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为何圣人不把朝政交给太子反而交给李林甫呢?

如题所述

马伯庸先生的《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一个大唐反恐故事。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上元节前一天(正月十四),一帮狼卫带着石油火药,准备在上元节当夜引燃玄元宝灯,把李隆基李林甫在内的一帮昏君奸臣全部烧死。负责皇城安全防卫的靖安司得知消息,从死牢中提出杀人犯张小敬抓捕狼卫,一场斗智斗勇就此展开。

靖安司如此卖力卖命的主要原因,就是李隆基(剧中称为圣人)准备把大唐朝政全权交给右相李林甫打理。李林甫和太子李亨是死对头,可谓水火不容。如果李林甫全权掌握朝政,那么李亨的下场会很惨,轻则废黜,重则丧命。而靖安司效命于太子李亨,为了保住李亨的太子之位,靖安司的负责人贺知章和李泌不惜老命小命,用剧中所言“把身家性命赌在了这一天”。

李隆基把朝政大权交给李林甫心意已决,连高力士的劝谏都不听。《资治通鉴》记载:上从容谓高力士曰:“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对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上不悦。力士顿首自陈:“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上乃为力士置酒,左右皆呼万岁。力士自是不敢深言天下事矣。剧中演高力士为了一个旧茶盏而被李隆基冷落,虽是虚构,但也说明了李隆基在交出朝政这件事上的决心。


那么问题来了,李隆基为何要把朝政大权交给李林甫而不交给太子李亨呢?原来大唐王朝的历任皇帝都被太子整怕了,也整惨了。

第一任,李渊。李渊开始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结果李建成图谋造反,发动了杨文干兵变,被李世民扑灭之后,摁下葫芦浮起瓢,李世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跟李建成明争暗斗。最终李二干掉李大,尉迟恭戴甲进殿,逼迫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没过一个月李世民就把李渊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李渊当了九年太上皇方才死掉。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为了体现自己夺位的正统性,多方抹黑李渊,还在朝堂上爆出李渊起家时给突厥颉利可汗称臣的丑事,李渊一张老脸涨的通红,心里虽然mmp,嘴上还得笑嘻嘻,称赞我儿仁孝。

第二任,李世民。李世民晚年也被太子李承乾摆了一道,要不是多长个心眼儿,就被李承乾和侯君集联手干掉了。李二从此吓得没睡着觉,最终把皇位传给了懦弱无能的李治。李世民为啥传给李治而不传给李泰或者李恪,因为长孙无忌跟他说了,晋王仁孝,换言之,老实无能,不会造反,但是李泰李恪这两货就说不准了。结果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把大唐江山交给李治,最终被武则天给篡夺了。老人家评价李世民此举,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第三任,李治。李治第一个太子燕王李忠,母亲只是后宫一位普通的刘姓宫女。武后当权,李忠惧怕武后,主动让出太子之位,徙房州刺史。但是在刺史任上依然恐惧不安,以至于穿着女人衣服防备刺客。精神极度紧张之下产生了幻觉,总觉得有妖怪跟着他,经常秘密占卜。事露,废为庶人,囚黔州李承乾故宅,后以涉嫌谋反被赐死。第二个太子李弘,在朝堂之上非常得人心,因为劝谏武后把萧妃的两个女儿嫁掉,就被武后下毒害死。第三个太子李贤,果敢明断,颇类太宗,迫于武后淫威,宫中暗藏铠甲,图谋造反,失败废为庶人,终被武后诛杀。

第四任,李显。李显太子李重俊,生性明果,跟妹妹安乐公主争权,安乐公主谋为皇太女,准备日后继承大唐江山。于是带人杀死武三思,又要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韦皇后拥触李显登上玄武门,李显据槛语千骑曰:"尔乃我爪牙,何忽为乱?能斩贼者有赏。"于是士倒戈斩多祚,余党溃。重俊亡入终南山,欲奔突厥,宗楚客遣果毅赵思慎追之,重俊憩于野,为左右所杀。


第五任,李旦。第一个皇太子李宪,看到李隆基功大,唯恐自己步了唐初李建成后尘,打死要把太子之位让出来,让不出来就死。于是被李隆基盖豪宅养了起来,性尤谨畏,未尝干政而与人交,因此李隆基非常信任他。死后尊为让皇帝,意思李隆基的皇帝是李宪让给他的。李旦眼看李隆基咄咄逼人之势甚笃,干脆自己也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当了太上皇。太平公主说你着急啥,等你死了传给他也不迟啊。但李显是个明白人,一看李隆基就是一头白眼狼,再不传位就会步李显后尘。

李隆基冒着血雨腥风从尸山血海中爬到皇帝高位,而且也是靠政变夺得皇权,自然明白太子的危险性,因此他听信武惠妃谗言,不惜杀死太子李瑛等三个儿子,眼都不眨。表面来看是被武惠妃吹了枕头风,其实究其本因,乃是李瑛干了二十年太子,身边已经集聚起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加上宰相张九龄等人都给太子站台,这让李隆基非常恐惧,于是以涉嫌谋反的罪名将太子诛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