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有自己的文字吗?

如题所述

壮族有自己的文字。

一千多年前,壮族人民就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发音、语义,创造了方块壮字(土俗字),民间使用的土俗字据统计大约为4800个。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  

建国后,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壮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这套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壮文方案,井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至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  

扩展资料

方块壮字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成形阶段、流传阶段、盛行阶段。

1、萌芽阶段

方块壮字成形之前,壮族先民曾借用汉字来记录壮语,这对方块壮字的成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借用文字是方块壮字的雏形。据记载,这种雏形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2、成形阶段

经过语言学家长期研究、考评,大多认为方块壮字成形于唐代。但此时的方块壮字见于史籍的并不多,这就表明了方块壮字在唐代尚处于成形阶段,还未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

3、流传阶段

方块壮字到了宋代,屡见于史籍。从诸史籍上看,宋代的方块壮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范围也日趋扩大,已经涉及投诉文书(牒)、案事讼状(诉)、票证凭据(券)、合同契文(约)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流行的区域也相当广泛,“桂林诸邑皆然”便可见一斑。

4、盛行阶段

明清时期,方块壮字进入了盛行期。出现许多以方块壮字撰文的长篇作品(包括歌谣、神话、谚语、楹联碑刻、经文药方、家谱地名等)。明清时期兴盛的壮族歌圩以及歌圩的世代相传,也促进了方块壮字的普及。在歌圩盛行时期,壮族地区人人是歌手,同时,人人也识方块壮字,这就促进了方块壮字的普及。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壮族的语言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壮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