是不是!

乙:倒有这种现象!

甲,现在时髦拉关系网是不是!

乙:不错,确实有那么些人爱搞这一套。

甲:这就对啦!当时我想呀!别看老王和不李他俩嘴上说得漂亮。在人情关和关系网前面谁知道会怎么样。于是,我决定对他俩进行观察,跟着他俩!

乙:你这是干什么?

甲:你说现在谁没个熟人、朋友的。我要看他们在熟人前面怎么办。当时呀!我想如果他俩在“人情”和关系网面前站不稳,嘿嘿!我就……

乙:怎么样?

甲:叫我妈别缴税!

乙:你怎么是这种思想!应该带头遵守税收法规,主动申报纳税。

甲:我当时就是这种思想!于是,我跟着他俩。

(做跟踪动作)

乙:(对观众)大家瞧瞧,多象解放前那特务跟踪地下党员!

甲:我跟着跟着,没跟多远,唉,有戏了!

乙:怎么啦?

甲:税务所邓所长的丈母娘刘大妈的小饭馆就在前面。这会儿,我就等着看他俩敢不敢收刘大妈的税。

乙:收了没有?

甲:当时只见老王和小李走到刘大妈跟前,很有礼貌地请她缴税。

乙:(对观众)文明收税、礼貌待人。

甲:那刘大妈拿起出一些水果就往小李和老王手里塞。(学声)哟,小王、小李呀!你们俩可辛苦啦!

乙:(对观众说)在刘大妈面前这老王便成了小王。

甲:(继续学声)大妈这点税就免了吧!回头我跟我们家的小邓子说说。

乙:(对观众说)邓所长在刘大妈眼里就是小邓子。

甲:当然啦,她是邓所长的丈母娘。

乙:那老王和小李怎么办?

甲:老王和小李不含糊,推开刘大妈递过来的水果,笑容满面地说:(学声)大妈,多谢您啦!邓所长是您老人家的女婿,您老就更要支持我们的工作。

乙:说得还真对!

甲:(继续学声)您老知道,经营这小饭馆应该按照规定缴税的。邓所长一向要求我们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您这店不符合免税条件。因此,请您老人家还是把税款去交了吧!

乙:说得合理、近情。

甲;刘大妈见他俩说得恳切,立即就去税款缴了。

乙:你看到了吧!人家税务工作人员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不拘私情,依法征税。

甲:这只是一件事!不能说明问题。

乙:(对观众)他还不相信。

甲:我要将跟踪进行到底!继续跟着他俩。

乙:你还看到了什么?

甲:你别忙,听我说。我继续跟着他俩,没走多远,热闹啦!

乙:怎么热闹啦?

甲:他俩到了原来的“丽丽”时装店。

乙:原来的?

甲:原来这是丽丽时装店。现在改成了“丽丽”卡拉OK歌厅;这个歌厅开业好久都没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老王和小李店主进行了批评,并要其补交所偷的税款,还要对其进行罚款处理。

乙:对偷税者处以罚款,严肃税收法纪!

甲:这“丽丽”卡拉OK歌厅的老板张丽,那可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一听要补税、罚款。立即甜甜地对老王和小李说(学声)王叔、小李哥,街邻街坊的,都是老熟人!你俩抬抬手,这罚款就免了吧!今晚我和妹子请两位到桃花江舞厅去跳舞。

乙:(对观众说)这声音还真够甜的。

甲:可不是吗!那姑娘拉了拉小李的袖子(学声)小李哥,你给个面子嘛!嗯——

乙:后来呢!

甲:小李委婉地、轻轻推开那姑娘的手说:(学声)小张,从事娱乐业经营要申报纳税,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也向作宣传多次了,你还要这么做;补税和罚款还不应该吗!

乙:罚了吧?

甲:他俩当场就把那违章处理通知书给了张丽。那张丽只好去补税认罚了。

乙:税务工作人员站得稳、行得正,坚持原则,令人敬佩!

甲:我亲眼所见,实在令人敬佩。不过,最使我感动的还是下面那个动人的情景。

乙:什么情景把你给感动了?

甲:那是他俩在一个卤味店征收税款时的情景。那个卖卤味的身材高大、面宽体胖。看上去还真有些跟那个什么……对!鲁智深的块头差不多。他拖欠了好几个月的税款,老王和小李这会儿来催他交欠税和滞纳金。

乙:拖欠税款要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甲:那个卖卤味的一听要他缴税款和滞纳金便大吵大闹起来,用那砍刀在案板上拍得震响。(学声)看谁敢来要税、老子就是不交!(原声)还用刀指着老王和小李。

乙:也太嚣张了!

甲:那老王和小李硬是没退一步,针锋相对地严肃指出抗税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乙:持刀威胁税务工作人员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甲:在老王和小李的凛然正气前面。那卖卤味的低下了头。

乙:东风压倒了西风,正气压倒了邪气。

甲:老王和小李还对那卖卤味的进行了耐心地教育。

乙:他俩是咋说的?

甲:我给你学学。(学声)你从事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对吧!如果你抗税被判了刑,你还能做生意赚钱吗!

乙:确实是这样。

甲。(继续学声)再说,如果大家都不交税,国家没了财政收入,经济文化落后、被动挨打的时候你还能做生意赚钱吗!

乙:说得透切!

甲:是呵!这字字句句都说到了那人的心里。后来那卖卤味的向他俩认了错、道了歉,并去缴欠税和滞纳金,交了罚款。

乙:看到了吧!人家税务工作人员在“人情”面前不让步,在邪气前面不低头,坚持依法征税。

甲:我暗地里跟了老王和小李好几条街,只发现他俩对一家商店没征税

乙:有一家没征税?

甲:对!那是街尾吉大伯开的糖果店。老王和小李只在门口跟吉大伯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乙:为什么?

甲:这吉大伯你知道吗!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为救国家财产受伤残了一条腿,进货很不方便;他的糖果店又在街尾,生意不太好!城区分局为吉大伯办理了免税照顾的手续。

乙:我国税收法规规定,对残疾人从事生产经营纳税有困难的可给予减免税照顾。

甲:通过多次地跟踪调查,我对税务工作人员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对税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乙:(对观众说)他的思想有了转变。

甲:亲眼我看到了税务工作的艰辛,看到了税务工作人员是如何地坚持原则、不拘私情、不畏艰苦地辛勤工作、无私奉献。

乙:这下你服了吧!

甲:我是打心眼里佩服他们。

乙:赶紧回家跟你妈说,让她把税款缴了吧!

甲:对,当时我是三步并作两步往家里赶。回到家里见了我妈,……

乙:(快接)快说吧!

甲:我没说!

乙:没说?

甲:对,我没说,我是唱!

乙:还唱上了!你是怎么唱的?

甲:(用《党啊,亲爱的妈妈》的曲子唱)

妈妈呀妈妈,听我说几句话!你把那该交税款交给国家,为国添财富、为小康加砖瓦;依法纳税是咱们的义务,这事可不能拖拉。妈妈呀妈妈,快去把税纳,依法纳税、遵守税法、宣传税法呀,我的好妈妈!

乙:唱得动情!

甲:我这么一唱,我妈的思想想通了。主动地到办税服务厅把税款缴了。

乙:她老人家的思想也有了转变。

甲:对,我妈不但自己主动去缴纳了税款,还向其他的个体工商户宣传税法,说服、动员他们主动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乙:就应该这样!我们每一个公民不但要懂税法和遵守税法,还要积极地宣传税法。

甲:在我妈的宣传带动下,我们这条街那几个老拖欠税的个体工商户主动去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了。

乙:你妈还真了不起!

甲:对呀!当时我想,我妈都近六十岁的人了,还那么热心地宣传税收;我就更没有理由不宣传税收了。当时我想,我不能落后!我也要向我妈一样宣传税收。

乙:(支持似)象你妈一样!一家一户去宣传税法。

甲:我要用一种更有效的形式广泛地宣传税法。

乙:你咋宣传?

甲:用相声呵!

乙:哦,我忘了!你是个著名的相声演员。

甲:著名谈不上。反正,作为一个相声演员我应该用相声这 种群众喜爱的形式向群众宣传税收,让税收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乙:说得好!

甲:为了搞好税法宣传,我最近编了一个相声。

乙:宣传税法的相声!

甲:那天,我第一次演出这相声时,有一个老太大哭当场了。

乙:这相声写得真动人!

甲:那老太太一边哭一边说她那儿子就是因为抗税被逮捕的。我当时一看,这老太太我认识!

乙:认识?

甲:当时呀,我就想:这老太太的大儿子准是个税法盲;不然怎么会抗税呢!

乙:你怎么知道是他的大儿子抗税呢?

甲:这老太太只有两个儿子。因为我知道为她的小儿子绝对没有被公安部门逮捕。

乙:你这么肯定老太太的小儿子没有被逮捕的?

甲:我当然知道!因为她的小儿子现在正跟我说着话呢!

乙:啊!那是我妈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8
相声 《吹牛》
甲 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乙 头一回。甲 但是跟大家也是老朋友了。乙 怎么呢?甲 因为在电视里经常见到我们。乙 大家经常看我们的节目。甲 就是没有面对面瞧见过。乙 没有这样的机会。甲 所以大家很有兴趣,想弄张票看一看:这马季长的什么模样啊?乙 都挺关心的嘛。甲 现在借这个机会,公开在这儿展览一下。乙 啊?展览哪?甲 欢迎参观,请勿拿走!乙 哎!谁抱的动啊?甲 前边都是表演的节目。乙 对。甲 咱们俩人呢,在这儿来个别开生面的节目。乙 什么节目?甲 咱们在这儿进行一次体育比赛。乙 在哪儿?甲 就在这舞台上。乙 这舞台上能运动的开吗?甲 咱不搞大型的比赛项目。乙 那咱比赛什么呀?咱们下棋?甲 下棋不行,下棋大家看不清楚。乙 那,咱俩拔河。甲 拔河是集体项目哇。乙 那,咱俩拳击。甲 拳击?咱俩谁打谁都不合适。乙 那咱俩比赛什么呀?甲 咱俩比赛吹牛吧。乙 哎!吹牛?甲 啊。乙 说大话呀?甲 哎,这是一种新兴的比赛项目,古今中外吹牛的人是大有人在呀。乙 是吗?甲 吹牛的方式还多种多样。乙 都有怎么吹的?甲 直截了当吹的、拐弯儿抹角吹的、互相对着吹的、捧着吹的、海阔天空吹的。乙 嘿哟!花样还不少。甲 咱们通过今天这场友谊比赛,把一个个吹牛的嘴脸勾划出来,推荐给大家。乙 啊?甲 您爱学哪样学哪样。乙 有学这个的吗?甲 咱们就是让大家看一看。乙 可以。不过我在吹牛上可没什么经验呐。甲 不要紧哪,一回生两回熟,熟中生巧哇。只要你不断地吹、经常地吹、刻苦地吹、用不了多久,你能吹出亚洲,走向世界。乙 啊?我吹出亚洲啊?甲 你应该有信心,你条件确实好哇!乙 我什么条件好哇?甲 脸皮比较厚实。乙 哎……谁呀?甲 怎么样?乙 既然这样,我就吹吹试试。甲 好,那我们吹牛比赛开始了。乙 行,行。甲 请大家都坐好了。在座的哪位,如果对吹牛有兴趣,我欢迎您上来咱一块儿吹。乙 这队伍就别扩大啦。甲 好,现在吹牛比赛开始,双方运动员入场。乙 还有入场式?甲 (学吹奏)乙 这什么乐队呀?甲 吹管乐伴奏。乙 好嘛,全吹一块儿去了。甲 首先,由种子队员赵炎开吹!乙 好!我呀!甲 啊?乙 我还真没吹过这玩艺儿。甲 要吹咱就卯足了劲儿吹。乙 那当然了,咱还想破纪录哪。甲 对。乙 要想吹牛啊!甲 嗯?乙 在座的谁也不如我!甲 这属于直截了当吹。乙 我吹牛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甲 不简单呀!哈哈,吹了十几年啦?乙 啊。甲 我吹二十多年啦。乙 他比我还厉害。我现在吹牛上可有绝招啊。甲 我在吹牛上有祖传秘方啊。乙 我能把方的吹成圆的。甲 我能把短的吹成长的。乙 我能把丑的吹成美的。甲 我能把死的吹成活的。乙 嘿,你可太厉害啦。甲 吹呀!乙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世家。甲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门里出身。乙 我们家是吹牛作坊。甲 我们家是吹牛工厂。乙 我们家是吹牛股份有限公司。甲 我们家是吹牛大托拉司。乙 我们家是世界吹牛中心。甲 我们……你们这中心是我们家吹出来的。乙 嗐!比不了。你可真能吹呀!甲 吹呀!乙 比不了!甲 吹呀!开局你就失利啦!不行吧?咱再来。乙 来。甲 咱们换样吧。乙 什么样?甲 咱们绕着吹吧!乙 什么叫绕着吹呀?甲 你吹我,我吹你,吹来吹去,目的还是为了抬高自己。乙 嗬!吹牛的名堂还真不少。甲 吹牛人全是这样嘛!来,吹吧!乙 哎哟!马季同志。您的相声说的太好啦。甲 哪里哪里,赵炎同志!您的相声比我说的好啊。乙 不行,不行,您可以称的上是名家高手,权威大师啊!甲 不能这么说,您可以说是新星新秀、新的潮流的代表。乙 哪里,哪里!您的相声是高雅而不粗俗哇。甲 您的相声是幽默而又含蓄呀。乙 您的相声真是脍炙人口啊!甲 您的相声可以说是当代佼佼者。乙 您的相声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甲 您的相声可以说是世界幽默宝库里面的精品哪。乙 您的相声让人是前仰后合呀!甲 您的相声那真是山崩地裂啦!乙 啊?要地震哪?您的相声社会作用太大了。甲 您的相声社会效果极佳呀。乙 上回东郊一个工厂着火啦,全城的消防队都去了,没救灭呀!没办法把您请去了,您站在那儿嘚啵嘚啵来段相声,眼看着那火苗子出溜出溜、吧叽就灭了。您这作用太大了。甲 好,我这相声管救人哪。乙 好哇。甲 要说您的相声作用更大啦!乙 怎么哪?甲 西郊奶牛场那个牛哇,不下奶了。后来把您给找去了,你是风尘仆仆,不顾疲劳,对着奶牛您就吹上啦!乙 吹上啦?甲 您就说上啦!乙 哎。甲 说了一段相声,感动的那牛啊,顺着眼睛往外流牛奶呀!乙 您瞧瞧!甲 哗!……乙 行啦!这儿开闸啦!您不光相声说的好哇!您那笔头子厉害呀!甲 您那笔头子比我厉害多啦!乙 昨天我听说:您一晚上写八篇文章啊。甲 我听说昨晚上,您写了仨电影剧本儿啊。乙 您那国画也好哇!甲 您的书法真是一绝呀!乙 您的国画,荣宝斋都不敢公开出售哇。甲 您的书法……海关都不让出口哇!乙 那为什么呀?甲 怕丢人哪!哈哈。乙 像话吗?你不光文学上有所成就哇!您还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甲 您……我还运动员哪?乙 您瞧,您这体形,没怎么运动就先圆啦!运——动——“圆”。 甲 我什么运动员哪?乙 您是体操运动员呢。甲 对,我要不是体操运动员,我能有这线条吗?乙 嘿!他还承认啦!甲 对对!乙 嘿哟!前些日子你编了套高难度的动作,什么童非、李宁,根本做不了哇。甲 你怎么知道的?乙 体育界这点事儿,能瞒得了我吗?甲 您给大伙儿介绍介绍。乙 说一说?甲 啊。乙 那套高难度的动作呀!那是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然后蹿到高低杠上,一个佳妮腾越,在单杠上来个单臂大回环,最后掉到地毯上,来个旋转七百二十度,然后从怀里头变出个大火盆来。甲 哎呀,你可太能吹啦!乙 行行,你也太能吹呀!甲 我吹不过你。乙 怎么?甲 你不愧是吹坛上的新秀。乙 哪里,哪里!那我也比不了您这吹坛上的老将啊。
甲 哎,你是青出于吹胜于吹啦!乙 哎!您是老将吹马,一个吹俩呀!甲 不能这么说,您是长江后吹吹前吹啦!
乙 您是……?我都没词儿啦!甲 又完了吧?乙 再来,再来!甲 还来呀,又换样啦。乙 又换什么样啦?甲 借吹啦!乙 什么叫借吹呀?甲 借别人的嘴吹嘘自己!乙 好嘛!这名堂还真不少。甲 来吧!乙 要讲借吹呀,你马季可就不行啦!甲 马季?乙 啊。甲 等会儿!马季来了吗?马季在哪儿呢?找找!马季也来啦?乙 嘿!这位吹牛吹的,连自己都找不着啦!你不是马季吗?甲 不,我不是马季。乙 你是谁呀?甲 我不值一提。乙 你是哪位?甲 我是小小的“赵炎”。 乙 嘿,“赵炎”就小小的呀?那你是“赵炎”,我哪儿去啦?甲 我哪知道?乙 我是谁呀?甲 哎哟!你就是德高望重的马老先生。乙 好嘛!我俩换个啦!甲 哎呀,马老先生真是了不起呀。你是博学多才。您称为活的百科全书。马老先生!乙 这位借别人的嘴吹自己呀!不行,不行,我“马季”比你“赵炎”可差远啦。你“赵炎”,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啊。甲 不能那么说。我小小的“赵炎”见了您是小巫见大巫啦。乙 哪里,哪里!我“马季”见到您退避三舍呀!甲 怎么样?又完了吧?又不行啦?乙 再来呀。甲 这回咱们海阔天空吹。乙 海阔天空?甲 想吹什么,吹什么。乙 来吧。甲 你来吧。乙 告诉你呀!我这个人能耐太大啦!甲 有什么能耐?乙 我这人能用耳朵看书,能耐大。甲 你没问问我有什么能耐吧?乙 你有什么能耐?甲 我经常用鼻子吃饭。乙 那我能用胳肢窝找矿。甲 我能用嗓子眼儿发电。乙 我隔着墙能看见人。甲 我隔着你衣服能看见你钱。乙 我留神吧!告诉你呀!昨天晚上我发高烧啦!甲 昨天晚上我也发高烧啦!乙 我高烧六十七度。甲 我高烧九十四度。乙 你也不怕烧死啊!”甲 烧吧!乙 烧的这厉害哟!手里摸个玉米粒儿,一张手成爆米花了。甲 我烧的也太厉害啦。乙 怎么啦?甲 今天早晨出被窝一睁眼呢,那被子烧了四个大窟窿啊!乙 你可太能烧啦!甲 你也够能烧的啊。乙 昨天晚上我请人吃饭啦!甲 我昨天晚上也请人吃饭啦!乙 我怎么吹,他怎么吹呀!甲 来吧!乙 吃着吃着坏啦。我把筷子咽下去啦!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勺子咽下去啦!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盘子咬下一块来。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大碗咬下一块来!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那桌子给咬下来啦!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咬……我把自己鼻子咬下来啦!乙 啊?你够得着吗甲 我跷着脚咬的!你管得着吗?乙 像话吗?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少年老成。甲 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成熟得过早。乙 我十岁就考上大学啦。甲 我九岁就大学毕业啦!乙 我八岁就结婚啦!甲 我七岁我们那孩子十三啦。乙 好嘛!像话吗?甲 反正吹牛也不上税不是,来吧!乙 我跟你说呀,我六岁就长老人斑啦!甲 我五岁就有抬头纹啦!乙 我四岁就驼背啦。甲 我三岁就留胡子啦!乙 我两岁就谢顶啦!甲 我刚生下来我退休啦!乙 这不边儿啦!甲 来吹呀,吹呀!乙 跟你说呀,我这人可高。甲 跟你说呀,我比你高得多。乙 我两米六九。甲 我三米六九。乙 你有那么高吗?甲 你有那么高吗?乙 我热胀冷缩抽抽啦!甲 我热胀冷缩胀出来啦。乙 那你也没我高,我跟北京白塔一般高。甲 我比白塔高一头。乙 还是我高。甲 我高。乙 飞机从我腰中飞。甲 卫星打我脚下过。乙 我高。甲 我高。乙 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不能再高啦!甲 我……我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乙 啊?!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甲 啊!乙 那你的脸哪儿去啦?甲 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啦。乙 嗐!
第2个回答  2010-03-30
1:我们街坊有这么一个姑娘。 这个姑娘长得还是不难看的。 就是这个嘴啊,略微大了一点儿。
2:大嘴,这没什么。
1:她自己觉得很难看,见不起人。怎么办呢,想了一个非常不高明的办法
2:什么办法?
1:每天她把这个嘴撅起来
2:撅起来?
1:啊,她这样(学撅嘴状)
2:这是干什么呀?
1:叫别人一看这嘴不就小了嘛
2:那她说话怎么办呢?
1:说话她也找那个不张嘴的话说。
2:说话也不张嘴?行吗?
1:那当然可以了,你不信我给你学学
2:哦?你还能学那姑娘?
1:你随便问我,问我什么我都不带张嘴的
2:那咱们试试 (汪撅起嘴)
1:哎,就嘴还真小了,看她怎么说话吧
2:姑娘你姓什么?
1:姓吴~~
2:姓吴~这还真没张嘴
2:姑娘你叫什么啊?
1:葫芦~~
2:啊??哪个大姑娘叫吴葫芦啊?
2:那你多大了?
1:二十五~~
2:哦二十五~~那你属什么?
1:虎~~
2:错了不是,二十五岁应该属马。
1:一说“马”那嘴就大了
2:你家里都有谁啊?
1:父母~~
2:哦父母~~那你有兄弟姐妹吗?
1:无~~
2:无?!她不说没有,她说无!
2:那你有对象没有?
1:捏嘟~~
2:捏嘟?哦~就是没有 哎,不对啊,那天我看见你跟一男的上马路。那是?
1:二叔~~
2:二叔??那你跟你二叔去哪啊?
1:百货楼~~
2:错了,是百货大楼。
1:一说大,那嘴就大了
2:哦百货楼~~你去百货大楼买什么?
1:买醋~~
2:啊??百货大楼里卖醋吗?那买醋你吃什么?
1:烤白薯~~
2:嗨!!!胡说八道嘛,那你那醋呢?
1:全洒了~~~
2:哎,张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3-30
甲:谁把我推出去了?“该出口时就出口哇,风风火火去蹭饭哇------------“啪”
乙:怎么回事?
甲:轮胎炸了
乙:你看看,超载了。
甲:五十几个人下来,走了三四十里路,饿的眼睛都绿了
乙:一群狼进村了
甲:我们走过那一路连树叶子都没有了。
乙:闹蝗虫呢,你看
甲:我们走到小康村一看,总共只有8户人家
乙:哎呦,来了五十四张大嘴
甲:村长吓的腿都软了,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乙:都吓哭了,你看看。
甲:就在这几年那,我们村成了模范,迎来了参观团,送走了检查团,我算了一算帐,唉,变成了穷光蛋,今天只好请你们喝稀饭!
乙:嘿,白走了一趟,你看。
第4个回答  2012-04-09
五年级下册的13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