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3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1
【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微波炉的话》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生字“翻、互、浑、器、属、霆、毁、脾、既”;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互、器、属、脾、既”;积累词语“相互、浑身、容器、金属、大发雷霆、烧毁、脾气、节省”。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积累句子2句。

  3、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找出描写微波炉的句子和使用微波炉要注意的句子。

  4、初步了解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生字“翻、互、浑、器、属、霆、毁、脾、既”。

  2、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找出描写微波炉的句子和使用微波炉要注意的句子。

  3、了解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音节:wēib?lú学生拼读,再出示微波炉三个字认读后说说微波炉。

  2、微波炉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家用电器,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微波炉,看看它到底有些什么本领?出示:微波炉画面

  3、揭示课题:36、微波炉的话

  4、齐读课题。

  说明:

  汉语拼音的教学贯穿小学一、二年级,对于进入二年级学习的孩子,更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汉语拼音的复习与巩固,才能使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得到较好的掌握。复韵母ēi和iē,声母b和d学生很容易混淆,为此让学生拼读音节后出示汉字,再让学生说说微波炉,既能复习汉语拼音,又能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微波炉”身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清课文录音,思考:你对微波炉有些什么了解?

  2、学生交流。

  3、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出示自学要求:

  (1)在组长的带领下,读通课文。

  (2)小组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说记字型的好办法,为生字找朋友。

  4、读文识字

  开火车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随机教学生字。

  例如:a、“霆、翻、浑”读准前后鼻音。

  b、说说记字的好方法(翻、浑、器、属、霆)

  c、填空

  属的第11笔是()。

  脾的第10笔是()。

  d、书空(属、脾、毁、互、既)

  质疑

  5、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要求:读正确,注意生字的读音。

  说明:

  本课是自主阅读的课文,而且生字比较分散,所以采用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随机识字。先让学生分小组有侧重地进行自学,再在交流朗读中识字。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使学生抓住每个生字的难点,达到有效掌握的目的。识字就是为了读文,所以在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之后,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一读,让他们感受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感悟文本。

  三、学习课文,品味词句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微波炉是一种奇妙的“炉子”?找出有关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交流,朗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微波炉到底是怎样把生食物烧熟的呢?

  2、指名读,找找答案。

  3、交流,朗读。(创设情景,自我推销,以掌声来确定的推销员。)

  (三)重点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思考:使用微波炉要特别注意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

  2、交流,朗读。(理解课文中“大发雷霆”的意思,并说说其他表示发怒的词语)。

  (个别读,比赛读,范读、表演读)

  3、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简单的句子该怎么说?

  到微波炉里拿东西要小心,不要烫着手。

  千万不要用金属的容器装食物。

  (四)学习第四小节

  1、教师引读。(通常我的脾气很好……,用我做饭做菜……)

  2、齐读

  说明:

  学习课文以读为基础,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读,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的词句。例如:读第一节、第三节时,根据所给的问题做圈划;通过读文理解词语“大发雷霆”在文中的意思;积累第三小节中的两句话,并用简单的句子来说说,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更能使他们体会到文中句子表达的亲切自然。引读课文第四节,帮助学生抓住重点。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个别读、小组读、比赛读等。圈划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学中让学生在不懂处做记号,学习课文时抓住重点词句做圈划,使学生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拓展延伸,练习说话

  1、看图说话:你会对图中的阿姨说什么?

  2、选择自己熟悉的家用电器,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来介绍。

  说明:

  学课文就是要学习语言,把课文中好的词句积累下来。为此,看图说话练习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把课上积累的语言在图画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地表达。而选择自己熟悉的家用电器,仿照课文句子的风格来说一说,使学生有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的机会。

  五、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1、采用游戏,巩固新词。

  读词说发现。

  相互互相产生生产算盘盘算

  2、写字指导:属、脾、既

  说明:

2.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石榴》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教师枣庄

  (3)"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2)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2)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拾贝壳》

  学习目标:

  1、能认读本课8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五个汉字,尤其是“拣”的笔顺,并能掌握“提手旁”组成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左窄右宽。

  2、能积累文中的描写贝壳的有关语句,并能背诵课文的4、5小节。

  能感受海边拾贝壳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8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个汉字。

  2、积累文中的描写贝壳的有关语句,在朗读中感受海边拾贝壳的乐趣。

  教学准备:

  各种贝壳、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录音机或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看,这是什么?(实物出示形状各异的贝壳。)

  (1)出示词语:“贝壳”

  (2)读准词语的音。

  2、你在哪里见过贝壳?

  学生介绍贝壳,师适时补充,并出示用贝壳做成的工艺品。

  3、补完整课题。

  1、学“拾”

  (1)做做“拾”的动作。

  (2)换个词。(板书:捡)

  (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即时板书)

  仔细观察,凡是带有“提手旁”的汉字书写时的诀窍是什么?(左窄右宽;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手旁”。)

  2、朗读课题。《1拾贝壳》

  说明: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易为直观的实物所吸引,用各种贝壳及其工艺品来激发孩子一读课文的兴趣。另外,本课的写字任务为5个汉字,其中4个字同属一个部首“提手旁”,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这里让他们集中观察的目的,一,是滚动复习,二,是观察如何写好这些字(它们书写时的特点均为“左窄右宽”),后者是主要目的。因此在课题教学中,以学习生字“拾”为突破口,将复习旧知、巩固积累、指导书写等有机的整合为一体,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海边拾贝壳是怎样的一个快乐场景啊!赶快打开书本去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根据标点,正确停顿。

  2、你们读得真认真,想亲自去看看吗?就让咱们跟随这一群孩子去金山卫海边!

  (听课文录音,看投影或看多媒体)

  3、你觉得这些孩子心情怎样?从哪儿感受到的?(动作、表情)

  (出示1、2节)这两句怎么读呢?

  从一连串的动作:“喊着、笑着、跑着、跳着”引导体会孩子的快乐心情。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挑战读、师生引读。)

  说明:

  在学生刚激发兴趣时,让学生先去读读,要求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时,再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录音深入感受课文内容,孩子们欢乐之情。体会丰富的情感语言,帮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引导积累有关语段。

  (一)学习3—5节。

  1、师: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什么?赶快去读读2-5节,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

  2、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机进行教学,以四、五小节为交流重点。)

  (1)第三节:通过句式训练:“海滩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在一起晒太阳,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积累词语“银光闪闪、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学习生字“挤”)

  (2)第四、五小节。

  ①学习生字“逗”。(“逗人喜爱”换词。)

  ②重点理解贝壳形状的多种多样,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出示相对应的贝壳的样子,实物出示“打开的折扇”。

  ④比较这两节,句式相近,用词丰富。如:“看、瞧”用词很准确;想象是根据贝壳的外形展开的。

  ⑤进行朗读比赛,再背一背。

  (二)学习6、7节。

  1、看到这么多美丽的贝壳,我们……,口袋……,手帕……,还是……。我回到家,把……,大家摸着……,听我讲……。(师生共同读第六、七节。)

  2、快速记忆“拣、帕、摸”。

  (1)通过查字典,做动作理解“拣”在句中的意思是挑选。

  (2)提醒“拣”的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

  说明:

  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有利于他们认真地体会喜欢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组织课堂教学。由于这几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儿童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设计了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课文。如: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选择“拣”的义项,再做动作理解确切涵义,再写一写,加深记忆;通过句式训练积累词语;通过朗读比赛,激发兴趣,感受拾贝壳的乐趣等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漫漫把生字记住,把课文的语言积累在心。

  四、拓展想象,模仿说话。

  1、海边的贝壳千姿百态,孩子们的口袋装满了,手帕里也盛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如果当时你也在海边,你会拾一个怎样的贝壳呢?

  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4、5节,说一说。(可出示各种贝壳或图画,便于学生展开想象。)

  2、总结全文: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真想到海边去拾贝壳呀。拾起一个扇贝的壳,让它为我扇风;拾起一个细长的螺丝壳,听听它的号角声……

  说明:

  朗读、背诵的目的是会运用,因此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练习运用。当学生对课文的4、5小节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时,利用形象可感的实物贝壳或课文插图,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对促进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是很重要的。也许学生不能一下达到要求,作为老师就要去积极引导、鼓励,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

  五、复习巩固。

  1、读词语。

  2、读短文。

  退潮了,孩子们来到沙滩上拾贝壳。瞧,这只像小喇叭,那只像小蜗牛,真是形态各异,惹人喜爱!

  孩子们捧着许许多多逗人喜爱的贝壳,对着大海,高声喊道:“海妈妈!您的礼物我们收到了,收到了!”

  说明:

  最后通过朗读生字组成的词,并放入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复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