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真墓发现了吗?

好象兵马俑不是他的真坟墓!

秦始皇陵墓已经被发现,由于国家文物局早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所以没有进行全面考古挖掘。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1962年,考古学家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1974年01月29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1974年07月,秦始皇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工地。1980年初,地宫南墙出土。1979年到1982年间,封土西侧与北侧的墓道及东侧的五条墓道相继被发现。

扩展资料

秦始皇陵的建筑设计规模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秦始皇陵原名“丽山”或“郦山”。据三国时人说:“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经折算,高合一百二十多米,底边周长两千一百六十七米有余。上面种草植树,确实很象是一座山。

北魏时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说,因为始皇陵所在地区的地质多砂石,缺乏纯净的黄土,就从陵冢东北五里的吴家寨子附近的低洼地带把土运来。这座完全依靠人工堆起来的“丽山”,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古代为了对死去的帝王举行祭祀,往往在墓旁建造寝庙。在庙内放置死者的衣冠、牌位,又围绕陵墓建筑城垣,以备守护,这就是所谓的“园寝”。这种设园建寝的制度也是从秦开始的。秦始皇陵的特别之处是它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5

秦始皇的真墓已经发现了。

秦始皇的真墓就做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

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扩展资料:

秦始皇陵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并且一直没有被打开过,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始皇地下陵寝中以水银像征百川江河,一旦水银泄露,其污染程度不下于核爆炸。

所以为了防止汞泄漏,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深入地下水源层,抽光那边真空区域的地下水源,同时在真空环境中进行作业,这相当于在地球上建造另一个星球的环境。

秦始皇陵一旦打开,必然会是一场耗费数年的工作,雨季来临时为了防水要搭建一个棚子,把考古工地照起来防水,要在地面上建一个把陵墓完全罩住的大房子,中间还不能有柱子。

因为打桩立柱子势必会影响地下墓室地宫的结构,跨度几百上千米,也是难以完成的巨大工程。如今的科技水平远远不足以支撑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

兵马俑只占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如果贸然开发,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另外。中国的考古田野发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发掘。

这一类大多是学术性的,比较烧钱,另一种挖掘是被动型的,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

大多数考古人对考古发掘持有的态度都很一致,地下保存的文物和遗迹,能不动就不要动,这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早已发现了。
  1962年,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1974年1月29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
  1974年7月,秦始皇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工地。
  1980年初,地宫南墙出土。1979年到1982年间,封土西侧与北侧的墓道及东侧的五条墓道相继被发现。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约20米的一座陪葬坑内,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形体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其中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驷马系驾,总重约1.061吨。二号车通长317厘米、通高106厘米,总重量为1.241吨 。它重现了秦始皇铜车马銮驾出巡的真实面貌,被誉为“青铜之冠”。
  1985年后,除兵马俑外的陵园考古工作因故搁置,直到1995年3月,为配合临马公路的拓宽工程,在距封土北边沿130米处,清理了由6组形制不同的大型建筑构成的陵寝遗址。
  1996年至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

  1998年7月对新发现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试挖掘,出土了大批青石铠甲,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10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合作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陵园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保护和全面的勘探工作。
  多年来,在是否发掘秦始皇陵问题上争论不断,同意发掘的人列举出诸多好处,但具体主张却陷入了认识的误区。
  首先,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是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既定政策。
  其二,秦始皇帝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发现的陪葬坑就有180多个,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考古任务,每项考古科研成果都将增加对秦始皇陵的认知程度。
  其三,秦始皇帝陵的保护与发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考古科学大工程,在对局部或外围尚且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对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种对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文物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损害。所以,进行的大多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因施工、被盗等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使文物遭到破坏,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保护文物。因为文物在地下埋藏数百年、数千年,其内部已经形成了平衡状态。一旦挖掘,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就会造成对文物损害。不仅不能主动发掘帝王陵,即使别的地下遗存,只要条件允许,可以勘探、可以试掘,但除非必须,一般也不会主动发掘的。特别是对陵墓最关键的部位,比如墓室,迄今的考古收获,还不足以解释墓室的情景,它的基本形式、结构、布局,连基本的解释都无法形成体系。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挖掘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第3个回答  2015-04-27
是找到了,也用超声波探过了.但不敢开.肯定不是怕机关. 现在,国家已经有明文规定.没有开挖的帝王墓,绝对不再允许开挖. 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还保护不了这些挖出土的文物.前几天还在探索发现中看过一个节目.在河南的一个小地方,做房子挖了地下4米.挖到一个古墓.一个棺材的外面有四个棺裹.四个裹都是整块的楠木.裹于裹之间都有防腐的石灰和药材.密封非常好.打开了最后一层裹才看见了其中的棺材.棺材盖也是整块的木材.好不容易打开了棺材,看见一个熟睡着的美妇.穿的是清朝前期一品武将的服饰.人的皮肤和常人一样.最奇的是里面还有一盘鲜活的水果.宁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有个好事的人把水果端了出来.可是,情景却似电影里一样.刚才还是鲜活的水果马上灰飞湮灭.再看棺材里的女尸.也慢慢的变成了一具干枯了的尸体.头发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当省里的专家赶到时.尸体已经被放在了医院里,泡在福尔马林中了.所有的人无不为之惋惜. 我们的祖宗是人类最聪明的人,他们留下的宝贝.不能再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了.西安的兵马俑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可你们知道不知道它们在刚出土的时候,表面都是彩色的啊!你们听到了这些.肯定在觉得我们的祖宗伟大的同时,也觉得我们是个罪人吧? 所以.国家下文到各地文物部门.所有勘探过的,和还没有发掘的帝王陵墓.绝对不能开掘! 违令者杀无赦!(呵呵!这句话就是我自己的言论自由了啊!)问问要可以声波传送就好了啊!指头都发麻了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