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福建省是在2004年初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了浙江温州、广东

材料一 福建省是在2004年初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了浙江温州、广东潮汕、江西赣州等相邻地区。这一东接台湾,南北承接珠三角、长三角,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引起海内外瞩目。材料二 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使“海西经济区”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部湾地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共同构建起市场高度开放、制度建设完善、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材料三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实现,闽台区域合作正向纵深发展。2008年,福建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台资22.7亿美元,增长25.1%;对台贸易额75亿美元,增长8.7%。闽台农业合作继续走在前列;闽台金融合作取得重大进展;“海峡旅游”势头良好;《海西论坛》和《海峡论坛》不断深入,教育、科技、文化及城际合作不断拓展。

(1)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什么重大经济意义?(2)请为福建省委、省政府如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若干建议,并说明政治生活理由。(3)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然带来“海峡旅游”热,请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说明发展两岸“海峡旅游”的文化作用。(4)福建发展的比较优势是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应发挥这一优势求发展。请运用联系观点加以评析。

(1)①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福建比较优势,通过先行先试,促进福建及海西科学发展和
又好又快发展。②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沿海和全国经济战略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地带,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③有利于加强海西及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共同发展。④有利于推动两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共同应对金融危机。⑤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两岸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和国家长远发展。
(或小一点:结合所给的材料说明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有什么经济意义:
答:有利于①实现海峡两岸资源优化配置,节约社会劳动,发挥两岸各自比较优势;②推动两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两岸经贸发展和技术进步。③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两岸共同发展。④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两岸互信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2)①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②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提高发展保障能力。③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经济整体素质。④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推动跨省区域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⑤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可从又好又快发展几个方面来理解)
理由: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②政府负有全面、正确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发展两岸“海峡旅游”可以增加两岸人民的理解和互信,促进两岸和平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发展两岸“海峡旅游”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③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海峡旅游”可以吸引国内游客,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消费和生产,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4)①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具体性,福建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应充分发挥这一比较优势加强对台经济、文化合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经济整体素质。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福建的比较优势还有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背靠中西部地区,和港澳以及海外也有着密切联系。还有经济特区、开发区、
著名侨乡等经济资源和丰富的山海资源和文化资源,这都是福建发展的有利条件。③事物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重视系统优化。福建省应综合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