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技术进步了,中国反而缺少好的动画作品

如题所述

第一,在制作的时候,我们经常为经费发愁,原因很简单,缺少投资,国内市场对动画毫不重视,或者说对他的商业价值认识不足.比如最近我一个同行参与的某30话某动画,原定经费是280万,结果一砍再砍,到最后不足计划经费的百分之40,导致很多原本需要专业人氏制作的底层东西,全靠他们剧组在摸索制作,导致周期爆长,整个制作完全围绕在省钱两个字上。

第二,很多剧情无法制作,其实这个时代的动话制作者,自己大多也在看日漫,网络小说。什么剧情受欢迎,其实大家都清楚。但是知道归知道,制作归制作。可以无奈的讲,那些受欢迎的剧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因为做了全是浪费掉,根本不能通过审批,如果上面良心大发,宽容一点,就是把内容一砍再砍。

第三,美工问题。完全不缺少动漫美工人才,日本的众多动漫,有N多都是中国人在制作底层美工,甚至有不少这样的公司。或者业余的美工爱好者。比如高达 SEED,几乎美工几乎全是在中国制作。因此真给我们足够的资金,目标是做一部日本风格的动画,那实在太简单了。可惜,做的不是日本风格,而中国的风格,老实说,行内乃至所有中国动漫爱好者至尽没摸索到头绪。我们没哪个钱去请人。严格说,经常为两三千块的经费把脑子想爆炸。这个可能是行外人不能想象的吧!

第四,剧本重视不足,或者说动画的灵魂,漫画,在中国完全没有发展起来,原创动画剧本,很遗憾的说,中国没有专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而反观日本,专门有一大票这样的人在吃行饭。外行创作的剧本,或者说根本是为了赶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没内容,没水准,受政策制约,本来先天就不足,再加上被国内审核方式限制了手脚,真的很难。

第五,大家在说蓝猫怎么怎么垃圾。不过大家晓得不晓得蓝猫乃至周边赚了多少钱,他的投入又是多少。如果我说,蓝猫的收益可以比拟中国20年动画的总和收益总和的两百倍,不晓得有没人会相信。这部动画我不评价,但是在中国,只有做这种类型或者(包括制作流程)才能赚到钱,我不晓得大家信不信。如果中国制作全金属狂潮(我个人比较喜欢),有人投资就可以做的出来,但是我可以保证,投入多少就赔多少,不会有一家电视台会播放,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内发行商会买。

第六,看到总是说中国动画工作者技术上比不上国外。或许3D技术上,中国还不成熟,但在2D上,我可以肯定,我们完全不落后旁人。25钟的动画,日本、分镜稿大约有3-7万张以上。我们呢,以十除吧!日动画,制作人员有多少,我们以20除吧!经费上,估计快要以百除了。日本一部OVA大约都是4千万人民币左右的制作成本。我们呢,给50万烧高香了。

没钱自然没技术,没钱自然没办法把所有底层交给专业人员。而且他们大多在为国外打工。没钱自然谈不上什么宣传,谈不上什么配音阵容,谈不上什么动画的分镜头的衔接,因为大家都在赶,周期越长,经费越紧张。根据我知道的,有部分中国动画,在没制作完成就假死了,N久之后,筹到点钱,就匆匆受尾。
行内的情形就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中国消费动漫的有多少人,有多少人是花钱来看,花钱来供应这个市场的,没有钱,没有钱,没有钱。很无奈,因为大家的收入比起国外,次的很远。中国没有多少人会因为喜欢蝙蝠侠,而去买上万本不同版本的正版漫画版全餐,上千种的正版动画影碟。以及能堆成山的正版周边产。音乐CD。等等等等。
原因是中国动漫爱好者,都不愿意把钱花在我们动画的身上。在网上看着免费的动画,几个好友合买或者租散装光盘的VCD。如果一个收入1000块的动漫爱好者,能一个月投入20块,甚至10块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经费就远比现在多10倍,甚至以上,国家的审核也就不会这么严格。投资方也会加大支持,并且抢着投资。可以一切都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坦白说,大家在制作动画的时候都是认真谨慎的。如何省钱,又如何能保证最底的动画质量,头疼着,头疼着。赶工,赶工着。骂的人不肯给我们投入。其实小白这个词,恐怕最早是从我们这里流传出去的。小白的真正意思不是说什么无知,或者愚蠢。而是说看白片或者白看的。
说实话,我应该恨你们这些人,因为明明有能力去支持我们的进步,却只知道漫骂。但是我又恨不起来,毕竟环境就是这样,我们做出来的动画质量就是这样,中国的观众就是这样。
对此,中国视协卡通艺委会副主任傅铁铮给网友作了一番中肯的分析:”中国动画片同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首先是我们中国人对动画或者卡通这种艺术,或者说艺术产品本身的特质认识不清楚。我们很少考虑到观众或者是消费者对卡通这种文化产品的消费诉求是什么?我觉得人们看动画片或者购买卡通产品的第一诉求是‘找乐儿’——寻找快乐是人们在纷忙工作或生活之后的第一诉求,所以当你设计一部动画片的时候,能不能给大家提供快乐,应该放在第一位。我曾经自己试图拍过一部动画片,我在写导演阐述的时候就强调,我们的片子要给大家提供什么?第一,是快乐;第二,是快乐;第三,还是快乐。我认为国产片和外国进口动画片的第一差距就在这点。〃

傅铁铮因为每年组织中国卡通产业论坛而蜚声国际动画界,他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暂不宜过多强调的口号是所谓‘寓教于乐’。实践证明在中国这个习惯于‘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传统文化氛围内,过分强调‘寓教于乐’的结果,就是有教无乐,所以中国的孩子不喜欢看,外国的孩子看不懂,这是中国动画的很大悲剧。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很快地解决,其结果就是让别人的文化产品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占领我们的荧屏,占领我们孩子们(从儿童到青年)的心灵。〃

”别人的文化产品〃指的是什么?傅铁铮没有明说,但业内人士都知道是日本动漫。近十年来,尽管官方一再限制日本卡通进口,但散装光盘日本漫画书和动画片光盘还是遍地开花。

从”三字经〃开始的中国传统启蒙文化,向来是一种”前谕文化〃、一种满堂灌式的教化,用孩子的激进眼光看甚至是一种弱智文化。国产动画片就是这种启蒙文化忠实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新载体。国产小说、影视剧尚有《红衣少女》、《男生贾里》、《多思的年华》等比较接近少年儿童心理的作品,而从国产动画片中基本上看不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其作者还沉迷在五十年代的小生产社会生活图景中。在动画片的技法和功能上,有三大误区,即”寓教于乐〃(教化)、动物化(以动物为主角,教化的副产品)、民族化(拒绝时尚的代名词)。中学生痛斥国产卡通为”弱智卡通〃,是”愚民文化〃的产物。而很多文化人看不上的日本动画片,恰恰是改变了东方启蒙文化居高临下的姿态,是一种青春启蒙片。日本动漫所渲染的友情、爱情、励志等等,都属于”同谕文化〃的范畴,是年轻人的相互激励和取暖。前些年中国第一部青春卡通片《我为歌狂》虽然只做了52集就因经费不足而夭折,却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部分剧作者借助这部昙花一现的电视动画片,在图书市场上为个人大赚了一笔,甚至还出现了《我为画狂》一类跟风的图书。

如果你在大街上随机询问行人:日本动漫产品的受众平均年龄有多大?恐怕很多中国人都猜不到——竟然是32岁!那么,中国动漫迷的基准年龄有多大?以当初看《圣斗士星矢》的那代孩子推算,今天大约已经22 岁,上大学了!但中国动画企业制作的多数作品观众定位还是像《蓝猫淘气3000问》那样——14岁以下!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一个如此尴尬的年龄错位:14 岁以下产品的生产者,如何去满足22岁左右的消费者?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1
中国这几年国产动漫比以前好很多了好吧
从秦时明月到魁拔
现在的画江湖之不良人,尸兄,等等,对比国外,特别是日本虽然不如,但是已经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略显成熟了,前段时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都很好嘛,为啥你还会说缺少好的动漫呢,国产好动漫不能说是少,只是中国专心做动漫的人没有外国多,特别是日本,中国的动漫投资大,收入不可观,也是造成国产优质动漫数量起不来的原因之一,还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第2个回答  2015-12-11
最近国产动漫不错追答

尸兄,灵域,惊奇先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