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四级考试的过关技巧(比如哪些章节要牢记,哪些理解)

大家好,我参加09年的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NCRE。现在我正在利用假期时间复习,用的是高教版本的教材和一本高教的配套的练习册,想问一下各位
怎样才能不走弯路的复习?希望具体点,比如哪些章节要牢记狂背,哪些理解,哪些考的多,哪些略看。重点在哪里,哪些章节分数重。谢谢。越详细越好。

一 .准备充分

(1)四级考考试笔试部分知识量较大,考试难度较高。准备四级考试一定要有一个详细且周密的复习计划,笔试部分的集中复习时间以两个月为宜,时间太长效果不一定好,主要是识记的东西可能发生遗忘。备考过程中我有一个原则是“以题为本,以纲为纲”。也就是说做练习一定要贴近考题,不要什么题都做,复习要按考试大纲制定计划,以达到大纲要求为准,不要做无用功。
(2)四级考试涉及的知识量很大(看看那厚厚的教材就知道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点主要在离散数学和计算机英语 。对于离散数学,如果有机会旁听一下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离散数学》会很有帮助,另外要作一定数量的习题,因为仅仅通过识记是无法提高水平的。计算机英语没有有些人想象中的困难,常用的单词只有几百个,只要把近五、六年的试题中英语题过一遍就差不多了,手头最好有一本专业词典。笔试中比较灵活的是论述题,建议买一本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每年国家考试中心都出版),仔细研究一下,掌握答题方法。论述题通常有四道,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
(3)C语言上机考试,笔者的感觉难度并不比三级大。较复杂的部分,如文件读写、函数调用等,通常题目已给出,因而所考的依然是比较基本和典型的算法。虽然难度并不大,但仍然要对C语言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尤其要留意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选择法、冒泡法等)。一般来说,如果能独立做出大部分课后题就可以了。平时自己多做一些小程序会有很大帮助的,另外编程时注意要尽量符合规范,否则很容易丢分。

二 . 三遍读书法
(1)复习过程中要扣住教材,按笔者的亲身经历,看三遍书的复习效果比较好。第一遍要通读教材,不要纠缠于艰难的部分,要注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结合以前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注意各种原理的理解,不必太注意细节。所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到两周时间好。
(2)第二遍是攻坚阶段,要结合手中的辅导书进行,一本好的辅导书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四级考试已经举行多年,各出版社出的辅导书内容都比较翔实。我强烈推荐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典(四级)》,这本书贴近考试,解答详尽。选好辅导书之后开始一章一章地作题,遇到不懂的部分就到教材相关的地方找答案,帮助自己理解和识记相关知识。复习过一章之后要整理一下本章的知识点。
(3)最后一遍复习以辅导书为主,将辅导书从头到尾的看一遍,对辅导书中出现的知识作一下强化记忆,并开始每隔一两天作一套模拟题或以前的考题,最好是近五年以内的试题。最后一周结合教材把第二遍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看一看,主要是为论述题做准备。最后一轮复习对考试成绩影响最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对待。

三 . 临场发挥
四级的笔试时间比较长,有三个小时,时间很充足,对论述题一定要深思熟虑。四级上机考试和三级一样,只有一道编程题,注意别紧张,一定要存盘,否则没有成绩。当时跟我一个考场的同学就有人因为慌乱忘记存盘,造成下午的考试没有通过。另外答案要写得简洁明了,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一些最基本的用语一定要记住,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千万不能胡编乱造,自创词汇,弄巧成拙。
四 . 四级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3.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知识。
  4.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5.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6.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基本概念:
  
  ⑴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⑶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运算方法基础与运算器:
  
  ⑴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⑵ 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⑶ 数据校验码。
  ⑷ 基本的算术运算。
  ⑸ 基本的逻辑运算。
  ⑹ 运算器的组成。
  
  3.指令系统及控制器:
  
  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寻址方式。
  ⑵ 指令类型。
  ⑶ 控制器的组成。
  ⑷ CPU的总体结构。
  ⑸ 中断系统。
  
  4.存储系统
  
  ⑴ 存储系统原理。
  ⑵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⑶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读写操作。
  ⑷ 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5.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
  
  ⑴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⑵ 程序查询方式。
  ⑶ 程序中断方式。
  ⑷ DMA方式。
  ⑸ 通道方式。
  ⑹ 典型总线。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基本概念:
  
  ⑴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⑵ 算法的定义、性质、描述与算法分析。
  
  2.线性表:
  
  ⑴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⑵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
  
  3.数组:
  
  ⑴ 数组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操作)。
  ⑵ 数组的存储方法。
  ⑶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4.堆栈与队列:
  
  ⑴ 堆栈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⑵ 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 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⑷ 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⑸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⑹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5.树和二叉树:
  
  ⑴ 树的基本概念(定义,名词术语)和存储方法。
  ⑵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⑶ 二叉树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
  ⑷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按层次遍历)。
  ⑸ 线索二叉树。
  ⑹ 二叉排序树(建立与查找)。
  
  6.图:
  
  ⑴ 图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名词术语)。
  ⑵ 图的存储方法(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
  ⑶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⑷ 最小生成树。
  ⑸ 最短路径问题。
  ⑹ 拓扑排序。
  
  7.文件及其查找:
  
  ⑴ 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
  ⑵ 顺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顺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
  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内排序:
  
  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义,功能,分类)。
  ⑵ 插入排序方法。
  ⑶ 选择排序方法。
  ⑷ 起泡排序方法。
  ⑸ 希尔排序方法。
  ⑹ 快速排序方法。
  ⑺ 堆排序方法。
  ⑻ 二路归并排序方法。
  
  三、离散数学
  
  1.数理逻辑:
  
  ⑴ 命题、联结词及其命题符号化。
  ⑵ 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⑶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⑷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⑸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⑹ 谓词与量词。
  ⑺ 谓词公式与解释。
  ⑻ 谓词公式的分类。
  ⑼ 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
  ⑽ 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2.集合论:
  
  ⑴ 集合基本概念。
  ⑵ 集合的运算。
  ⑶ 基本的集合恒等式。
  ⑷ 有序对与卡氏积。
  ⑸ 二元关系。
  ⑹ 关系的逆、限制及象。
  ⑺ 关系的性质。
  ⑻ 关系的闭包。
  ⑼ 关系的复合。
  ⑽ 等价关系与划分。
  ⑾ 偏序关系与哈斯图。
  ⑿ 函数及其性质。
  ⒀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
  ⒁ 自然数与自然数集合。
  ⒂ 集合之间的等势与优势。
  ⒃ 集合的基数。
  
  3.代数结构:
  
  ⑴ 代数运算及其性质。
  ⑵ 代数系统。
  ⑶ 代数系统的同态与同构。
  ⑷ 半群与群。
  ⑸ 子群与陪群。
  ⑹ 正规子群与商群。
  ⑺ 循环群与置换群。
  ⑻ 环与域。
  ⑼ 格与布尔代数。
  
  4.图论:
  
  ⑴ 无向图与有向图。
  ⑵ 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
  ⑶ 图的矩阵表示。
  ⑷ 二部图与完全二部图。
  ⑸ 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
  ⑹ 平面图。
  ⑺ 无向树及其性质。
  ⑻ 生成树。
  ⑼ 根树及其应用。
  
  四、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⑴ 操作系统的功能。
  ⑵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⑶ 操作系统的接口。
  
  2.进程管理:
  
  ⑴ 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
  ⑵ 进程控制。
  ⑶ 进程调度。
  ⑷ 进程通信。
  ⑸ 死锁。
  
  3.作业管理:
  
  ⑴ 作业与作业管理。
  ⑵ 作业状态与调度。
  
  4.存储管理:
  
  ⑴ 存储与存储管理。
  ⑵ 虚拟存储原理。
  ⑶ 页式存储。
  ⑷ 段式存储。
  ⑸ 段页式存储。
  ⑹ 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
  
  5.文件管理:
  
  ⑴ 文件与文件管理。
  ⑵ 文件的分类。
  ⑶ 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
  ⑷ 文件目录结构。
  ⑸ 文件存储管理。
  ⑹ 文件存取控制。
  ⑺ 文件的使用。
  
  6.设备管理:
  
  ⑴ 设备与设备分类。
  ⑵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⑶ 通道技术。
  ⑷ 缓冲技术。
  ⑸ 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
  ⑹ 磁盘调度。
  
  7.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⑴ UNIX的特点与使用。
  ⑵ Linux的特点与使用。
  ⑶ 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
  
  五、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⑴ 软件与软件危机。
  ⑵ 软件工程定义。
  ⑶ 软件生命周期。
  ⑷ 软件过程模型。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⑴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⑵ 软件需求分析。
  ⑶ 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
  ⑷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⑸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⑹ 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⑺ 用户界面设计。
  
  3.原型化开发方法:
  
  ⑴ 原型化开发的基本原理。
  ⑵ 原型化开发模型。
  ⑶ 原型化开发过程。
  ⑷ 软件复用。
  
  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⑴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⑵ 面向对象分析。
  ⑶ 面向对象设计。
  ⑷ 统一建模语言(UML)。
  
  5.软件测试:
  
  ⑴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测试方法。
  ⑶ 测试用例设计。
  ⑷ 软件测试过程。
  
  6.软件维护:
  
  ⑴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
  ⑵ 软件维护活动。
  ⑶ 软件可维护性。
  ⑷ 软件维护的负作用。
  
  7.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⑴ 软件开发工具。
  ⑵ 软件工程环境。
  
  
  8.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质量度量:
  
  ⑴ 软件质量概念。
  ⑵ 软件质量保证。
  ⑶ 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
  ⑷ 软件技术的评审。
  ⑸ 软件可靠性。
  
  8.软件管理:
  
  ⑴ 软件管理职能。
  ⑵ 软件项目组织与计划。
  ⑶ 风险分析。
  ⑷ 项目进度与跟踪。
  ⑸ 软件配置管理。
  ⑹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
  ⑺ 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
  ⑻ 软件产权保护。
  
  六、数据库
  
  1.数据库基本概念:
  
  ⑴ 信息处理与数据库。
  ⑵ 数据模型。
  ⑶ 数据库系统结构。
  ⑷ 数据库系统组成。
  
  2.关系数据库:
  
  ⑴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⑵ 关系数据模型。
  ⑶ 关系的完整性。
  ⑷ 关系代数。
  ⑸ 元组关系演算
  ⑹ 域关系演算。
  
  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⑴ SQL语言的特点。
  ⑵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
  ⑶ 数据定义。
  ⑷ 数据操纵。
  ⑸ 视图。
  ⑹ 数据控制。
  ⑺ 嵌入式SQL。
  
  4.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⑴ 函数依赖。
  ⑵ 多值依赖。
  ⑶ 关系模式分解。
  ⑷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5.数据库保护:
  
  ⑴ 数据库恢复。
  ⑵ 并发控制。
  ⑶ 完整性。
  ⑷ 安全性。
  
  6.数据库设计:
  
  ⑴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
  ⑵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⑶ 需求分析。
  ⑷ 概念设计。
  ⑸ 逻辑设计。
  ⑹ 物理设计。
  ⑺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
  
  7.数据库管理系统:
  
  ⑴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⑵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
  ⑶ 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
  
  8.数据库新技术:
  
  ⑴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⑵ 分布式数据库。
  ⑶ 并行数据库。
  ⑷ 多媒体数据库。
  ⑸ 对象和对象-关系数据库。
  ⑹ 数据库仓库。
  ⑺ 数据挖掘。
  ⑻ Web数据库。
  
  七、计算机体系结构
  
  1.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⑵ 体系结构的定义。
  ⑶ 体系结构的分类。
  ⑷ 体系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
  ⑸ 体系的定量分析。
  
  2.存储体系:
  
  ⑴ 存储层次。
  ⑵ Cache工作原理。
  ⑶ 虚存工作原理。
  
  3.指令与时间并行性:
  
  ⑴ 指令优化策略。
  ⑵ 流水线技术。
  ⑶ RISC。
  
  4.并行处理技术:
  
  ⑴ 并行性概念。
  ⑵ 超流水线与超标量技术。
  ⑶ 向量处理机。
  ⑷ 阵列处理机。
  ⑸ 多处理机。
  ⑹ 机群处理机。
  
  5.系统性能评价:
  
  ⑴ 性能评价概念。
  ⑵ 基准测试程序。
  
  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⑴ 网络发展与网络用户。
  ⑵ 网络硬件。
  ⑶ 网络软件。
  ⑷ 参考模型。
  ⑸ 网络实例(Internet)。
  
  2.应用层:
  
  ⑴ 应用层概述。
  ⑵ 万维网:HTTP。
  ⑶ 文件传输:FTP。
  ⑷ 电子邮件。
  ⑸ 域名系统:DNS。
  ⑹ 网络安全。
  
  3.传输层:
  
  ⑴ 传输层概述。
  ⑵ 传输协议的要素。
  ⑶ 无连接传输:UDP。
  ⑷ 面向连接传输:TCP。
  ⑸ 拥塞控制。
  
  4.网络层与路由:
  
  ⑴ 网络层概述。
  ⑵ 路由原理。
  ⑶ Internet协议。
  ⑷ Internet路由。
  ⑸ 服务质量。
  ⑹ 网络互联。
  
  5.链路层与局域网:
  
  ⑴ 数据链路层概述。
  ⑵ 流量控制。
  ⑶ 差错控制。
  ⑷ Internet链路层与HDLC。
  ⑸ 多路访问协议与ETHERNET。
  ⑹ 数据链路层交换。
  
  上机测试内容
  
  1.计算机操作能力。
  2.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3.项目开发能力。
  4.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
  
  考试方式
  
  1.考试形式包括笔试(180分钟)和上机测试(60分钟)。
  2.笔试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两种类型,其中在五分之一的选择题用英文书写,其余选择题和论述题用中文书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