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班如何管好纪律?

如题所述

1、因材施教

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可能对托管班的纪律完全不明白,这时候就需要托管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引导孩子,手把手地去教导孩子,之道还弄明白为止。

不用老师一字一句地去解释去强调了,孩子自己是可以弄明白的,但是具体在行动中如何去做,这就需要老师加以指导了,这时候老师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最理想的情况是,托管班老师能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状况,然后制定个性化教学方针。

2、制定奖惩措施

奖惩措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行为准则,可以帮助孩子矫正行为习惯。当有孩子违反纪律时,根据孩子过错的大小进行一定的惩处,常见的方式有写检讨、罚作业等等。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表现良好,可以适当的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比如一定的物质奖励:作业本、玩具等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必然会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十分巨大的作用。

3、帮助孩子养成观念

托管班学员这时候正是价值观逐渐养成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塑造正向的观念。

扩展资料:

托管老师的错误的做法:

1、上课不叫起立

很多托管老师在上课时会忽略喊上课起立,其实这是一种必要的仪式和礼貌,表示师生之间礼貌和尊重,而且还可以提醒学生和老师已经上课了,迅速让学生和老师进入上课状态。

上课前因为有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所以学生往往还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所以上课之前喊起立是托管老师必须要做的日常工作。

2、老师试图用自己的声音去掩盖学生的声音

当学生在交头接耳时,老师不知道采取何种措施,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认为老师管不住他们,自己说话聊天也不会受到惩罚。有些老师会喊得声嘶力竭,试图用自己的声音掩盖学生的声音,到头来也无法阻止学生上课讲话。

其实,当托管课堂非常吵闹时,托管老师要立即停止授课,让学生知道上课讲话是不被允许的,只有保证课堂纪律,老师才能够正常授课。

3、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课堂纪律,老师没有及时惩戒学生

第一次扰乱课堂纪律可能是因为不知道,第二次则是不小心,第三次就是故意了。一次两次托管老师因为宽容也许会原谅学生,但学生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滋事,老师再不管只能说明这个老师软弱无能。

对再三犯错的学生老师一定要作出惩戒措施,让学生吸取教训,不能让学生为所欲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