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作文

就是800字的关于一个女孩孝顺她的失明母亲的事

孝”的启示——致母亲

“孝”——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它的意义大得很,不光是一个字,而且是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呢!世界都充满“孝”。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比如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就要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不会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们人人都要做的一种义务,否则就会触犯法律,留下终生悔恨。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些后悔的事情,孝心,就从现在开始吧!

说起孝顺父母,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因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唠叨,然后还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们不必为你再担心。这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我妈妈工作非常忙,有十她累的时候,我就为她做饭,自己随后再吃。虽然她很累,我也不能给我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但是我也不能以为内这一点而不孝顺她。因为我长大成人了,该到回报的时候了。现在只有一点才能孝顺她,就是努力学习。报答她的一片苦心。在这里我想说声:“妈妈,您辛苦了!

回想这几年我做过许多对不起她的事,希望她能原谅我这不孝之子。从今往后,我要对你好。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了,我相信您慢慢就会感觉到儿子长大了!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孝心让人成熟,长大。我想没有对母亲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谈得上爱这个城市,这个养育我们的国家呢。爱母亲的孝心是“小孝”,爱祖国的孝心是“大孝”我愿意做有“大孝”的儿子。

“孝”的含义太深刻了!
指导教师:刘烨
简评:对孝心的含义理解得很透彻,,说理再展开更好.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夫孝,始于事亲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6
昨天夜里,一听见72岁的失明瘫痪在床的母亲呼唤,袁彬立刻从被窝中爬出来,披件衣服疾步来到母亲床前,帮母亲处理便痕、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等母亲睡去,她端上盆子推开屋门出去,把母亲换下的脏衣服洗了晾上。母亲一天得换几次衣服,气温低,衣服晾迟了不好干。

  所有好吃的都留给母亲
袁彬家租住在西安市韩森寨北五村,她失明的母亲袁老太太其实是她的养母,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被生身父母送给了袁家。母亲至今已失明18年了,今年年初又完全瘫痪在床。

  今早6时许,袁彬就起床了,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帮母亲翻翻身子。袁彬说,母亲全身瘫痪,要经常改变卧姿以免生褥疮。当她轻手轻脚收拾好屋子后,便开始给母亲准备早餐,蒸鸡蛋、煮小米稀饭,她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所有好吃的都留给母亲。上午的时间一般是照看母亲吃各种各样的药,下午和母亲说话、照顾母亲吃饭睡觉。因她为母亲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非常用心,不觉乎间,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

  在母亲双目失明的18年里,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转眼间她已经32岁了。前几年,袁彬先后谈过两个对象,但是对方一来她家里,看见躺在床上的袁老太太,吓得就再也不敢和她交往了。袁彬说,我现在不想这事儿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只想着好好照顾母亲,直到给她养老送终。
邻居出资帮助母女俩

  任先生租住在袁彬隔壁,一个星期前,他和在同一个楼层里租住的王女士、王先生凑了300多元钱,给袁彬和她母亲的房子里安装了烧煤的暖气管道。昨天上午,听到袁彬房子里的动静后,这些邻居们赶紧过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袁老太太因为身上疼了又在呻吟,袁彬正在将“氧气管”往她的鼻孔里放。

  任先生说,袁彬为了照顾母亲,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找工作,家里的所有开支都用的是袁老太太微薄的退休金,那根本就不够用,袁老太太有糖尿病、冠心病,经常叫嚷着身上疼、缺氧,看着老太太可怜,又觉着袁彬辛苦,他就将一个输液管和小鼓风机联接在一起,老太太再叫嚷着缺氧了,就让袁彬把鼓风机插上电源,把输液管放到老太太鼻孔前,给老太太一种“输气”的感觉。

  钱都用来给母亲买药、做好吃的了,袁彬每天的伙食都成了问题。这些年来,多亏了这些邻居们支援,这顿饭是王女士端来的,下顿她又被任先生叫着去舀面,“邻居们对我们实在是太照顾了。”正说着,袁老太太因为小便到床上又叫嚷开了,袁彬顾不上别的,赶紧跑过去。
第2个回答  2013-12-16
母亲的外祖母60岁以后陷入黑暗,母亲的母亲50岁以后双目失明,母亲今年35岁,她7岁的儿子,双目炯炯有神。然而,母亲知道,她将会变成盲人,她的儿子也可能会变成盲人。是可怕的家族遗传,逃不掉。可母亲又有几分庆幸。几年前她找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名医,医生告诉她,她和她儿子的眼睛可以通过手术医好,手术越早越好。医生为母亲开出一个天文数字的手术费用,那数字令母亲眩晕,母亲想也许她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母亲开始疯了般赚钱。每天她在工厂工作八小时,下班回家安顿好儿子,又要去雇主家中做两个小时的钟点工,然后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再赶往另一个雇主家……

她的视力每一天都在下降,世界变得愈来愈模糊。有时候,正上着工,她的眼前突然一片黑暗,就连近在咫尺的卡刀都看不见。母亲不得不停下来,扶住墙,让她的视力慢慢恢复。只需要再领一个月的薪水,她就可以带着儿子去远方的城市动手术了。而此时的她,已经接近全盲。那个月的薪水装在她的口袋里,她走在马路上,摸索着向前,慢慢往家的方向去,尽管走得很小心,可是身体还是一点一点地接近马路的中央。一辆汽车冲过来了,她听到橡胶轮胎在沥青路面上摩擦出尖锐刺耳的调子。然后,她的身体便飘了起来。在空中她捂紧口袋,想起自己的儿子。

醒来时她闻到刺鼻的酒精气味,面前影影绰绰,她听到一个温柔的女声说,您总算醒过来了!她问,我是在医院吗?对方说,是的。她问,我很严重吗?对方说,不是很严重,但还要做进一步检查。

她趁护士不注意逃出了医院。世界伸手不见五指,她是凭感觉和记忆回到家的。她浑身都痛,她踉踉跄跄。她回到家,喊来儿子,她说帮我看看口袋里的钱。儿子说,2356元。她说那存折上呢?儿子说,156930元。她长舒一口气,笑笑。她说儿子,你愿意跟我去远方做一个手术吗?儿子问什么手术,她说,一个小手术……我保证一点儿也不会疼。儿子问,不做行吗?她说当然不行……为了你以后还能看见太阳、看见葵花、看见马路和楼房、看见大海和高山、看见你的朋友和你的妈妈,你必须去做。儿子想了想,愉快地说,好吧。母亲就笑了。她摸着儿子的脸,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你可以放心地瞎了。她流下一滴眼泪,正好砸中儿子的眼角。
第3个回答  2013-12-16
孝顺有多大的空间
爷爷已经去世三年了,三周年忌日的时候,他所有的儿女和孙儿孙女们都去他坟前扫墓,为的是表现最后一点孝心。
  奶奶比爷爷早走几年,还记得奶奶走后,原来精神矍铄的爷爷一下子苍老了。连以前精神抖擞的白发也变的萎靡不振,家里的让人对都非常担忧。开始大家还能抽出时间陪爷爷聊天,其实大多的时间是在听他讲那些不知讲了多少遍的陈年旧事。可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重心也不在爷爷身上,大家以为时间一长爷爷也会接受这样的事实的,毕竟人都要经历这个时候。爷爷也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也不爱给我们讲那些往事,只是沉默的时候比较多了,经常拿着奶奶的照片看,有时候还跟照片上的奶奶说说话。
  我们其实是知道爷爷是寂寞的,我们忙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偶尔有时间才陪陪爷爷,和他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我们很清楚,爷爷是真的老了,在晚年,他需要有人和他说说话,需要有人对他关心,或许这样才能证明他活着还是有意思的。可是我们有谁能真正体会到这点呢?
  当爷爷难为情的提出想找老伴时,家里的人没有一个赞同的,甚至是强烈的反对。我们作为晚辈当然是更没有说话的权利,但当时在心里也是反对的。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找什么老伴,不怕周围的人笑话啊!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霎时,爷爷觉得更孤单了吧!他亲手养大的儿女为了自己的面子却从没考虑过他的感受。虽然嘴上说是为了老人好,但是谁又是真正理解他的内心呢?谁又真正的懂得他的需要呢?
  从那以后,爷爷也不再提找老伴的事,大家都淡忘了,只是我有几次看到爷爷呆呆的望着奶奶的照片,眼圈红红的,我当然是不敢去打扰他。只好默默的退出。
  初冬的一天早上,爷爷再也没有起来,等爸爸去叫他时,才发现爷爷已经永远的离开我们了。走的安详平静,甚至可以看到他嘴角隐隐的笑容,或许这是他早盼望的吧?
  三年过去了,爷爷和奶奶在天堂一定过的很幸福吧,这样的愿望算是为我们当初的无知赎罪吧!
第4个回答  2013-12-16
既然你们没有好的答案,哪算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