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到底对不对?

我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写作文时提到了“人之初,性本善”。但遭到了一位同学的反驳,他的观点是: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变化发展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永恒不变人的本质与人性。其次,善与恶作为道德评价,是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而决定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对善与恶有不同理解,因此不存在抽象的、不变的善与恶。看了他的观点,我就有了很深的疑惑:“人之初,性本善”到底对不对呢?请大家告诉我你的答案。

其实人之初,性本善主要说的是一个人刚刚出生是或者刚刚长大时性质是善的.当然句话是理解正确的!

如果你学过哲学,你就会知道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人在出世后还没有接触社会,所以是纯洁的,在接触社会的生活里才能接受各种社会现象,导致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
所以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
庄子又提出性本恶 ,是因为他是唯心主义哲学!!!
天性是纯洁的
清楚了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1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无”都不对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性格受遗传影响很大,最典型的就是斗鸡的培养,选出公鸡中最好斗的,再繁殖,几代以后稳定了就是斗鸡品种。
这也符合物质决定意识,以及内因外因的哲学原理,
人之初,绝对不是一张报纸,应该是带有父母遗传的某种性格特征,而且这些人的本质中的特点很难通过后天有根本改变的
第2个回答  2006-11-01
你的同学说的有一点是有道理的。过去的“劫富济贫”是大侠,现在“劫富济贫”是要被判刑的;文革时有钱人是“资本主义”要被批判的,现在的有钱人是“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

但是这些都跟“人之初,性本善”没冲突啊!即使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决定了善恶的本质,但是,这些所谓的“时代”和“阶级”等等元素都已经是被这些元素所在的一切环境所孕育出来的,但它们完全已经不是人性的最初形态。明白?
第3个回答  2006-11-01
其实”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都不是,我认为是人之初,性本无,人出生就是一张纸,你怎么教就这纸就变怎么所以人之初,所以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都不对!
第4个回答  2006-11-01
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的完美,没有纯粹的物质,但是应该还是存在纯粹的人性,那种世界上唯一纯粹的东西,也许就是婴儿尚在母体的时候,没有欲望,没有被社会所改变的时候,那时候,应该是没有人格,所以,人性是纯粹且纯洁的,当然是善良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