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员一天怎么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9-27
业内人士网上诉电影放映员的一天

早上9点半,孙师傅正在放映当天第一场电影《桃姐》

胶片放映渐渐淡出舞台,如今大部分操作在触摸屏上完成

无论是小成本制作还是好莱坞大片,都存放在这小小的移动硬盘里

业内人士网上诉说电影放映员苦衷 京城影院展示放映员真实生活
小窗背后的世界没有“浪漫满屋”
主人公多多从小就憧憬着银幕上唯美的故事,并立志为像艾费多一样的电影放
映师———这是意大利导演多纳托雷的电影《天堂电影院》中感人的情节。电影放映员似乎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梦想,而现实生活中这个职业却并没有那么浪漫。
近日,一名叫“放映袁”的网友发了一则咆哮帖,帖子里将作为放映员的苦处用咆哮体的形式撰写出来,比如“一上班就见不到太阳”、“运送影片拷贝是体力活儿”“一部影片放映几十遍自己都没完整看过一遍”等,引发了网友们
的关注和回应,大家纷纷表示要拜师学艺。
借此,记者电话采访了这位在山东济南某影城工作,月薪两千左右的“放映袁”,并走访了京城各大影院,向大家展示放映员的真实生活。从他们的讲述里,我们也看到了电影从胶片时代步入数字时代的变化。
放映员的一天
朝九晚十二午饭基本靠“带”
早晨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小西天的中影电影院。做了十几年放映员的孙师傅已经将卫生打扫好了。他告诉记者,放映室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必须保持放映机的清洁和地面干净,所以他每天上班第一个任务就是将机身擦拭干净。
“早晨上班的时间不固定,要看具体的排片时间。一般是在8点半到9点到单位,而工作结束基本要到晚上十一二点了。”孙师傅边打开机器边对记者说,“影院三个厅,每人负责一个厅,上一天班可以歇一天,一共有6名放映员,分成两拨轮流值班。”
只见孙师傅熟练地将机器里的氙灯点着,在触摸屏上点进了服务器,进入菜单。这时已是9点40分,还有二十分钟,这一天的第一场电影就要开始放映了。
孙师傅将要放的影片从前到后快进式检查了一遍,又回到开头,屏幕上显示出两个大字——“桃姐”。为了查看声音质量,孙师傅下楼推开与电影院连接的小窗,听了听音量,没有任何问题,这才放心地回到了楼上的放映间。
孙师傅告诉记者,这是每日必做的功课,“检查好影片和声音才能够放给观众。”
9点57分播放广告,放映间的小玻璃窗上模糊的影像投射在大银幕上变得无比清晰。
“我们一天几乎都是在这个屋子里度过的,片子一个接着一个放,每隔十几二十分钟就要去看一下机器是否正常,如此循环,中午吃饭基本要靠别的同事买回来插空吃。”
对观众来说,这个小窗似乎格外神秘,令人向往,但对于孙师傅这样的放映员来说,这个透着微弱银幕光亮、不见阳光的小窗几乎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技术变迁
胶片时代拷贝沉重 一部大片约60斤
谈到胶片放映,孙师傅带着记者查看了放映间里的两台胶片机,称胶片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序才能挂到机器上去,操作较为复杂。
一本拷贝能放映20分钟,一部电影需要五六本拷贝。拷贝很重,据孙师傅介绍,一般拷贝盘是两本缠着一大本,一部电影要换三次拷贝,“这是个不小的体力活儿。一个铁盒子里放三卷胶片,大概有20斤重吧。如果是部大片,胶片至少有七卷,满满三盒,你想想有多重。”
在放映前,拷贝需要提前挂到机器上去,有时候需要两台机器换着放,一台机器放完后,另一台机器接着放,间隔的时间要计算好。从片盒往外拿片子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将胶片散落。“放映袁”告诉记者,老放映员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候胶片缠得非常乱,需要剪开再一点点接起来。
耗费人力 容易声画不同步
胶片的使用还需要特别注意声画不同步的现象。“放映袁”告诉记者,挂片的时候有一个缓冲弯,缓冲弯需要放映员手动调整,大概有一个大拇指的距离。缓冲弯大了的话,声音就会晚一些;要是小了的话,声音就会提前一些。对于新入行的人,特别需要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此外,胶片时代需要更多的放映员,一个厅至少要两个人。“放映袁”介绍说,一般一部影片一个影院只有一份拷贝,所以要算好时间,比如一号厅先放,一号厅放完第一本之后,拿到二号厅放。一个人准备挂片子,另一个人就需要马上从片尾倒回片头。
胶片还存在划伤的危险,“如果遇到胶片划伤或者断掉的情况,一般先报主管进行检查,情况严重的话就只能剪掉了。”
数字时代存在移动硬盘 “密钥”保证安全
放映数字化之后,影片一般是放在移动硬盘里的,“放映袁”告诉记者,这和我们平时使用的移动硬盘没什么区别,只要下载到数字放映机里就可以。
但轻易上传和下载,使得影片的安全性无法保障,所以“密钥”在其中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密钥”一般在放映前三天之内会收到,生效期一般都在前一天晚上10点左右。
“一般我们都会提前看到片子,检查一下质量,确保第二天放映没有任何问题。”“放映袁”说。
一人负责多厅 死机成新问题
数字技术普及之后,放映这项工作需要的人力也少了。以前两个人才能干的活,现在不仅一个人能搞定,而且还能负责好几个影厅。
首都电影院总经理于超告诉记者,在新建的金融街影城项目中,设置了集中控制系统,基本是一个放映员可以负责多个厅的放映,放映员们在监视器前就能看到各个厅的情况。“大概从2002年开始,影城的数字机逐渐多了起来,在使用上也方便了很多。”孙师傅告诉记者,数字化虽然方便了,但也会有死机的现象,虽然这种情况不经常出现,但一旦出现只能重启机器。这时就需要跟观众说明一下,是设备问题,请大家谅解。
IMAX
放映定期检查不易需要爬三层楼高
“放映袁”所在的影城有IMAX放映厅,由于IMAX的机器比较大,因此单独使用一个比较大的操作间,“它的发热瓦数比较大,热度比较高,所以有单独的空调和加湿器。其他的机器公用一台中央空调。”
除了定期维护设备,“放映袁”告诉记者,幕布也是需要定期检查的,“大概一个季度或者半年需要检查一次。主要是查拉幕机器,看是否灵活,不灵活就需要上机油了。IMAX的银幕足有三层楼那么高,因此每次检查的时候,必须要爬到很高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项工作是必须要注意的,幕布放映机里的氙灯使用800到1000小时要更换,不工作的时候,氙灯里有8到10个大气压,工作的时候大概要20到30个大气压,所以这个灯泡比较危险,不要碰到、磕到,要轻拿轻放,不然会炸掉。“放映袁”透露,换灯的时候要穿防护服戴防护面罩,以防止划伤皮肤。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