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如题所述

 在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条件。主观条件一是要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包括确立正确的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选择最优价值目标等,二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实现人生价值最根本的是个体必须具备主观条件,包括树立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客观条件主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舆论环境等。客观条件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我们只有尊重并依据这些客观条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很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多元的变化。所谓价值取向,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具体表现为政治取向、审美取向、道德取向等不同方面。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取向的变化根源,在于社会本身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市场经济结构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与多层次性。在这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有的人推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有的人则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有的人选择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有的人则只满足于个人的实惠与享乐。社会生活的多种变化引起人们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是社会开放、进步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对于多元的价值取向,我们应根据其不同的取向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实施价值导向,使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朝着高一层次目标有所进步。
  所谓价值导向,是一定的社会为实现其政治、经济目的而对个人价值取向、群体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的规范、激励、调节和引导,以促进个体、群体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谐一致、协调发展。因此,价值导向是对社会上各个个体成员的多元性的价值选择加以调节、引导和限制。一元性的价值导向是在多元价值选择的比较、评判、选择的基础上,把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引导到符合社会根本利益的基本方向上来,至少引导到相容的方向上来。在多元性的价值选择中,保持一个根本性的方向,才不致误入歧途、迷失方向。
  当今中国社会,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以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倡导为社会作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国强民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着最新的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直接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大学生要勤奋学习,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勇于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成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时代先锋。
  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看,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朝气的一代,他们的精神风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培养一代富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年轻人,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的丰富文化遗产,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极大地繁荣我国的先进文化。因此,大学生成为精神文明的先进典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切实需要。
  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看,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党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征途中要贯彻和实践这个根本宗旨,就需要在大学生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能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拼搏的接班人。这就需要大学生明确成才方向,走上为国为民的成才道路。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下,大学生要树立为社会作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倡导无私奉献精神是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入信息社会,归根结底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奉献。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以他们自己的创造,作出了巨大奉献,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但它也蕴涵着转向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局限。因此,通过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对由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因素加以限制和引导。
  奉献精神是伟大而崇高的,但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奉献就是只讲牺牲,高不可攀,可敬不可为,可羡不可行。这是对奉献的一种误解。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邓稼先为科学事业而献身,是一种奉献;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徐虎走街串户解市民之难,吴天祥将万家忧乐挂在心头,是一种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最近,在防治SARS疾病的第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工作,夜以继日地奋斗,表现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向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向灾区群众捐几件衣物,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力,乃至为孕妇和老人让一次座位,也都体现了奉献精神。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献。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
  倡导奉献精神,绝不是漠视个人利益。这里关键是处理好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不能一说奉献就不要个人利益,一提个人利益就不讲奉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讲奉献不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而是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同时,国家和集体也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提倡奉献精神,不是无视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个人利益;不是用集体主义否定和取代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引导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证国家与集体利益,在保证和发展个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奉献,大量的、经常的是岗位奉献。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奉献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岗位敬业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有没有奉献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样。人们在本职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争一流,创一流。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辉煌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创造的社会实践中,在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的奉献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真正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一、人生观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形成,就会指导和支配人的志向和行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每项具体活动都有具体目标,而这种具体目标要受总目标、总志向的支配,就会确定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向和道路.青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逐步成熟时期,期望着独立开始探索人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否正确,是关系到青年学生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大问题.
  对中学生来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成才的需要.我国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常常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因此,必须逐步树立科学人生观,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二、正确人生观是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柱
  树立正确人生观,对于确定一个人事业的方向并取得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古今中外,大凡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或在某领域取得成就的科学家、思想家,一般都是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获得的.他们在为社会工作,为人类服务的崇高思想指导下,忘我劳动,敢于创新,做出许许多多成绩.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理想的看法是积极的、进步的.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就是在这样人生观指导下,积极工作,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人生征途上,就会或彷徨徘徊,或随遇而安,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三、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旧的传统观念,仍然继续存在并且还在影响着人们.随着对外开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在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有益经验的同时,那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来,都会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青年学生必须树立科学人生观,增长识别是非的能力,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和锻炼的过程.首先,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修养.她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只有用科学世界观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识别能力,才能正确认识人生.其次,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磨炼.科学的人生观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劳动、生活一步一步地形成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刻苦锻炼,于细微处见精神.良好的道德和观念,需要日积月累,长期磨炼,才能培养起来.最后,要坚持经常地解剖自己.青年学生难免会出现偏激的认识,狂热行动和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需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要经常地解剖自己,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要认真地做自我批评,及时改正,在人生道路上才不掉队,勇往直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6
一、人生观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形成,就会指导和支配人的志向和行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每项具体活动都有具体目标,而这种具体目标要受总目标、总志向的支配,就会确定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向和道路.青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逐步成熟时期,期望着独立开始探索人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否正确,是关系到青年学生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大问题.
  对中学生来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成才的需要.我国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常常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因此,必须逐步树立科学人生观,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二、正确人生观是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柱
  树立正确人生观,对于确定一个人事业的方向并取得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古今中外,大凡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或在某领域取得成就的科学家、思想家,一般都是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获得的.他们在为社会工作,为人类服务的崇高思想指导下,忘我劳动,敢于创新,做出许许多多成绩.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理想的看法是积极的、进步的.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就是在这样人生观指导下,积极工作,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人生征途上,就会或彷徨徘徊,或随遇而安,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三、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旧的传统观念,仍然继续存在并且还在影响着人们.随着对外开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在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有益经验的同时,那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来,都会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青年学生必须树立科学人生观,增长识别是非的能力,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和锻炼的过程.首先,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修养.她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只有用科学世界观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识别能力,才能正确认识人生.其次,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磨炼.科学的人生观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劳动、生活一步一步地形成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刻苦锻炼,于细微处见精神.良好的道德和观念,需要日积月累,长期磨炼,才能培养起来.最后,要坚持经常地解剖自己.青年学生难免会出现偏激的认识,狂热行动和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需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要经常地解剖自己,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要认真地做自我批评,及时改正,在人生道路上才不掉队,勇往直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7-18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明确自己人生目的,具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人生追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懂得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认真深刻地进行思想改造。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我们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