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imoku Kinko Hyo指标怎么应用

如题所述

一目均衡图由五组参数合成,与现在常用的移动平均线吻合。参数建基于各个长短周期的高低点,提供一明确简单的走势图。
五个参数如下:
1) 短轴快线 = 转换线 = (9日内最高 + 9日内最低) / 2,以9日为一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更改)
2) 中轴慢线 = 基准线 = (26日内最高 + 26日内最低) / 2,以26日为一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调教)
3) 后移指标 = 迟行带 = 将是日收市价后移至一中线周期
4) 前移指标A = 先行带A = (短轴快线 + 中轴慢线) / 2,前移至一中线周期
5) 前移指标B = 先行带B = (52日内最高 + 52日内最低) / 2,前移至一中线周期
云带 = 前移指标A及前移指标B的空间
上图为一目均衡图的例子。云图、或一目均衡表指标(Ichimoku kinko hyo),简称IKH,此指标是由笔名为Ichimoku Sanjin的日本记者在1930年代发明的,它是显示市场趋势,趋势的强弱,支撑/阻力位,还有买卖信号的一个指标,它一般多用于日图、周图上,若是短期交易,则效果没有长期的好。它有五条不同颜色的线组成。
如图所示:

Tenkan-sen —转折线:在这里我们简称为T线(红色线),T线主要用来衡量短期的动力,一般的默认值(可以更改)为7-9,它一般和Kijun-sen—基准线(简称K线)结合一起用来预测将来的动力。其计算公式为T线=(默认值周期内的最高的最高价——默认值周期内的最低的最低价)/2
Kijun-sen —基准线:在这里我们简称为K线(蓝色线),K线主要用来衡量中期的动力,一般的默认值(可以更改)为26,这是它和T线的区别,它一般和T线结合一起用来预测将来的动力。它的计算公式和T线一样的。 K线=(默认值周期内的最高的最高价——默认值周期内的最低的最低价)/2
Senkou Span A —先行上线:在这里我们简称为A线(沙褐色线),它用来衡量动力和以后的支撑/阻力区。它和B线是一组的,A、B两条线之间所包围的区域称作云(kumo),当A线在B线之下时,是一个下降趋势,当A线在B线之上时,是一个上升趋势,当A、B线交叉时,则有可能有逆转现象。它的计算公式为A线=(T线-K线)/2。
Senkou Span B—先行下线 :在这里我们简称为B线(蓟色线),它用来衡量动力和以后的支撑/阻力区。它和A线是一组的,A、B两条线之间所包围的区域称作云(kumo),当B线在A线之上时,是一个下降趋势,当B线在A线之下时,是一个上升趋势,当A、B线交叉时,则有可能有逆转现象。它的计算公式与T线和K线是一样的,B线=(默认值周期内的最高的最高价——默认值周期内的最低的最低价)/2,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默认参数(可以更改的)是一般是52,
Chinkou Span—延迟线:在这里我们简称为C线(绿色线),它是把现在的价格画在了26个时段之前的线图,其目的就是产生交易的信号。
IKH指标的分析方式如下:
T线上穿K线,价格在云之上,C线在收盘价之上,是最强的买进信号
T线下穿K线,价格在云之下,C线在收盘价之下,是最强的卖出信号
T线上穿K线,价格在云之中,是普通的买进信号
T线下穿K线,价格在云之中,是普通的卖出信号
T线上穿K线,价格在云之下,是较弱的买进信号
T线上穿K线,价格在云之上,是较弱的卖出信号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云图是出现在价格之前的,所以它显示将来可能的支撑/阻力区。
如图所示:

云图的分析为:
如果说价格在云图之上,那么云的上线是第一支撑位,下线是第二支撑位
如果说价格在云图之下,那么云的下线是第一阻力位,上线是第二阻力位
如果说价格在云图之间,那么云的上线是阻力位,下线是支撑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