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李斯逆袭为丞相,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统一货币、度量衡

如题所述

李斯,是秦始皇身边的大才。他跟着老师荀子学帝王之术,后来用反间计离间六国,为秦扫灭六国开创了大好局面。

他本是平民出身,却能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国丞相。其统一文字、度量衡的主张,更是惠及华夏数千年,时至今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他当年的政策留下来的影子。

​这位人才,值得我们铭记。

李斯是汝南上蔡人,位置就在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

都说乱世出英雄,真的英雄,在乱世也更容易做出成绩。

李斯,一个生在战国末年的文职底层公务员,年轻的时候,只是在底层做个掌管文书的职业,没事写写工作汇报,或者整理一下郡里的图书。

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他在这基层安稳的生活,吃喝不愁,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

可惜的是,他是生活在乱世。乱世中,四处征战,人命不值钱。

李斯没有后来项羽那样的超高的武力值,但他的能量同样强大,这份能量,来源于他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史记》中,有一件事说的很有意思,主要是描述李斯以小见大,通过动物间的举动,联想到了“人生”这个高深的哲学话题。

某日,李斯去如厕,看到老鼠在这里抢“狗的粮食”,即饿极了的老鼠在吃大粪,它们见到人或者狗去厕所,会连忙逃跑。毕竟“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除四害”这个事当中,消灭老鼠这个事业由来已久。

但是细心的李斯发现,米仓里的老鼠,吃的肥硕,经常在这里扎窝安家,几个月时间就能繁殖出一窝小老鼠出来。他们不愁吃喝,就安生在里面吃饱喝足下崽就是。与厕所里的老鼠生活方式差别太大。

同样是老鼠,待遇咋就这么大呢?

普通人见到这种情况,一般会直接拿起扫把,把这些“四害”赶尽杀绝,打完了后再来思考一下,下一顿饭该咋办,是不是该到地里干活了,或者想想地主家的地租如何缓交两天。

而李斯却发出感慨道:“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人生在世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又比谁差哪去了?唯一的差距,就是机会来临时,有的人把握住了,有的人却充满怀疑,白白错过。”

事实上,李斯的目的,是要告诉自己,要通过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而不能偏安一隅,将自己关在狭小的空间之中自怨自艾。

一个有思想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有思想的人,行动力还特强!为了改变现状,李斯辞去了他原本安定的公务员工作,拿上多年积攒下来的钱,去投名师、学本事。

当时,国内最有名气的“博士生导师”是荀子,生活在齐国。荀子不仅传授当时固有的知识点,他传授的还有治国思想,该思想向法家靠近,灌输学生以定国安邦之策。

李斯带上全部家当前去求学,终于学有所成。

愿意拼上全部家当,学得一身本事,李斯自然要求得最大化的利润。

是的,作为社会人,第一要义是活着,第二是生活水平提高,第三是实现自我价值。

思来想去,他选择了最有可能让他施展一身才华的秦国。

这时候的秦国,已是威名赫赫,在战国后期,是首屈一指的强国。来这里找工作也是有门槛的,如果没有学历,就要掏出来真本事练练!但李斯明显有着属于他的敲门砖,毕竟他可是“博士生导师”荀子的高徒,来这里自然要被高看一等。

吕不韦见到他,经过短暂测试,迅速给他安排了一份正经工作干着,虽然这个职称不高,好在秦国是按照功劳任命贤才,他来这里,有机会施展才华,也有机会和秦王相见。

对于一个外来的穷酸学生来说,这就够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斯不断上书,发表自己的独到观点,终于得到秦王的赏识。秦王不断和李斯交换治国意见,其很多建议被秦王采纳,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李斯还成功撩动了秦王逐鹿天下的野心。

某次,李斯告诉秦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秦穆公时由于国力尚弱,统一天下的时机尚未成熟。如今周天子的影响力无限接近于零,诸侯间连年征战,秦国作为老大哥,当结束这个乱世,扫灭天下诸侯,立万代之基业”!

随后,他献出了自己的离间计,阴谋、阳谋并用,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时局搅乱,让六国之间相互猜忌混战;让其他六国内部君臣猜忌、将相离心!采用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瓦解敌国的国力。至于顺序,他也想好了,就是先灭掉当时实力相对强大的韩国,以震慑其他国家,最好的结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些计策不可谓不毒,从此六国混战一团,秦国待时而动,图谋天下。献出这条计策的李斯,自然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从小官提拔到长史,又从长史提拔到客卿。如果这些职称不直观,我们就换一种说法,李斯从一个乡镇级的底层干部,被提拔到了一把手身边的谋士。一般如三国里郭嘉那样的谋士,能量是很大的,能左右主公的决策,但郭嘉基本没有亲自掌兵。李斯却在短时间内,又从谋士被提拔到客卿。客卿就是原本不是秦国本地人,但又在秦国担任的最高级别的官职之一。

截至此时,李斯已经成功进入了秦王的核心圈子。

多年以后,秦王任用贤明,文臣武将数不胜数,终于逐一诛灭六国,一统天下。在这条道路上,李斯居功至伟,被秦始皇任命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有人说,李斯嫉贤妒能,毒杀了另一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我认为这一点可能性不太大,他已经位极人臣,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可以说利益与秦国已经绑定到一块,这里的高手越多,他就能得到更加稳定的生活保障,身为嬴政身边的红人,他还不至于与韩非子较劲。韩非子之死,是韩非子自身的问题,他作为韩国王子,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屡次为本国谋利益,触动了秦王的逆鳞。

闲话不提,再谈李斯。

事实上,在李斯担任丞相期间,很多政策的实施,足以称得上千古流芳。

首先,他上奏皇帝,废除六国旧制度,统一度量衡。数年前来,朝代更迭,但这种计量方法,几乎未曾更改,时至今日,我国的国民仍在受益。

其次,在公元前210年,他又上奏皇帝统一货币。同时废除其他六国旧有货币,极大的促进了秦王朝的经济发展。这一举措,对后世影响同样巨大。可以说,仅此一项功绩,李斯之名,就足以名垂青史。

最后再谈谈他提倡的修驰道车同轨的功绩,这就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有固定的宽度,保证车辆在道路上畅通无阻,疏通了咸阳对外的交通往来。

《史记》中评价李斯道:“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只可惜这位丞相,在秦始皇死后,被宦官赵高所挟持,逼公子扶苏自杀,自己亦未能得到善终,被腰斩于咸阳,株连三族。

欢迎朋友们关注新语说古今

看更多精彩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