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的由来?

如题所述

历史上,洛阳因其位于天下的中心位置,山川秀丽,被认为是立国建都的理想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洛阳的名称随着朝代的更迭和领土的争夺而多次变化,其众多名称反映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位。
在传说时代,洛阳被称为郏鄏,这个名字源于北部邙山的郏鄏山。后来,周成王据说在郏鄏定鼎,但郏鄏的名字并非始于成王,而是自古就有。
夏代时,太康王驱赶了居住在洛阳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并将都城定在斟鄩。斟鄩是城名,其遗址位于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这标志着洛阳作为都城的先河。商代成汤居住在西亳,西亳是都城的名字,位于今洛阳偃师尸乡沟一带。
西周时期,洛阳有多个名称。从地理区域来看,洛阳被称为“中国”、“土中”、“地中”等。1965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成于成王初年的“何尊”(青铜酒器)上有铭文提到“余其宅兹中国”,表明武王将洛阳称为“中国”。《帝王世纪》则称洛阳为“土中”,这些名称都凸显了洛阳在地理上的核心位置。就城邑而言,洛阳是西周的东都,有“缓衫行雒邑”、“成周”、“新大邑”等名称,这些名称体现了洛阳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其中雒邑因靠近雒水而得名,成周则寓意着“周道始城”。二者指同一城邑,位于今洛阳涧东瀍西一带。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后,平王迁都雒邑,因周王居住在此,雒邑也被称为王城。景王去世后,王城发生王子朝之乱,敬王避居翟泉。由于乱党多在王城,敬王召集晋、魏等诸侯大夫扩筑成周城(在今白马寺东汉魏故城一带)并迁居之。此后,“成塌虚周”成为敬王所居之专名。
在战乱频繁的国家时期,开始出现雒阳这个名字。洛河古时称雒水,因位于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这个名称既是地理区域名也是城名,一直沿用至今。秦朝时,因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照“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将雒阳改名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因汉朝尚火德,复名雒阳。三国时魏以魏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为“洛阳”,后世沿用至今,唯明朝光宗朱常洛为讳“洛”字改“洛”为“雒”。
西晋以洛阳为都,但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使洛阳一带成为废墟。后来,洛阳成为羯族石勒后赵政权的南都。隋朝建立后,沿袭北周制度,以洛阳为陪都,称“东京”。隋炀帝对东京进行大规模营建,称之为“东都”,并迁都洛阳。唐初建洛阳宫。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迁居洛阳,封洛阳为“东都”。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将东都改为“神都”。唐玄宗天宝元年改称东京。
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都将以洛阳为都,后汉、后周、北宋、金则作为陪都。后梁称洛阳为“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至北宋称“西京”,金称“中京”。
司马光曾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地名的历史变迁,记录了洛阳的兴衰,也是中国历史兴衰演变的缩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