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之旁的字

如题所述

边、辽、迟、退、造、遭、逛、达、迁、迅、迢、还、迎、 运 、近 、 返、这 、连、迟、进、迦

延伸:

1、“辶”音chuò。部首即为本身"辶",3画。同"辵(chuò)","辵"字意为乍行乍止 ,忽走忽停。作为部首时写作"辶"。"辶"作为部首,俗称"走之旁",简称"走之"。

2、写好走之旁

"走之旁"是钢笔楷书学习中的难点,每写到这一偏旁时,几乎都被它难住,其原因一是没能写好组成这一偏旁的点,二是没能观察掌握它的书写规律。

①笔画写法

点:从左上向右下方轻落笔,接着重按笔,然后向点的尖部方向快速提收(提收慢了,收笔会收到点的尖部,这种绕圈子的写法是不对的),这样写出的点画,其收笔处有一浓墨点儿,使之有粗细,轻重变化。

横折折撇:此笔画在别处用时,有两个明显的方折。但在组成"走之旁"时,一般保留第一折,而后面的折撇写得自然圆转。假如把这一笔画的横遮住,那么余下的部分恰好形如"S"形。所以,当写到这里被难住时,最好练习写字母S,但要住意,上段弧要慢写,下段弧要快写。

平捺:捺画的一波三折在"走之旁"这里很明显,这需要三个方向的行笔动作完成,起笔处较平较短,右下行笔时,笔画较直,要渐行渐按,至捺角处驻笔,然后向右水平或微向右下或微向右上快速提笔写出(一是动作快,不然捺尾的尖不易写出,二要方向平,不要让捺尾明显向右上翘起。

②书写规律

"走之旁"的第一笔偏右书写,第二笔不能写得太正,宜稍斜,第三笔的起笔在垂直方向要对准第二笔的起笔。"走之旁"与其它结构单位组成半包围结构,属左下包,因此,书写被包部分时要偏右书写。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横或横向笔画时,捺的起笔位置与底横或横向笔画等高,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中竖时,捺的起笔位置略高于竖的收笔位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so.com/doc/4145245-4344981.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8b31024d01013gvk.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