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的教学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孔子注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场,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毫无顾虑地发表看法。适时 ,适度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扩展资料: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一、内容分析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这一部分,孔子向学生问志。但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可分四个层次。
  第1个层次(“子路率尔”──“夫子哂之。”):这一层次,写子路述说己志。孔子见子路不谦让,所以笑他。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第2个层次(“求,尔何如?”──“以俟君子。”):这一层次,写冉有述志。他“长于政事”,认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协助才能办到。
  第3个层次(“赤,尔何如”──“愿为小相焉。”):这一层次,记述公西华述志。他很重视礼治,年龄虽小,态度却很谦恭。
  第4个层次(“点,尔何如?”──“吾与点也。”):这一层次,写曾皙述志。孔子对曾皙予以赞扬。
  这一部分,是写子路先回答说,他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孔子对他的话不以为然,报之一笑。冉有的回答是:自己只有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的才能。公西华的回答更为谦逊,他说自己的才能只配做个小司仪官。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话都没有立即表明态度。曾皙表示不愿做官,但他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孔子对他的话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
  这一部分写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向老师探问那三位同学的谈话如何。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志向逐个加以评价。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子路的话表现得不谦让,所以笑他。而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态度是满意的,尤其是对公西华,从他的才德看,足可胜任一个大司仪官。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本文中,可看出他们师生关系十分融洽、非常平等。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四个学生述志后,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很有指导意义。
  二、写作特点
  1.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 以也②。居则曰③:‘不吾知也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⑤?”子路率尔而 对曰⑥:“千乘之国⑦,摄乎大国之间⑧,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⑨;由 也为之,比及三年⑩,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1)。”夫子哂之(12)。“求! 尔何 如?”对曰:“方六七十(13),如五六十(14),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5)。”“赤! 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 庙之事(16),如会同(17),端章甫(18),愿为小相焉(19)。”“点! 尔何如?”鼓瑟 希(20),铿尔(21),舍瑟而作(22)。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3)。”子曰:“何伤 乎(24)?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25),春服既成(26)。冠者五六人(27),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28),风乎舞雩(29),咏而归(30)。”夫子喟然叹曰(31):“吾与 点也(32)!”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 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3),是 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34)?”“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 为之大(35)?”

【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名点,字皙,曾参的父亲。冉有: 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陪坐。 ②以:因。乎:于。毋:不要。以:通“已”,停止。此句意思是:因为我比你们年长 一点,就受拘束。不要因为我而停止说出你们自己的想法。③居:平时。则:副 词,作“辄”解,常常。④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⑤或:有人。则:连词, 那么,就。何以:怎么样。⑥率尔:轻率匆忙的样子。⑦千乘之国:有千辆兵车的 诸侯国。乘,一车四马。在古代,兵车的多少意味着国家的大小强弱。⑧摄:夹。 ⑨因:继。饥馑:饥荒。⑩比及:等到。(11)知方:懂得礼仪道德。(12)哂:微笑。(13)方 六七十:方圆六七十平方里的小国。(14)如:或者。(15)俟:等待。(16)宗庙:天子或诸 侯祭祀祖先的场所。(17)会同:诸侯会盟的事情。(18)端章甫:穿上礼服,戴上礼帽。 端,古代礼服名。章甫,古代一种礼帽。(19)相:即傧相,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 及司仪的官。有等级差别,故有大相、小相之说。(20)鼓:弹奏。希:通“稀”。这里 指瑟声逐渐稀疏。(21)铿尔:拟声词,指弹奏终了时最后一声高音。(22)作:起。 (23)撰:陈述。(24)伤:妨碍。(25)莫春:暮春,夏历三月。莫,同“暮”。(26)春服:春天穿 的夹衣,有表、里两层。(27)冠者:成年人。古代贵族男子到二十岁举行成年礼,束 发加冠,表示成年了。(28)沂: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南。(29)风:作动词用,吹风,乘凉。 舞雩: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叫做雩,因为有舞,所以又称舞雩。这里指鲁国祭 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南。(30)咏:唱歌。(31)喟然:叹息声。(32)与:赞许。 (33)让:谦让。(34)邦:国家。与:同“欤”。(35)小、大:指小相、大相。

【鉴赏】本文选自《论语·先进》。它有完整的情节结构,“言志”贯串 全篇,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对话和举止神态的描述,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 格。据史料推断,当时孔子约六十岁,子路约五十一岁,曾皙三十九岁,公 西华最小,约十八岁。子路的“率尔”而对,表现他的坦率自信;冉求的 “退”而述志,表现他的审慎谦虚;公西华的不敢言治,“愿学”,表现他的 谦逊礼让;曾皙的“鼓瑟希”,“舍瑟而作”,表现他的从容不迫和洒脱自 如。孔子对冠者、童子在春天里乘风歌舞的生活,十分赞赏,这反映出他 一生奔波劳碌,希望天下太平的理想。

四个弟子的言志都发自内心,这是孔子谆谆善诱和鼓励的结果。我 们感受到在四个弟子的身上,都笼罩着孔子的慈祥而期许的目光。“以吾 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 些话,显示出一个平易近人的师者形象。他以平等相处的方式,诱导学生 说出自己的志向,从而进行点拨教育。采用这种寓教于言的方式,自然富 于成效。朱熹觉得孔子这是“盖善诱之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 可见矣。”孔子对学生的了解,并非一早一夕的接触,而是共同生活,长期 观察的结果。这样才能知道“材”的质地与特性如何,从而采取不同方式 施教。

子路不懂礼让之道,“率尔对”,所以孔子“哂之”。微微一笑,表明孔 子既肯定子路的才能,又对他的急促鲁莽予以含蓄的指正。怎么看出孔 子微微一笑,就是对子路的急促鲁莽暗加批评呢?子路的回答确实急促 了一些,而接下来冉有、公西华、曾皙的回答就一个比一个从容谦虚,这就 可以知道他们是接受了子路的前车之鉴的。子路的鲁莽、急躁、冲动,在 《论语》中多次得到表现。孔子也一直致力于帮助子路改正毛病。孔子因 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是一如既往,坚持贯彻的。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率真,自然坦诚。他听到曾皙的回答,深为 赞许,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觉,随即“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情之所至,言 之所发,情感真实而自然。孔子与学生相处,毫无教师的架子,说到动情 处,完全把学生看作了同行,视为知音。这非常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 流,增进师生情谊,这也是孔子教育成功的基础。

本文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在于他们所谈论治国安邦的道理,也在于他 们谈话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为人之道,为师之道。
第3个回答  2015-11-25
一、民主宽松的氛围
上这堂课时孔子已经60岁了,此时的他历经颠沛流离仍矢志不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可谓学识渊博,洞明世事,已然到了“六十而耳顺”的境界。所以,当四个弟子围坐在他身边的时候,他便这样发问“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而或知尔,尔何如哉”?孔子亲切地对他们说,不要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点,你们就不敢说话了,平日里你们常说,没有人了解你们,现在倘有人想了解你们,那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孔子当时很受鲁国执政者的尊重,常有人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他们也知道他有很多贤能的弟子,想从中选拔人才,予以重用,孔子也经常向他们推荐。所以孔子这样问道。孔子当时已60岁了,子路51岁,曾皙39岁,冉有31岁,公西华只有18岁,可谓祖孙三代,年龄相差巨大,古代非常讲究长幼有序,所以孔子先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而且我们看到,孔子在让曾皙回答时,曾皙正在弹琴,“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上课,可以弹琴,可见孔子的课堂是很自由的,在杏树下,吹着风儿,听着美妙的琴音,畅谈治国安邦之道,该是何等美妙!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很高明的老师,在这样轻松、民主的氛围里,这千古一课才得以流传下来。
这些年,听了不少特级教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点,注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场,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毫无顾虑地发表看法。比如听天津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的课,老师问学生怎么称呼他,学生开始还有些犹豫,在老师亲切的目光、随和的语言的鼓励下争相发言,答出多种称呼,拘谨感没有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李老师说,怎么称呼都可以,可能还有成百上千种。你的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想办法去改变它,就有新的收获。这样的开场,一下子燃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都是自由、开放、灵动的。
二、循循善诱的启发
孔子打消了弟子的顾虑之后,接着发问,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你们,重用你们,你们有什么打算?孔子的话真起作用,话音刚落,子路已按捺不住,抢先发言了,洋洋得意地大谈自己的治国之道,因为子路是个鲁莽、直率的人,而且年龄和老师最接近,跟随老师时间最长,关系也最亲密,他回答完之后,那几个弟子就有些沉默了,所以孔子又和颜悦色地启发他们谈自己的看法。春风中吹来温厚、柔的声音, “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几位弟子再也没有了顾虑,相继发言,谈自己的治国理想。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开创者,他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强调教师的启发要适时 ,适度。不要代替学生思考、学习,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真正促进其智力、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要越俎代庖,要让马儿跑,让羊儿在草地上自由地吃草。
三、恰如其分的评价
孔子对他们三人的志向都是肯定的。但对子路的回答是“哂之”,并非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微讽“其言不让”,太鲁莽,一点都不谦虚。在孔子看来,“由也,千乘之国,可是治其赋也”。子路可以管理一个千乘之国的军事,但让百姓个个有礼仪修养,他做不到,所以“哂之”。对于冉求,他认为“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冉求有能力治理一个这样的小国,可他却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他只能让百姓富足,而礼乐教化,却要等待君子来修明,在孔子看来,冉求完全有能力修明礼乐教化,所以他又太谦虚了,为他感到可惜。“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仪表堂堂,才华横溢的公西华,完全可以做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可他却说只能在一些祭祀、朝拜等仪式上做一追答

小主持人,所以也是大材小用了。
曾皙最后一个回答,好像他谈的并非什么治国安邦的理想,而是一幅熙熙乐乐的游春图,然而,孔子却说“吾与点也”,发出由衷的感喟。这又是为何?
那么孔子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孔子曾谈到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老年人得到安抚,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轻人得到关怀,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人人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曾皙所描绘的那幅惠风和畅的游春图不正是孔子这种理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吗?所以,曾皙看似未谈治国之策,实际上他所描绘的是更雄伟的志向、更高远的境界。子路等人所描绘的只是一个方面,而曾皙所描绘的却是一个大同世界。且暗合孔子之意,所以孔子禁不住由衷地发出赞叹了。
作为一名老师,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判断。在这一点上,孔子也十分高明,孔子认可每一个弟子,并对他们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没有赞许豪气冲天的子路,反而微微的一笑,略带讥讽的味道。对过于谦虚的冉求和公西华也未置可否,对不谈国事只谈春游的曾皙却由衷赞赏。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要适度、恰当的对学生做出评价。对学生的不足,要委婉地指出,对学生的长处,要积极地认可。对学生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我们往往对学生的优点大加赞赏,对学生的问题有时却视而不见,这样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前几天,听了上海特级语文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堂课,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一些疏漏,他及时更正,而且说,不要不敢批评,该表扬表扬、该批评要批评,秉承客观的态度,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在这堂课上,孔子也给我们以这样的启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