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位高手知道种植竹柳有哪些害处,会对水源有影响吗?谢谢

会引起缺水吗?

没有害处,下面材料仅供参考:
一、竹柳具有显著的的速生特性和很高的经济效益:从小苗生长一个月以后,明显出不断加速的快速生长;与一般速生柳和普通柳树相比,竹柳生长更快,生物量大,出材产量高。希望您在大规模栽种前计算预期经济效益时打着折扣去计算,否则效益抬高了别人会不敢相信的!当然说产生的效益很高,均是指竹柳在好的科学管理前提下。在立地条件适宜,水、肥等管理条件好的情况时,1年生树生长高达3-6米,地径2-3公分以上。人工营造周期短造林,不蹲苗,4-6年即可进行朝短期轮伐或齐伐,5年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米以上,且一般15米以下均是正材,胸径20公分以上,材积0.4立方米以上。

二、竹柳具有高密度种植特性和高产的基础:竹柳的顶端高生长优势强,侧枝较少,且分枝夹角小,枝条全部向上生长,树冠不像普通柳树,冠窄小的像钻天柳(朝鲜柳)和高大窄冠杨树的树冠.因此栽种时每亩栽培苗株数多,土地利用率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也自然高.营造人工竹柳林, 也打破了株行距概念。种植竹柳的经济效益至少是栽培其它速生品种的5倍以上,如速生杨大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36株/亩,竹柳大径标准种植模式300株/亩,速生杨中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48株/亩,竹柳中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400株/亩;超短期轮伐种植,每亩可种1000株;

三、竹柳喜水耐湿抗盐碱特性强,适应性强:用山东沿海,大庆的盐碱土及做盐碱胁迫栽培试验结果显示,竹柳在PH值8.0-8.5和含盐量高达14000ppm的情况下,能正常生长.若在有灌溉条件或降雨较好的地区;或在江河湖泊滩涂等地大面积种植竹柳将更具优势。竹柳的栽培适应性特强,几乎凡是能栽种普通柳树的地方都能很好的生长.竹柳抗寒,抗旱,抗淹,抗盐碱碱,且栽培成活率高.在能浇灌水的地方一年四季随时可以定植不同规格的苗木进行栽培.科学方法栽植一般成活率均在90%以上.即便是在当年7月份以前去栽植15-20公分高的幼苗,到当年秋季都能生长到2米高以上。

四、竹柳用途广泛,甚至能大量用于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竹柳木材品质好,竹柳木材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能力比野生的桦木和杨树更好,是制造胶合板、纸张和优质框架的上等材料,且木质细密均匀,不空心、不黑心,从边到心色度洁白,未漂白前,自然白度达50-60%,且木材得浆率高(90-95%),纤维柔软,高织力强,因而所产的木浆质量高,且原料耗损低,用碱量低(仅为4%),加工温度低,压力低,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污染负荷。

在能源转化技术方面,已进行了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供热等技术开发.并已开发出利用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的技术工艺.竹柳高热值、碳氮比高,高生物量,适合对能源树种的采伐期、轮伐期以及单位产量要求。优秀的能源林树种应该为3-5年为1个轮伐期,可连续采伐5-7次;能量密度大,品质好.这些要求对竹柳来讲都符合条件。大力发展竹柳完全可以克服目前其它能源林单产低、生长期长、抗逆性弱、经济效益低,群众缺乏规模化种植积极性等问题,加速能源植物竹柳繁育和能源林基地化建设,为生物质能源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其中竹柳含高热能木材或碎木屑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可加工成小颗粒燃料.这种固体成型燃料,还可供生产乙醇燃料、热解气化供气和发电等方面应用;可生产生物质快速热解油、纤维素燃料乙醇、合成液体燃料、生物质氢能源以及生物基材料。

建造竹柳速生,短论伐,高密度林, 用以生产生物质能源原料。在竹柳资源集中区建立生物质直燃、混燃发电工程或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产业化基地.竹柳生长快,萌芽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可提取生物乙醇,是速生能源原料植物,。以前世界普遍关注的生物质燃料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我国耕地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7%,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并不能保证有大量的粮食盈余,难以支撑燃料乙醇的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