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并对你的回答进行论述 3000字

如题所述

平等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当我国以每年高于8%的经济增长速度飞速发展时,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孩子们生活在现代化社会,与他们的家长们同龄时曾经经历过的年代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方内容及方式的变化,文化传播媒介的变化,新型的网络与通讯方式的出现,以及摆在面前的未来的社会竟争的激烈程度,使现在的家长们就如何不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诸多问题伤透了脑筋。
如何搞好家庭教育?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回答会是各式各样的,因为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细胞,它们的构成是不一样的。记得著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谈到导致自己失眠的各种人生的困惑时,感叹之一就是:“我连自己的女儿塑造不了,只能交给社会去塑造了”。人知识与性格千差万别,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家长都很有威严。一次,笔者曾和一位优秀教师谈及为什么和家长相比,孩子有时更听老师的话?她回答说:老师讲理,没有架子,老师不总看缺点,老师因为有一个群体监督,不好发威,所以老师总是很客气。她的话或许隐约地道出了现在家庭教育一些问题共性。
不同的父母有着不同的人生历经,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经济收入,不同的和睦程度,不同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同的居住社区,会产生不同的孩子教育投入和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对于这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有没有值得尊循的共同规律?这必须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谈起。
一 孩子的成长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通常家长在家庭中,总是表现出强势状态。他们会随心所欲地要求孩子这样作或者那样作。越是家庭关系稳定的家庭,对孩子的这种强势教育程度越高。强势教育其实就是在塑造孩子,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呢?
从一个呱呱学语的婴儿成长为一个成人,孩子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即学校、家庭、朋友圈和社会经历。
我国的学校,目前更多的传授知识,让学生以更高的成绩通过考试。中考,高考对于众多优秀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座独木桥,孩子们只有痛苦地通过这它,来能来到他们的自由王国。虽然目前素质教育的调子提很高,但它与升学率的现实压力相比变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多数家长为孩子择校是以升学率为标准的。有位专家曾说,现在的学校教育,更多是将学生培养成作题机器,并且越是好学生,课业负责和压力越重,心理负担会很重。孩子们在学校里面不缺乏知识的记忆,但很可能缺乏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的绝大多数家长会非常好的从方方面面配合学校教育,提高学生的成绩,并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排名和成绩单成为家长们之间谈话最多的话题。
但我们应当注意到,一个人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学到知识,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人的成功商数可以概括为智商、情商和逆境商,英文分别为IQ、EQ和AQ,合称3Q,它们对成功的贡献率分别是15%,80%和5%。智商使人发现机会,情商使人利用机会,逆境商使人不轻易放弃机会。这里面最重要是情商,即人们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孩子们心理状态,他有没有主见?有没有理想?他是积极作事还是消极作事?是否善于体查和快速地适应新环境?是否善于交往?看问题是否偏激?遇到困难时会怎么样?有没有独立的活动能力?能不能经常地讲出自己心中的困惑?是否善于与他人通过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心胸是否开阔?这些应当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而这也恰恰是我们现在众多家长严重忽视的一个问题。
家长们往往以自己的爱恶来要求孩子。有时会形成跟学校一起压迫孩子学习,考一个好成绩;有时也会强迫孩子学各种技艺。笔者并不反对这些学习形式与内容,但这些必须服从于孩子心理的培养,或者叫作情商的培养。一个情商培养得好的学生,学习上一定会发挥出最高的潜力的。他会非常出色地完成自己学业,作到游刃有余。如果被强迫的学习,他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严重厌学,情绪不稳定,成绩也不会稳定。
我们现在学校教育也是强势教育。所谓的强势教育,就是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老师为主体。在家庭与学校双重强势教育压迫下,孩子们唯一平等的机会是朋友和社会。
好的老师是能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因为好的老师在心灵上是与学生平等,没有距离的;同样好的家长也是与孩子心灵沟通的。之所以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要想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样,是因为他们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不平等就不能进行交流和沟通。
孩子们早晚得长大成人,迟早他们要自己独立面对一切,与其让他们只能在升入大学后,才能离开家长的掌心,为何不从小就让他们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接受家庭教育。不独立和不平等的家庭教育的结果,是让孩子们在独于家庭后,重新体验和积累社会平等状态下所应当具有各种社会经历,这实际上让孩子的成长过程走了弯路。

二如何建立家庭平等和谐教育关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因为穷人家庭,无暇设计孩子的前程也无暇管孩子,由于家境贫寒,孩子从小承担起了养家的负担,因此他们很早就独立地接触社会了。在人类现代科学史上,也有人曾经作过一个调查,他们发现科学发展初期有许多科学家都是母亲单独带大的,没有父亲的家庭孩子的独立性也会很早就确立的。孩子的独立性确立的越早,越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也就是说他们获得平等的行动机会越早越好。因此和谐的家庭教育关系不完全是无微不致的关怀,更不能可是家长一厢情愿的赏识或管教。那么建立这种平等的家庭教育关系,我们的家长应当如何作呢?如何让不是穷人孩子就也能早当家呢?
(一)家长做错事必须向孩子道歉并允许孩子批评家长
家长首先应当作到的就是转变观念。如何转变,举一个例子:如果孩子作错事,家长要不要批评?批评是肯定的;但反过来,如果家长犯错了,比如管教管子过程误解了孩子,那么家长会向孩子道歉和认错吗?家长允许孩子心平气和的批评自己吗?(多数情况孩子会和家长争吵时把埋藏在心里许多委曲一下全喊出来)
有了这样的关系,孩子首先在心理是放松的,他不再害怕犯错误,因为他发现,大人们也会犯错误,道个歉,改正一下就行了。这样他在今后作事就不会拘谨,不会因为怕作错事,一天到晚小心翼翼地看别的脸色行事,他的作风从小就会大方得体,胆量也比别的孩子大。
你这样作,是对孩子最大程度的尊重,孩子也因此学会了尊重他人;你向孩子道歉和接受批评体现家长一种宽容自己的态度,这也让孩子最大程度上学会了如何宽容他人。
(二)有些困难孩子只有遇上了才知道如何解决,有些错误孩子必须亲身经历才能体会那是错误
家长在事业上越是成功,就越是想把自己的经验完全正确的复制给孩子,让他们少走弯路,他们甚至将自己半生的人生经验加以总结,并为孩子设计好了他应当走的生活道路。他们将亲情与毕生的心血全部无私的倾注在孩子身上-----这大概是崔永元所讲的塑造吧。初衷是好的,但未必能得到好的效果。
为什么这呢?因为有许经验,没有到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得到的。因此平等的家庭教育另一个方面,是切合实际的尊重孩子,允许他们犯你认为他们不应当犯的错误。同时还包括放任他们犯错误,让他们自己去亲自体会错误的后果。我们有时将这种方法称为挫折教育。
你放弃掉自己对孩子的塑造想法,让孩子自己更多通过实践去体会对与错,其实是家长在撤掉了孩子头上的巨大的保护伞,孩子不必在唯家长的成功经验是从,从而尽早地让形成了孩子的独立思维。
(三)不要一味地相信赏识教育
想塑造孩子的家长现在占据大多数,当孩子不能完成他们的设想时,他们就会失望,并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批评。特别是孩子重量复犯一种错误时,批评得会更回严厉。其实我们成人有时也会重复犯同一个错误,但我们能原谅自己却不能原谅孩子。于是专家们发现,与其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如表扬取得的效果更好。赏识和表扬,更能让孩子奋进,更能缩短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不可否认,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它有非常大有局限性。这个局限性主要来自于它并没有真正改变家长教育的强势地位,也就是家长的赏识多数情况下不是平等关系的赏识,而是居高临下的赏识。这样的赏识会让孩子变成得宠辱若惊,在学校里当听话的好学生,在家里当受表扬的好孩子。
因此赏识不应当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工具或方法,而是处于平等地位家长和孩子间相互信任的肯定性交流。
(四)和孩子的交流中,你也会发现孩子有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
你所拥有知识,与孩子们现在学校学的知识是不一样的;你的朋友圈和孩子们朋友圈也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惊人,活力四射,新思想新事物他们比家长接受得快。孩子们的好奇心都是非常强的,他想了解各方面的事情,除了课堂上老师讲的,从朋友圈里听来,其实他还非常想知道家长的工作和事业上的事情,因此家长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是必须的。对于年龄大一些孩子应当让他们参与一些家庭决策。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你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他的愿望是什么,他喜欢听什么音乐,他崇拜什么人,这些许多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共性的东西。家长总会发现孩子值得家长学习的地方。最简单的,比如你的电脑水平不行,或玩不转新买来的手机,向孩子请教一下,这是理所当然的。
(五)家庭教育中的平等,是让孩子更早的获得心理的独立和自由,并不是一味放任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家庭教育中,一些规矩性是必须经强制养成的,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必须要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对孩子教育的强制性,并不会妨碍家庭平等教育的理念。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公司管理制度很严密,但同时也会体现对员工的巨大尊重,严密的管理也并不会妨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总之未来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成员,孩子未来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优秀的学业成绩,更取决于他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处事能力。一个城市一年只能有几个人或十几个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但这个城市中上万个行业中,却是在行行出状元。也许家长并不能帮助孩子顺利通过高考这根艰苦的独木桥,但家长一定能让孩子成长为了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能把握幸福生活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