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的含义

如题所述

物化的含义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

物化

物化,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庄子的“心斋”奠定了物化的心理机制,审美移情是它的表现特征。

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庄子的“心斋”奠定了物化的心理机制,审美移情是它的表现特征。

物化移情不同于西方的移情美学,它是一种物我互为主体的移情,是“天人合一”。物化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互化,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物化显现了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理论的巨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知识拓展:

在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发展史上,“物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创造现象,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生成。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引起了后世文学艺术家和理论批评家的高度重视。

他们从具体的文艺创作实际着手,描述“物化”的现象,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理论意蕴,给后世以很多启迪。“物化”所昭示的文艺创造主客体浑一的忘我的精神境界,表现了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理论的巨大价值。

它不同于西方美学的审美移情理论,而有自己的理论品格。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完善我们自身的文艺学、美学的今天,“物化”论更值得认真总结。

文学艺术创作应达到忘我的精神境界。庄子物化的本质就是忘我,这是在极度自适的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感觉。对此,庄子有很深的体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胡蝶。梦境中的胡蝶翩翩飞舞,使他异常兴奋,顿时忘掉了自我,“不知周也”。

这时,胡蝶与庄周融为一体,不能截然分开。这种主体的沉冥是精神状态的极度自适,在对外物的深切凝虑中,达到了审美忘我的境界。这种忘我是一种心理的超越。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这是一种必备的心理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