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目标管理的本质是绩效价值导向,目标管理使得整个公司、各部门、个人事先可以有明确的指标,事中可以检查考评,事后可以奖罚兑现,实现全面、公平和互动的管理。以前就遇到过公司不考核还好,考核的时候部门开始互相推卸责任了、各种矛盾,本来就不太协作的部门之间隔阂更深了。考核失败涉及的方面会很多:
一是绩效考核体系本身存在问题:1、企业发展目标是否完整,大多数企业年度目标集中在量化的经营指标上,比如销售、生产等,对职能部门的目标要求是缺失的;2、考核指标的设置存在问题,比如考核指标数量过多、关键指标缺失、部门/岗位关联指标缺失、是否做到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程序化、行为化等等;这样会导致员工的考核结果无法体现其价值贡献、员工的日常工作偏离公司目标、以及部门之间的不配合、推诿扯皮等等问题。3、考评数据的提取存在问题,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能否保证。
二是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1、大老板对绩效考核推行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考核的效用。有些时候,大老板精力有限,更多关注在一些业绩指标上,对于绩效考核这类管理方法的运行,实际上并没有花费太多心思。另外,绩效考核也是需要企业付出管理成本的。有可能短时期带来的动荡导致业绩下滑也是很正常的,大老板们是否愿意付出这个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也是一个影响因素。2、各级参与绩效考核的管理者们,对考核的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也是关键影响因素。有些管理者压根就不愿意做考核,有些管理者在考核时并不客观,有“护犊子”情结,息事宁人是很多管理者的基本哲学,当管理者了解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收入和任免,就自然不自然地把表现欠佳的下属也给予一个不错的考核结果,而表现出色的下属的考核结果也没有脱颖而出,导致绩效考核也流于形式。
三是考核工具被机械套用:企业在运用KPI考核方法时,机械地套用管理工具,只有写目标管理卡的动作,反而没有足够重视KPI指标提炼和目标形成的很多细节和过程,仅仅看重考核二字,员工和企业对考核标准和内容并没有达成一致,导致在打分时出现相互推诿、不承认考核指标、争执矛盾的情况。
四是现有薪酬/发展的吸引力不足: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表示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期望自己的工作结果能够在薪酬或者职业发展上得到回报,如果薪酬或者职业发展本身对员工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就会导致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漠不关心,绩效考核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8
1、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工作成效;
2、考核指标的选择与设置不合理;
3、考核目标经过努力不能达成;
4、上级没有对被考核者进行辅导或帮助改善提升;
5、未充分听取或考虑被考核者的意见;
6、激励力度不够;
7、考核实际执行的结果背离了考核的初衷;
8、考核太复杂,牵扯了太多的精力;
9、考核结果未及时反馈到员工本人;
10、目标没有挑战性;
11、没有考核或没有明确的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