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一直是民生大事,和教育、医疗三者并驾齐驱,共同组成了国民幸福生活的指标。这其中,“公摊面积”是每个人买房都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洪洋提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热搜。
网友称该建议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贵阳就有一市民称自己家的房子至少有22万元用在了公摊面积上,“感觉这钱花得不明不白。”
那么,公摊面积为何会备受争议,有没有合理性?是否应该取消?
#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网友声音:支持买房透明化
“目前公摊面积没有统一标准,只能由开发商说了算。”全国政协委员洪洋指出:“从来没有哪一个专业机构在业主或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监督下测量清楚每户的公摊面积,也从来没有哪一个业主测量清楚了自家房子的公摊面积。公摊面积看不见、摸不着,而百姓却为它承担了高额费用,必须取消。”
此外,公摊面积还衍生出一系列不合理收费,如物业费、取暖费都是按公摊后的面积收费。同时,公摊面积既然摊给业主,所产生的收益(广告、车位、会所、超市等收益)也应当摊给业主,可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洪洋建议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
“取消公摊面积”的提议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网友表示:“公摊面积”长期存在,并且成为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的公开套路。该网友留言说,她支持买房透明化,不仅仅是要取消公摊面积,而是套内面积、物业费、取暖费都应透明化。
还有网友认为:实际上,国内不同开发商,不同楼盘的公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你根本不知道会有多少,如何测量。“你花一生的积蓄买了100平米的房子,很可能住进去时才发现房子缩水成了75平米。不仅如此,你还需要长期给25平米的公摊面积付物业费和暖气费。”
“或许有人说,公摊面积的物业费和取暖费是用来请人打扫过道、电梯的卫生,问题是你的室内面积每个月也交了不少费,有人给你上门服务吗?”一名网友说。
还有网友表示,“重庆取消公摊面积已有20年。我个人认为,其实区别就是多了一个套内面积价格,建筑面积还是比实际可用面积大,不管是精装修还是物业费也是按建筑面积来的,有啥区别呢?”
也有网友担忧:取消公摊面积后,房屋单价就会上涨,如果将公摊面积核算到使用面积里,也是一样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多网友都表示“支持取消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费用超20万元
贵阳市民吐槽“钱花得不明不白”
“我们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为‘公摊面积’买单的?”贵阳市民黎先生于2015年初以总价141万余元在观山湖区买了一处住宅。
采访中,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房屋产权证。产权证上显示,他所购房产建筑面积为269.96平方米,实际套内建筑面积为227.67平方米。这样一算,公摊面积则为42.29平方米,公摊面积占比达到了15.6%。
按照当时黎先生购房单价5255元/平方米算,公摊面积费用达到22.23万元。
但是翻阅房屋产权证,上面并没有明确标明纳入该商品房公摊面积的共用部位的名称、面积和所在位置。黎先生也不清楚,究竟公摊面积具体是哪些。
贵阳市民周女士与黎先生有着同样的困惑。周女士于2012年底以总价54.7万余元的价格在云岩区购买了一套105.28平方米的房产,其中套内面积为86.53平方米,公摊面积为18.75平方米,公摊面积占比达到17.8%。
“花了100多平方米的钱,却只买到80多平方米的‘缩水房’,多余的钱付到哪里了?”
“而且房子还是精装修,按5000多元一平米算,公摊部分的单价能和室内精装修的房价比吗?感觉这钱花得不明不白。”
说到“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建议,周女士和黎先生都表示支持。
黎先生的产权证上显示,实际套内面积比建筑面积少了40多平方米。
业内人士观点:
计费面积小了,单价会相应提高
能不能取消公摊面积?在贵阳从事多年房地产行业的业内人士欧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站在老百姓角度,作为一名消费者,我是支持取消公摊面积建议的;但是从房地产行业角度思考,公摊面积也是合理且有必要的。”
欧先生认为,首先,公摊代表了相应的成本,商品房一般是控总价的,计费面积小了,单价肯定会相应提高,即便按照套内面积计算,也会“羊毛出在羊身上”。
其次,取消公摊面积会相应打乱现有的销售、备案、计税等体系,同时公摊面积关联的还有物业、供暖等关系,取消兹事体大。
在欧先生看来,房开公司在拿地、规划运行等成本下,也不是仅按套内面积计算的,从资金性考虑出发,房开商的成本与利润都会算在房价总价内,“也就是说公共部位的成本开发商仍会以另一种形式分摊到购房者头上。”
公摊面积之所以被消费者吐槽,主要是在预售制下,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面积之间存在感观的差异,容易误导消费者。“公摊面积不像室内面积那么容易量出来,暗含较大的灰色空间。包含公摊面积的衍生费用计算,一旦取消,公摊面积产生的费用支出谁来承担?最后可能还是业主承担。”
但欧先生同时指出,公摊面积是小区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适度的公摊能够增加小区居住舒适度,过低的公摊部分则意味着公共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发商并不会为了赚钱而故意增加公摊面积,“这样的房子因使用效率低,也不好卖。”
“公摊面积是小区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取消公摊面积没有实质意义#
话题再登热搜
随着热议不断,相关话题 #媒体:取消公摊面积没有实质意义# 也于3月10日一早,冲上了热搜。
根据中国经营报发布标题为《住房销售中取消公摊面积没有实质意义》文章提到: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测量和计算,相关规定里都有详细说明,只不过楼盘高度、档次等变量导致公摊面积不一样。
与此同时,由于公摊面积的计算很复杂,一般购房者基本不会算,一些开发商便会把仓库、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等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浑水摸鱼算在了公摊面积之中。
该文章作者认为:不管算不算公摊面积,开发商都不会少收购房者钱,总房款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该作者还表示,如果取消公摊面积,而按照使用面积来计算房价,除了开发商会上涨单价,物业、暖气公司以及相关部门,也都会把公摊面积上的成本分摊到使用面积上,从而使物业费、暖气费以及各种税费同时上涨。
所以,该作者总结道:直接取消公摊面积,没有那么简单。
对此,文章作者建议:为了避免广大购房者对公摊面积进一步产生误解和歧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公摊面积知识的普及,开发商不仅要在购房者买房前就明确告知,还要把公摊面积具体内容全部写进购房合同。
什么是公摊面积?
房屋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主要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等。
公摊面积制度怎么来的?
公摊面积最早由香港开发商提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卖房模式是一栋楼一栋楼卖,普通购房者难以承受。一家香港开发商看准了这商机,将投资的香港香槟大厦,改成一层层甚至一户户卖,买房者络绎不绝。
和原来整栋楼出售相比,“散售”产权被分割,原本楼梯、楼道、墙体、电梯间等公共区域的费用由谁来承担?
于是,香槟大厦采用订立“公共契约”的方式,要求每位业主按契约对公共部分承担一部分责任和费用,“公摊面积”雏形就此诞生,并逐渐普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开始学习香港房地产发展模式,期房预售、卖公摊面积等模式也随之传入。
但实际上,香港已于9年前正式废除了公摊模式,在彻底取消前,也经过了多年的各方争论。
对于哪些面积应计入公摊面积?1995年,建设部颁布《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中有具体的规定和标准。
其中指出,商品房买卖所签订的商品房购销合同中,应注明该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实得建筑面积)及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但公摊率,尚未有具体的标准。
资料显示,别墅公摊率最低,一般在1%-8%之间。其次是多层住宅,其中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高层建筑有电梯、电梯前室及安全通道等占用空间,故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更大,12-33层住宅公摊率通常为14-2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编辑 武芮西
编审 干江东 罗玮
戳这里关注我
看贵州都市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