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又分为哪20篇

如题所述

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扩展资料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

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1.学而篇第一
2.为政篇第二
3.八佾篇第三
4.里仁篇第四
5.公冶长篇第五
6.雍也篇第六
7.述而篇第七
8.泰伯篇第八
9.子罕篇第九
10.乡党篇第十
11.先进篇第十一
12.颜渊篇第十二
13.子路篇第十三
14.宪问篇第十四
15.卫灵公篇第十五
16.季氏篇第十六
17.阳货篇第十七
18.微子篇第十八
19.子张篇第十九
20.尧曰篇第二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7-22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是儒家经典之一,宋代被列为“四书”。这是一本语录体的书,每一篇都没有题目。后人为了别篇目,采用每一篇篇首的前几个字作为题目,结果就有了现代人所说的《论语》二十篇:
1.学而第一 2.为政第二 3.八佾第三 4.里仁第四 5.公冶长第五 6.雍也第六 7.述而第七 8.泰伯第八 9.子罕第九 10.乡党第十 11.先进第十一 12.颜渊第十二 13.子路第十三 14.宪问第十四 15.卫灵公第十五 16.季氏第十六 17.阳货第十七 18.微子第十八 19.子张第十九 20.尧曰第二十

参考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论语》。
第3个回答  2009-07-21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第4个回答  2009-07-25
共20篇,目录为:

01 学而篇 11 先进篇

02 为政篇 12 颜渊篇

03 八佾篇 13 子路篇

04 里仁篇 14 宪问篇

05 公冶长篇 15 卫灵公篇

06 雍也篇 16 季氏篇

07 述而篇 17 阳货篇

08 泰伯篇 18 微子篇

09 子罕篇 19 子张篇

10 乡党篇 20 尧曰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