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如题所述

基于儿童视角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如下:

一、运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规划幼儿园环境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规划和创设,需要以儿童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眼光、发展需要等为依据。

1、环境创设要基于儿童认知特点

《指南》认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幼儿园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必须能够满足幼儿通过感知、操作和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的需要。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不同,需要的支持性环境也不同。

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环境装饰不能过于复杂,区域材料也不宜过小过多过杂,在环境创设中可以采用大比例、大块面的整体构图方式,满足小班幼儿整体感知事物的心理,中班幼儿自主性增强。

在语言、想象、操作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发展,教师要给予幼儿参与环境规划、设计和决策的机会。大班幼儿的专注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有了更大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适当“留白”,以支持大班幼儿主动参与环境设计。

2、环境创设要满足幼儿的审美偏好

幼儿的审美偏好与成人不同,主要表现在色彩和形状两个方面。从幼儿对色彩的偏好来看,幼儿园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应该以原色、自然色为主色调,如原木色、金色、黄色等,这些色调具有阳光、明亮的特点,简单朴素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在原色调的基础上选择色彩丰富的材料或玩具,引导幼儿与环境进行互动。从幼儿对事物的形状偏好来看,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应选择圆形、方形的玩具或材料。

这些形状的玩具或材料能够带给幼儿温暖感、亲切感、自由感,有助于幼儿充分融入幼儿园环境,顺利开展室内外活动。

3、环境创设要满足幼儿多层次发展需要

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环境创设的难度感知也不同。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创设既有挑战性又有难度阶梯性的环境,满足全体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幼儿能力发展处于变化中,兴趣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基于儿童视角规划和创设环境时,需要结合场地和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思考,包括建设什么样的运动设施、采用什么样的游戏材料。运用丰富多元、可探索的材料,为幼儿园营造温馨、友爱、包容的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活动体验。

因此,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给予幼儿制定规则、规划空间、选择材料的权利与机会,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4、环境创设要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

幼儿活泼好动,乐于与人交往,幼儿园环境规划和设计要满足幼儿“乐群”的天性。第一,在幼儿园环境整体设计上,多设计连廊、广场,将不同的建筑物联通起来,为幼儿的交际交往创设空间,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交往。

第二,不同活动室之间搭建走廊,打通活动室空间通道,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空间“壁垒”,支持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进行互动交流;第三,在局部空间设计方面,尤其是班级区域环境创设方面,不应固化不同活动区域之间的边界。

应尽可能地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材料、玩具进行整合,让幼儿更好地实现游戏角色之间的相互转化;第四,在特殊空间设计上,为幼儿提供私密空间,当幼儿感到疲劳时可以休息、感到厌倦时可以退避,使之成为幼儿实现自我调节的“港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