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就是全球华人过大年。而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从中国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春节的来历: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快过年了,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百姓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了。
  1、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2、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天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3、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节日中才能吃到肉。
  5、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6、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7、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8、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9、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崇。
  10、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11、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份。
  12、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13、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14、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15、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16、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17、大年初九,玉皇天诞。因为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18、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19、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20、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节赏灯的准备工作。
  21、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22、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23、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节能手抄报简单漂亮的,即简单,又漂亮!

第2个回答  2019-02-13
正月十四正月十四正月十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