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海的诗句,诗意(最好讲一下描写大海的什么)

如题所述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出处: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翻译: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诗意:词句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处: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翻译: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诗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翻译: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诗意: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4、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出处:唐代张籍的《春别曲》

翻译:长江春水碧绿如染料,刚刚破出水面的点点荷叶只有铜钱大小。自己在那江头种下的橘树,也无法拴住将要远行的小舟。

诗意: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刚长出水面,一个个才有铜钱那么大。诗句写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现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时节。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5、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出处:唐代杜甫的《梅雨》

翻译: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

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诗意: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诗中的“南京”是指现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治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04
描写大海的诗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2.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6.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俄)莱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 (美)狄金森《蓝海》

8.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29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第3个回答  2009-08-04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第4个回答  2009-08-04
曹操的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悚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以此诗来表现自己博大的胸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