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孩子好动分析与措施

如题所述

好动在医学上俗称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是一种心理障碍,一般儿童期表现明显。而我们常见的就是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好奇心强,行为多过,导致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甚至对外界有一定的威胁性。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三:

一是进行心理思想辅导,改善孩子心理压力,提高认知观念。孩子好动是因为没有约束意识,也是因为自控能力差,再加上好奇心的驱动,导致孩子产生行为的冲动。所以通过语言的传输给孩子进行教导,灌输良好的认知度和好坏观念,培养孩子自我分析能力与约束观念。

二是采取措施控制孩子行为举动,阻止好动行为,淡化孩子的冲动想法。这种方式需要先进行第一种方式再进行,不然直接采取措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也有可能不接受突如其来的做法。这种措施基本上是强制控制的,需要把握适度,并且需要耐心和坚强的意志力,不然很容易半途而废。

三是如果言行措施不行也只能采取药物结合,但不能依赖!一般这种问题医学用药就是控制患者神经的活跃度,可能会用到精神方面的药物,所以需要谨慎。药物只是临时性的神经控制,不没有根治药物,所以在使用药物搭配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第一二种方式进行矫正,只有思想和行为得到改变了才能有效的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今年带小班,我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小宇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在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离开自己的小椅子,下位这边跑跑,那边晃晃,想上厕所,就去,从没有约束,大家一起唱歌时,他不唱,等大家唱完了,他便扯着喉咙唱起来了,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总是站不到自己的点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站在那里,看着电脑和音响,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走啊,他很可爱的说:“我有事情的。”“什么事情啊?”他又说“我有事情的。”说完跑到我前面去了。

  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边小女孩的头发,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倒水倒一杯,看着满了,就走到教室门口自己倒掉一些,看着又好气又好玩。

  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到别人那里去抢玩具,这时只听到孩子们的告状声,他又会把玩具还回去。每次收玩具,他还会把别人的玩具一起收上来,小班的孩子都愿意自己送自己的玩具,这时又传来一阵告状声。

  他睡觉有个习惯,每次都要脱掉袜子,还喜欢玩袜子,老师怎么一再强调想纠正都没有办法,最后也就不管他了。他每次开始睡觉的时候都睡不着,老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乱踢乱动,老师怎么说都没用。要起床的时候他总是起不来,躺在床上谁都叫不动。午睡起来别的小朋友都去吃点心了他还在床上,大多时候他都是最后一个吃点心,而且总是懒洋洋的。
第2个回答  2020-11-16
很多家长都会说自己的孩子很皮很好动,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也会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好动。大多数时候,孩子好动多是由于好奇心比较强,对世界充满着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对于孩子好动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那么幼儿园孩子好动该怎么办呢?

幼儿园孩子好动怎么办

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积级兴趣,幼儿有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让幼儿在一个充满愉快祥和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源动力,儿童学习离不开他们的兴趣,只有对所学内容有较大的兴趣,儿童才能自愿自主的去学习,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水平自然就会提高.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尤其是在内容较为抽象的教学活动中,方式方法更要新颖,生动有趣。

怎么避免幼儿园孩子好动

孩子玩游戏时全身投入,正是在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此时家长切不可任意打扰、干涉和打断。平时家长可以将游戏时间与日常生活配合恰当,并指定一个固定的玩游戏的角落,将环境安排得有条不紊,以减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家长亦切勿要求孩子做不感兴趣或超过能力所及的事。以免他们借着不断变换活动来逃避大人的责备。此外,家中的气氛亦必须稳定,避免经常搬家及家中太多的人出入。亦切忌同时买太多的玩具及图书给孩子;使他们左顾右盼,不知所措,而无从培养仔细、有耐心、反复和专注一件物件的习惯。

孩子的好奇心强并且容易好动,是因为被某些比较奇特的事情所吸引,而没办法专注于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所以老师或者家长可以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旁边不要放上孩子的玩具,同时也不要打扰和干涉孩子学习,让孩子安静下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