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1和4的复习题

要带答案的那种~
大题越多越好,要速度~~谢谢~~万分的感谢~~
好的还可以追加分的

由于答案不能超过10000字,所以我也只能这样子了,必修4是一套试卷,必修一只有几道题了,否则字数超过10000字,发表不了的
高中政治必修4终结性测试题�
一、在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005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C.正确意识比错误意识的反作用大�
D.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源远流长的戏剧“国粹”,在表演中,人们常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一特色
A.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B.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
C.是源于客观实在的艺术抽象 D.是对人类性格和品质的如实反映�
4.下列各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③水往低处流�④摩擦生热 ⑤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⑦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⑧交通规则�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④⑥⑧�
5.近年来,上海郊区已开始用电脑种菜。电脑种菜完全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B.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科学越发达,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越弱�
D.科学每前进一步,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就失去一些地盘�
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时,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据此回答6—7题�
6.从哲学上看,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在于�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7.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决定意识�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近年来,我国总结了建国以来水电开发的经验教训,要求水电工程项目的选择和建设,都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建的水电工程项目都必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立项。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看问题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④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9.《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
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②把个性当成了共性�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④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① B.② C.②④ D.①③
10.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虽然日日不见君,用君污染水。”一首被修改的著名古诗,反映了近年来频频发生在我国江河流域的“跨界污染”现状。各地区政府只对本地环境负责,这种“独善其身”的环保思想是造成“跨界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
A.立足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事实�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C.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D.集中力量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当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经激怒了一直把牛顿力学理论奉为绝对真理的世界100名著名教授,他们联合声明:爱因斯坦错了。但爱因斯坦却幽默地说:“如果我错了,只要有一个证明就足够了,何须100个呢?”据此回答11—12题
11.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C.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D.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1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D.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的特点
13.2005年4月至5月,我国科技人员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第四次综合科考,最新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此次珠峰综合科考是进入21世纪我国首次在珠峰地区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球板块的碰撞,逐步隆起而成为现今的“世界屋脊”。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D.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
14.钱钟书认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想见胜。”它说明的哲理是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②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根据�③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④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5.2005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56年。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君子和而不同”所体现的辩证法的正确思想是 �
A.有修养的人在任何问题上都要追求思想上的一致性�
B.由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从而构成了事物的多样性�
C.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统一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16. 2005年3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这一要求符合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③正确处理部分间的关系,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④矛盾双方的依存是有条件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不是政府,而是政府的各级官员。如遇到讲诚信、兑现承诺的官员,老百姓认为“诚信政府”是名副其实的;如遇到不讲诚信的官员,老百姓则认为政府没有诚信。老百姓的看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18.下列能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是
A.既要看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又要看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B.要学会“弹钢琴”,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和“单打一”�
C.既注意“近墨者黑”的可能,又懂得“近墨者未必黑”的道理�
D.要善于综观全局,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9.2005年3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矿难频发不是偶然的,是煤矿长期负重爬坡、超常增长、各种矛盾问题长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反映和总爆发。这说明的哲理是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0.早在1835年马克思谆谆告诫年轻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这里的“人类的天性”是指
A.人具有从事生产劳动的特征�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C.人类具有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D.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21.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日:“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了罕日:“尔以宝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这段话主要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D.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不在于索取
22.1928年佛莱明发明了青霉素,经过从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的长期反复过程,1942年青霉素成为人类战胜病菌的有力武器,但是青霉素不能治疗结核菌等病菌的感染。之后,人们又发明了金霉素等,形成了抗菌素家族。这表明 �
①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②新事物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③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④新事物发展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3.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因此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以此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B.意识由物质决定并反作用于物质�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制约�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4.奥斯托洛夫斯基说过:“人融化到社会里,那就很难杀死他,因为要杀死他,必须杀死他周围的一切,杀死整个国家,杀死整个生活”。这说明�
A.人具有社会性�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影响�
C.个人与社会是不能等同的�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25.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DW2〗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W2〗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6.看漫画《理屈词不穷》,回答:漫画所揭露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处理。这不仅是保护市场正常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哲学上看,这表明了�
A.事物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坏事变好事�
C.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D.有一定的原因必有一定结果,结果总是由原因引起�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据此回答27—30题�
27.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要开创新局面,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③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从认识论角度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9.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因为�
①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②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④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0.上题题干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坚持群众路线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B.只有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人们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D.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先进阶级
二、问答题(共40分)�
1.胡锦涛同志在江苏考察工作结束时指出: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既要看到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又要看到在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会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拉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将会更为尖锐,而且将会出现大量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最终势必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8分)�
2.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在和首都大学生座谈人生时讲到,我已年届不惑,我最大的不惑是四个字——“输入”、“输出”。人在步入社会前,需要社会对个人的“输入”;但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后,走出校园,就应该对社会“输出”,就必须对社会“输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而“输出”。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中“输入”、“输出”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怎么理解“应该对社会输出”和“必须对社会输出”?(5分)�
(3)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输入”和“输出”?(4分)�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前进。为此,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把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4.材料一: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推崇“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
材料二: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引起强烈反响。一位政协委员说,诚信是市场主体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本,无论任何个人和部门、企业,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信用成为一种制度是一个必然趋势,信用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社会生活中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4分)�
(2)有人说:“社会上种种缺乏诚信行为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我自己守信是没有意义的。”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评价。(4分)�
(3)请简要分析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那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分)

高中政治必修4终结性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B 2.C 3.C 4.C 5.A 6.B 7.B 8.C 9.C 10.B 11.C 12.D 13.D 14.C 15.C 16.A 17.B 18.B 19.C 20.D 21.C 22.B 23.B 24.A 25.C 26.D 27.D 28.D 29.C 30.C�
二、问答题(共40分)�
31.(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既要看到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又要看到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可回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2分)�
(2)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也可回答:主要矛盾原理决定我们要抓中心、抓重点。)在当前的经济工作中,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问题。(2分)�
(3)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势必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2分)�
(4)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胡锦涛同志根据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过猛,科学预见经济可能会出现的发展结果,指导当前的经济工作。(也可回答: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来分析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最终势必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2分)�
32.(1)材料中的“输入”就是索取,即社会对个人生存发展等所需的满足。“输出”就是贡献,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分)�
(2)一个人“应该对社会输出”,这是因为“输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个人只有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证。(2分)一个人也“必须对社会输出”,这是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一个人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3分)�
(3)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输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努力“输出”,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3分)�
33.(1)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前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2分)�
(2)指出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2分)�
(3)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体现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
(4)把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2分)�
34.(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2分)�
②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全社会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2分)�
(2)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个人活动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又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2分)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失信行为,个人守信并非无意义的。只有人人自觉讲诚信,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社会的发展。(2分)�
(3)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于意识范畴,也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范畴,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分)�
②八荣与八耻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分)�
③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表明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据。(2分)

高一经济与生活测试题(一)

61、A市实验中学与西部S中学结成友好学校。2003年“五一”期间,A市实验中学学生会组织了部份学生代表前往S中学参观,实地感受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同时,他们还利用这次机会用他们自己在师生中募捐的钱购买了一批图书赠给了S中学。S中学也将本校师生利用活动课制作的盆景回赠给A市实验中学,以此表示感谢。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材料中所说的图书和盆景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62、某班同学讨论为什么“春节比国庆节期间苹果价格高”的问题,同学发言踊跃,各抒已见。
同学甲:国庆节期间的苹果刚摘下来,水分多,味道酸甜;到了春节,苹果水分少了,味道甘甜,价格当然要高。
同学乙:春节期间苹果供应量比国庆节少,而人们走亲访友需求增多,供不应求造成价格上涨。
同学丙:两位同学的观点我都不同意。苹果从国庆节到春节,经过几个月的包装、储存,耗费了人们大量劳动,价值量大了,价格自然要高。
利用商品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

答案
61、(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上述材料中花木盆景是劳动产品,但不是用于交换,而是用于赠送,所以不是商品;(5分)
(2)图书是劳动产品,当A市实验中学购买图书时,它是用于交换,是商品;但当A市实验中学将其赠送给兄弟学校时,不用于交换,这时的图书就不是商品。(5分)

62、A、甲是以商品的使用为标准来衡量苹果价格是错误的,因为价格高低应由价值大小决定,而不是使用价值决定 (3分)
B、乙正确指出了苹果作为商品,它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应该上涨,但没有指出苹果价值量的增加,是片面的(3分)
C、丙正确指出了苹果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自身价值增加了,因此价格应上涨,但没有指出供求关系的影响,也是片面的。(4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