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号王群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1943年9月9日下午,杀人魔窟“76号”的创始人李士群,在家中身亡,死时全身水分脱尽,身形干枯,如同纸片一般,大汉奸李士群死时年仅38岁。

1942年至1943年时的李士群可谓春风得意,一身兼有4个握有实权的伪职:江苏省省长、清乡委员会秘书长、警政部部长、特工总部(即“76号”)主任。再加上数不清的官衔,可谓东南半壁尽在手中,是个无人不知,望而生畏的人物。

关于他的死因,是被日本人下毒杀死的,这一点是确定的。但是具体是在哪种食物中下的毒,还是具有争议的。主流的观点有两个,一种是在咖啡里下的毒,第二种是在牛肉饼里下的毒,但更为可信的是第一种。

李士群被毒死的原因极为复杂,因其权重势大,四面树敌,与日本人、军统的戴笠以及大汉奸周佛海等人结仇极深,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这几方势力联手除掉了李士群。

李士群与周佛海交恶

李士群在国民党内,地位本来很低,只是个中统小小的情报员。投敌以后,自知资历不够,根本不认识周佛海和汪精卫,李士群就派人到昆明将失意落魄的丁默邨拉来上海,作为大旗。

丁默邨在国民党内特工地位很高,一直和戴笠平起平坐。后戴笠不断打压他,被蒋介石撤职,才在昆明落难。李士群就通过丁默邨,认识了周佛海,再通过周佛海认识了汪精卫。在破获了戴笠多次刺杀汪精卫的大案后,李士群一跃成为汪精卫“公馆派”的重要人物,从此李士群就居功自傲,渐渐和周佛海产生摩擦。

汪伪政权刚开始时,李士群本是周佛海的人,但后来权势膨胀,就引起了矛盾和冲突。此处列举三件事,说明周、李交恶的过程,也最终使他被杀埋下了伏笔。

第一件是税警团的事。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周、李关系很好。李士群为了获得实权,就力劝周佛海效仿国民党财政部长宋子文,成立税警团武装。

周是伪财政部长,一听正中下怀,就经汪伪政府最高顾问影佐祯昭少将的同意,预备成立有2万人左右的税警团。最初决定由李士群去创办,李十分高兴,就派“76 号”的行动大队长林之江去主持。林虽是特务,但却是黄埔军校五期出身,这块招牌抬得出去。地址也已经选好,在上海南京的“清心女中”。

不料周佛海身边的罗君强,认为此事不妥,税警团必须掌握在周自己手里才对。周佛海一听也对,于是就收回自办。为了应付李士群,周佛海把伪警政部长一职, 让李担任。

李明升暗降,心中愤愤不平,心中对周佛海产生了积怨。周佛海也不去管他,就自兼团长,派罗君强、熊剑东为副团长。这是周、李交恶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是“清乡”的事。1941年,日汪计划在江苏省实行清乡计划。江精卫准备成立“清乡督办公署”,由罗君强督办。

周佛海、罗君强十分高兴,连庆祝会也已开过。不料日本方面的影佐少将,要李士群上台,理由是各地均有李的特工站,清乡容易见效。周佛海、罗君强得悉,气得浑身发抖,就和李士群结下了深仇。

当时,因为李士群的资历太低,做“清乡督办”,恐难服众,故成立“清乡委员会”,和伪行政院平级,由汪精卫任委员长,李士群任秘书长。李从此大权在握,一年不到,更兼上伪江苏省省长。这是周、李交恶的第二件事,也是最严重的一件事,李士群从此不再把周佛海放在眼里。

第三件是清乡地区伪储备券调换法币的事。周佛海是伪财政部长兼“中央储备银行”行长,自然要在清乡地区推行伪钞。按照规定,两元法币兑换一元储备券。但李士群装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救世主面孔,在清乡地区只同意一比一兑换。

官司打到汪精卫那里,汪支持李,周佛海只得照办。但李士群一转身,就仍以二比一的价格兑换,一下就捞得了近400万元的好处,把周佛海气得双眼发黑。二人的冤仇,又加深一步。

单从以上三件事来看,就知周、李交恶事出有因。李士群与周佛海硬碰硬,很大部分原因上注定了他的死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2
76号王群死在办公室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指使汉奸丁默邨、李士群建立的特工组织。原机构在上海大西路(今延安西路)67号,后因人员增多,活动范围扩大,遂于1939年春迁至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76号。后在日本特务机构授意下,丁默邨与汉奸汪精卫合作,同年9月成立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以丁默邨为主任,李士群、唐惠民为副主任。从此,七十六号机构便成为汪伪集团政客、特务活动的主要场所和日伪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抗日进步人士的魔窟,“七十六号”也成为汪伪特工的代名词。1943年9月后,先后更名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政治保卫总署、政治保卫部等。1945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覆灭。
第2个回答  2022-12-09
百度知道
76号王群是怎么死的
蛋蛋的丹丹1103
超过8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成为第2位粉丝
1943年9月9日下午,杀人魔窟“76号”的创始人李士群,在家中身亡,死时全身水分脱尽,身形干枯,如同纸片一般,大汉奸李士群死时年仅38岁。
1942年至1943年时的李士群可谓春风得意,一身兼有4个握有实权的伪职:江苏省省长、清乡委员会秘书长、警政部部长、特工总部(即“76号”)主任。再加上数不清的官衔,可谓东南半壁尽在手中,是个无人不知,望而生畏的人物。
关于他的死因,是被日本人下毒杀死的,这一点是确定的。但是具体是在哪种食物中下的毒,还是具有争议的。主流的观点有两个,一种是在咖啡里下的毒,第二种是在牛肉饼里下的毒,但更为可信的是第一种。
李士群被毒死的原因极为复杂,因其权重势大,四面树敌,与日本人、军统的戴笠以及大汉奸周佛海等人结仇极深,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这几方势力联手除掉了李士群。
李士群与周佛海交恶
李士群在国民党内,地位本来很低,只是个中统小小的情报员。投敌以后,自知资历不够,根本不认识周佛海和汪精卫,李士群就派人到昆明将失意落魄的丁默邨拉来上海,作为大旗。
丁默邨在国民党内特工地位很高,一直和戴笠平起平坐。后戴笠不断打压他,被蒋介石撤职,才在昆明落难。李士群就通过丁默邨,认识了周佛海,再通过周佛海认识了汪精卫。在破获了戴笠多次刺杀汪精卫的大案后,李士群一跃成为汪精卫“公馆派”的重要人物,从此李士群就居功自傲,渐渐和周佛海产生摩擦。
汪伪政权刚开始时,李士群本是周佛海的人,但后来权势膨胀,就引起了矛盾和冲突。此处列举三件事,说明周、李交恶的过程,也最终使他被杀埋下了伏笔。
第一件是税警团的事。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周、李关系很好。李士群为了获得实权,就力劝周佛海效仿国民党财政部长宋子文,成立税警团武装。
周是伪财政部长,一听正中下怀,就经汪伪政府最高顾问影佐祯昭少将的同意,预备成立有2万人左右的税警团。最初决定由李士群去创办,李十分高兴,就派“76 号”的行动大队长林之江去主持。林虽是特务,但却是黄埔军校五期出身,这块招牌抬得出去。地址也已经选好,在上海南京的“清心女中”。
不料周佛海身边的罗君强,认为此事不妥,税警团必须掌握在周自己手里才对。周佛海一听也对,于是就收回自办。为了应付李士群,周佛海把伪警政部长一职, 让李担任。
李明升暗降,心中愤愤不平,心中对周佛海产生了积怨。周佛海也不去管他,就自兼团长,派罗君强、熊剑东为副团长。这是周、李交恶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是“清乡”的事。1941年,日汪计划在江苏省实行清乡计划。江精卫准备成立“清乡督办公署”,由罗君强督办。
周佛海、罗君强十分高兴,连庆祝会也已开过。不料日本方面的影佐少将,要李士群上台,理由是各地均有李的特工站,清乡容易见效。周佛海、罗君强得悉,气得浑身发抖,就和李士群结下了深仇。
当时,因为李士群的资历太低,做“清乡督办”,恐难服众,故成立“清乡委员会”,和伪行政院平级,由汪精卫任委员长,李士群任秘书长。李从此大权在握,一年不到,更兼上伪江苏省省长。这是周、李交恶的第二件事,也是最严重的一件事,李士群从此不再把周佛海放在眼里。
第三件是清乡地区伪储备券调换法币的事。周佛海是伪财政部长兼“中央储备银行”行长,自然要在清乡地区推行伪钞。按照规定,两元法币兑换一元储备券。但李士群装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救世主面孔,在清乡地区只同意一比一兑换。
官司打到汪精卫那里,汪支持李,周佛海只得照办。但李士群一转身,就仍以二比一的价格兑换,一下就捞得了近400万元的好处,把周佛海气得双眼发黑。二人的冤仇,又加深一步。
单从以上三件事来看,就知周、李交恶事出有因。李士群与周佛海硬碰硬,很大部分原因上注定了他的死因。
第3个回答  2022-12-09
关于他的死因,是被日本人下毒杀死的,但足具体是哪种食物中下的毒还是具有争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