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述的局限性

如题所述

语言的局限性在于它的文字携带的意图总是和一些意向的方向相关的,而这种意向的相关的东西却让人们更加迷惑于误解和误会、歧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所在乎的是发生语言的这种矛盾局限感是否是一种真实的情况?如果是真实的情况,语言就是完美无极限的;而如果不是真实的情况,那么我们就确实是活在一个有局限的世界里操持着语言。我倾向于认为局限性是真实的,你觉得如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2
宇宙是无限的, 宇宙中的物质也是无限的, 按这个推理宇宙中发生的事件应该也是无限的, 信息是外部世界所有一切的客观影象.  
比如说机算机中存储的信息, 而人脑对信息的了解是通过语言,语言是掌握信息的唯一手段, 事实上人脑思靠的过程也潜在的也是通过语言, 所以说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但是语言的字符是有限的, 因此语言的描述能力也是有限的.
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 用有限的语言是无法描述无限的宇宙中的信息的, 那么在宇宙中必然存在人类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件, 语言无法表达那么人脑就不能去认识这种事件, 按这个推理人是无法完全认识宇宙……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2
语言是人类传播活动所借助的最主要的媒介,是一切传播的核心。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类才有了今天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作为意义载体的语言符号,却因为其局限性,并不能全部地传达我们所要表达的意义,造成了意义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一、“言传意会”的出典及释义
春秋时期,我国的哲学家庄子最早提出了意义“不可言传”的观点: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可以言传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其意思是说,“意义”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语言具体地表达出来;能用语言表达的都是一些糟粕,而那些思想的精华,只能用心去体会。后来清代的刘大櫆在其《论文偶记》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语言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传达意义,但是往往当意义有所指时,语言却反而难以表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播困境呢?尽管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论述,但是,从散落在各种文献中的只言片语中,仍然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对这一传播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初步分析:
(一)、从传者的角度来看,是因为“言不尽意”。
《周易·系辞上》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颖达疏》载:“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言不尽意也。”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借助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人们都无法完全表达出心中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二)、从传播的媒介来看,是因为“言近旨远”。《孟子·尽心下》载:“言近而指(指,通‘旨’)远者,善言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清·周济)载:“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这是说,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运用的语言形式虽然很简单,但是其蕴含的意义却很深远和复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所说:“语言就像一座冰山,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1/12,其它11/12往往是隐含的。”于是,人们也就往往无法理解简单的语言表达背后所蕴藏的深意。
(三)、从受者的角度看,是因为“言人人殊”。《史记·曹相国家书》载:“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曹)参未知所定。”《驳何氏论文书》(明·李梦阳)载:“故不泥法而法常由,不求异而其言人人殊。”对于语言所传播的每一个事实,由于文化背景、价值立场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人们在解读的过程中往往做出有意或无意的曲解,从而使传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无法完全传通。
(四)、从传播的过程来看,是因为“言不由衷”。《左传·隐公三年》载:“信不由衷,质无益也。”《读通鉴论·梁武帝·二六》载:“故自隋而之唐,月露风云未能衰止,而言不由衷、无实不详者,盖亦鲜矣,则绰实开之先矣。”语言作为承载意义的符号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阐释(符号化)的结果。就某一事件来说,其意义的产生或阐释过程通常要遵循以下步骤:事件的本体存在、感知事件的某一部分、形成的价值判断、用语言符号表述感知的某一部分。这一符号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抽象化和舍弃的过程。尤其是在“用语言符号表述感知”--这一意义产生的最后阶段,由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或由于外部施加的压力;最后的意义表述,要么远远疏离了那个具体的事件,要么远远背离了阐释者的本意。
二、“言传意会”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令人可惜的是,我国的古代学者止步于对现象的描述,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使之上升到理论的层次。直到19世纪,西方的普通语义学家经过理论化的研究总结,指出正是因为语言的几种特性,增加了语言编码的难度,并阻碍了意义的有效传通。
(一)、语言是静态的,事物是动态的。
语言一旦被约定俗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稳定不变的,可我们周围的世界却日新月异。正如哲学家罗素所指出的那样:“语言虽然是一个有用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却也是一个危险的工具,因为语言从暗示物体具有一种确定、分立和看来好像具有永久的性质而开始的,但是物理学却似乎表明物体并不具备这些质……”。所以,我们无法用凝固的、静态的语言,表述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客观世界。“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都处于变化之中,相对于前一天,它都是新的。然而,从“月亮”这个词中,我们是无法看到这个始终在变化着的运动过程的。虽然人们已经创造了“新月、残月、月牙、圆月、皓月”等词语来形容它,但对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说,这种描述仍少得可怜。正如李益在诗中写道:“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几十年过去了,虽然一个人的姓名依旧,但无情的岁月已使他的外貌和行为都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
(二)、语言是有限的,事物是无限的。
英语共有50万到60万个单词,《康熙字典》中载有4.7万个汉字和《辞海》中载有9万个词。但是,用这些有限的字词去描绘千差万别、变幻莫测的客观世界显然是远远不够用的。例如,我随意从放在桌子上的十二个桔子中拿出一个,让你看过后再放回去,然后让你把它挑出来,这很容易做到。然而,我让你用语言对第三个人描述这个桔子,然后让他通过你的描述去挑出那个桔子。你能描写得让别人从这十二个桔子中间把它认出来吗?显然很难做到。所以,普通语义学家强调指出,由于语言本身的限制,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事物的全貌。
(三)、语言是抽象的,事物是具体的。
所谓抽象,就是语言选择事物的某些细节而舍弃其它细节的过程。实际上,抽象是语言最有用的特性之一。它让我们可以归类问题,分类思考,从而具有概括的能力,这有利于知识的总结、记忆和传递。但是,语言的这种特性也会给我们的传播和认知活动带来困难。“概括性的语言就像一张巨大但又稀疏的网,它经纬有序地网络了整个世界,但同时也遗漏了许多旨趣和意蕴。”一方面,由于所有语言都包含某种抽象,或者说舍弃了某种细节,这就造成了在信息传播中的不全面和人们认知时的偏差。另一方面,语言的抽象程度有高低之分(即早川一荣所谓“抽象的阶梯”)。语言越抽象,它与事物的对应就越是间接。尤其是那些较高层次上的抽象词汇,由于并不显示现实中存在事物的清晰模样,致使人们对它们通常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